摘 要:本研究以21世纪以来供应链管理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两方面入手,对供应链管理模型构建进行较为细致的分类,并结合近年来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供应库存困难、供应链上信息的流动和价值偏差、条约和协调等问题进行剖析,对其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综述,最终预测了未来供应链管理发展可能的方向。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研究探讨模型;信息流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已经将供应链管理作为首要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最少成本的前提下,力求供应链的运转能达到最优,经历从采购到客户满足的整个过程,它是一种集成业务流程[1]。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企业内外的资源能得到合理配置,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合理的供应链管理应当具备减少现金周转周期,实现企业的盈利,使企业风险最小化以及给予可预测性收入四个特点。
供应链物流系统的复杂化要求我们更对其作更深入的定量分析,尤其是在模型构建、仿真和优化上[2]。遗憾的是,由于对供应链管理模型的分类难度较大,供应链研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研究以21世纪以来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文献为基础,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两方面对供应链管理模型的构建进行分类,并结合近年来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其最终发展的趋势。
一、供应链管理模型分类
从整体上看,任何一个模型都不能做到完全展示供应链流程的全部方面,所以有学者指出,可以从战略、战术和运作这三个层面对供应链管理模型进行划分,主要目的在于掌控研究的宽度和计划水平长度。如果以建模方法为出发点,亦可划分为标准模型和描述模型,这种分类法有助于突出二者自身作用及相互关系,但在有效决策方面存在局限性。以上分类方法在实际的建模中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需要依据建模者研究的侧重点及对象而定。本研究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来划分供应链的管理模型[3]。第一个层面主要涉及研究方法的确定,包括产品的特点、系统和方法。第二个层面主要考虑研究内容的确立,涉及消费者的需求特点、研究类别以及研究的侧重点。
二、研究方法的确定
主要从两方面确定研究方法:
产品特点:这一方面实际包含确定特点后对供应链阶段的认定,亦即对象系统。对产品特点的准确认定直接影响供应链阶段的选择的质量。产品特点通常包括产品数量和生命周期,产品数量通常分为单一产品和多重产品,生命周期主要指产品本身属性和产品在市场上的具体阶段。由此,我们可将企业产品放在具体的对象系统中分析,如近年来对生产系统的研究日趋成熟。不过,对供给系统及分销系统的研究仍具有较大的潜力,二者在企业成本节约方面的优势明显,已经获得市场的广泛关注。
建模方法:主要根据研究产品和系统的特点选用合理的建模方法。目前,公认的标准建模方法为数学规划和最优化法及概率论方法。博弈论法因其在供应链模型协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常被使用。一般情况下,研究者也把控制论作为库存模型。本研究主要对数学规划和最优化方法及仿真建模法做大致介绍。
数学规划和最优化方法也叫运筹与优化法,它的确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确定问题,明确决策变量。决策变量构成解决方法的要素单元,它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可行解决方案。第二,确定约束的条件,尽可能分类描述。第三,用变量函数表示拟定的目标。第四,依照变量的物理性质讨论变量是否存在非负性[4]。它可与博弈论法和控制论法结合,描述供应链管理优化中的一些问题。
仿真建模法突破了数学方法的局限,可用与规模庞大,较为复杂的供应链建模。它与其他建模方法的本质差异在于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系统目标和相关可控不可控变量需要在问题确立阶段就形成。一般来说,研究者主要关注“状态变量”,它的构成较为复杂,随外部环境改变而改变,并受制于目标函数的差别,因此供应链中状态变量是否稳定将影响模型建构。其中,研究受事件驱动、状态迁移发生在一系列时间点上的动态系统通常应用离散事件仿真模型。不过,建模方法的使用离不开后期的评价和检验,这对研究者尤为重要。
三、研究内容的确立
这一个层面主要针对研究对象确立研究的内容,研究者主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消费者需求特点。由于各项成本的描述受制于不同的需求模式,最终决定供应链的决策,所以确立研究内容的第一步是要能界定清晰。顾名思义,可以确定的需求我们称之为确定性需求,它是指可用确定函数描述的需求,可依照不同外部环境划分为多种,如价格函数、时间函数。相反,不确定需求是用来描述无法用函数准确描述表达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例如函数形式中包括随机变量的,需求不稳定、模糊不清的。通常情况下,管理货物订购、运输等问题在确定性需求下易于解决,而不确定需求给挑选适当库存满足消费者带来了不便,其结论也往往具有随机性。需要强调的是,消费者需求特点与产品的量及生命周期息息相关。
二是研究类别。其界定可大致分为理论研究方向和应用研究方向。理论研究方向是指根据供应链的不同结构,列出新算法及模型,突出理论创新。应用研究方向是指在实际外部环境下,完善理论模型,解决实际的问题,突出可应用的启发效果。
三是研究侧重。在研究消费者需求特点和研究类别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研究的侧重点。本研究将其大致分为五类,即库存经营、策略分析、合作机制选择、敏捷型供应、集成供应体系。
四、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进展
1.库存困难研究进展。长期以来,库存对供应链管理有巨大的作用,它决定了供应成本高低、服务质量优劣以及消费者的总体评价。此类问题主要集中于外部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企业间的资源能得到合理配置,谋求最大化利益的实现。
2.供应链上信息流動和价值偏差的研究。供应链中的信息具有流动性,所有信息的传递形成了信息流。管理供应链的核心在及时、准确的有效传递。因此,该领域集中于运用信息传递控制库存,并对对应成效进行可控的定量分析。endprint
3.供应链条约和协调问题研究。如何实现供应链的协调直接影响供应系统的成功运转,是能否实现供应链集成化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很多企业开始重视有效条约的制定,以期实现整体绩效的最大化。另外,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也需要该条约来保证。通过恰当的信息传递及鼓励条约,供应链条约确保买卖双方交易的实现。不过,消费者本身的需求模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对供应链条约的制定有反作用。
五、供应链管理的其他问题研究
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方向和维度是错综复杂和广阔的,因此本研究无法将其一一阐明,因而只能选取其中比较突出的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学术研究中常提到的供应链互联网设计及成效评价机制同样属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范畴。
在供应链互联网设计中,设施的选择是首要问题,它影响了网络的形态和结构。现阶段主要从两个方向对选址问题进行分析。第一,把成本归为最重要因素,研究利益最优化;第二,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整体考虑内外部环境及设施状况等因素,运用多特性综合法进行分析,特别是不确定需求下的最优路线选择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涉及目标函数确立和数理算法开发研究。供应链成效评价机制对企业决策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其中的物流能力作为关键因素将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探讨合理、长久的供应链评价机制非常重要。近年来,跨国间的国际物流也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热门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转变,国内外贸行业正受到国际竞争者的冲击。分析总结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系统,有助于提升效率,完善跨国物流活动。在此背景下,建立基礎数据库和国际合作关系对企业经营发展至关重要。此外,其他因素如关税、进口配额及汇率浮动都需值得进一步研究。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未来供应链的管理发展方向作出如下的分析:
第一,库存管理的不确定性值得深入讨论,当前多数学者为获得有价值管理策略,没有细致分析库存管理中不确定因素,往往只用概率论来进行处理。一旦缺乏可应用的数据,概率法便得不到有效应用,何况通过概率法得出的结论并不能一劳永逸[5]。另外,常规的库存控制单纯将模糊数据转化为清晰数据建模,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大纰漏。由此可见,模糊数学等方法可能会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生产产品的需求上下浮动、生命周期缩短,使需求概率跟随时间变化。因此,非稳定需求下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会更具挑战。当然,综合考虑多个随机因素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将会是未来一个颇有影响力的研究方向。
第三,供应链库存研究将重点集中在分销系统上。系统优化升级、库存分配管理,都需要分销系统的积极参与,这也是第三方物流兴起后的一个突出特点。此项研究对降低企业成本、实现最大化盈利、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完善服务水平都由重要的意义。
第四,供应链管理的推广在现有国有企业中遭遇极大阻碍,因此完善企业的合作机制、协调企业间关系和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另外,信息共享下协约方案的制定实施也会对供应链的管理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第五,供应链的多数模型只存在一个理论维度,没有与现实紧密结合,精密度不够,无法适用于大数据量的问题。所以,结合我国国情,开发有实用性的运作模型是极具优势的研究方向。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供应链模型需要考虑的因素日趋复杂,而这些已不为传统操作手段能胜任。传统标准化方法在模型搭建上存在限制因素。
总之,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企业将绿色生产纳入一个重要考虑方面,因此出现的绿色供应链将对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发出挑战[6]。另外,反向供应链的出现证明企业在试图不断节约供应成本,但此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客户的最终满意度需要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提升。新型供应链要求尽可能将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明确其相互影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广仁,唐华军.供应链管理的开放式创新机制——基于物联网的"零边际成本"的理论假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8):105-115.
[2]刘晓丽,李建标,刘彦平等.食品供应链管理、可追溯性与食品安全管理绩效[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7(8):102-109.
[3]杨山峰.食品安全视阈下国内乳制品供应链管理的新路径[J].中国乳品工业,2017,45(6):39-41,48.
[4]俞启元,吕玉惠,张尚等.BIM技术在施工项目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6,37(3):99-101.
[5]綦丹,李明武.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唯品会竞争优势分析[J].物流技术,2016,35(6):29-31.
[6]金立印.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2):100-106.endprint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