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与时间赛跑,莫让“人去艺绝”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223
陈成

  摘 要: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2007年起,文化部先后认定了4批共1986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江苏省共入选132名。截至2016年10月,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已去世12名,由于生命周期以及人年老体弱等客观原因,代表性传承人“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的现象经常发生,开展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可谓刻不容缓。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记录

  一、抢救性记录工作方式

  对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采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抢救性采集记录传承人口述、项目实践、传承教学等内容,调查搜集传承人相关的已有资料,并对原始素材进行整理,从而制作文献片(含口述片、项目实践片和传承教学片)和综述片,拍摄不同景别的采访工作照,形成工作卷宗(包括收集文献及口述通稿)。将传承人对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与自身掌握的精湛技艺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保留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抢救性记录工作实施过程

  2014年始,我省借鉴国家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经验和模式,分两批开展了28项省内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数字化采录试点工作,形成自己的多媒体资源档案库,此项工作得到了文化部的认可。2015年4月,文化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开始启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为此,江苏省文化厅结合我省非遗项目实际,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举办两期业务培训班,邀请专家对全省各县市区190名非遗保护工作人员进行抢救性记录工作中田野调查、文献搜集、口述史访谈、非遗实践拍摄、后期整理编辑等展开培训,与此同时在全省部署展开试点工作,并组织专家加强对试点项目的指导与跟踪。通过一年多来的工作实践,前期被列入抢救性记录的10位高龄传承人,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在文化部组织的抽样检查中受到充分肯定。目前持续开展22位高龄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正按计划紧张有序的进行。

  三、抢救性记录工作阶段体会

  回顾2015年始启动的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来看,我省以数字技术为牵引的非遗资源抢救性记录及相关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視,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积极主动,财政部门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已经形成良好共识氛围,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努力,在数字化保护中已积累了初步资源存量。但就总体而言,此项工作仍处于初始阶段,与全省体量庞大的非遗本身相比,数字化程度偏低、采集数字资源总量偏少、规范性管理和专业性采集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一些问题和难点在非遗记录工作的实际操作中逐渐显露:

  一是高龄传承人逐步增多,身体健康状况逐渐衰退。我省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32人,年龄在75岁以上有42人,占比32%,近几年去世的有12人,占比9%,所以在抢救性记录工作中,年龄偏大、身体状况欠佳传承人是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重点。正因为此,在首批抢救性记录工作组织实施中,面临着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的表演艺术和工艺美术类项目传承人,因身体欠佳无法登台或失去实践操作能力,导致影像记录很难进行。如启动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之初,常州吟诵代表性传承人秦德祥先生己被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锡剧代表性传承人吴雅童先生更是在医院卧床多年,此项工作开展可谓是时间与死神赛跑,挑战大、难度高,在实施过程中,当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及项目保护单位可谓是争分夺秒,通过传承人的回忆,查找历史资料,整合资源,尽最大可能记录好传承人的相关记忆和技艺,较为具体、细致、全面地为两位传承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生前资料。

  二是高龄传承人文化程度偏低,口传心授方式传承技艺表述困难。高龄传承人由于教育背景差异、口音本土化、文字表达能力差异、表达愿望不同、年事已高记忆模糊等原因,要将传承人拿捏在手头上的分寸、埋藏在内心中的技艺执着准确地表达出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记录工作者认真地研究老艺人们的故事、技艺,虚心地听取他们讲述,捕捉细节,将其精彩的记忆和精湛的技艺访问出来、真实地记录下来。

  三是部分非遗项目因环境、时令等客观原因,造成记录环境缺失、周期较长。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孕育、滋养非遗的传统村落、社区里井受到城市扩张、拆迁改造、撤并乡村的挤压,一些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土壤和空间。个别门类的项目找不到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如民俗类和部分传统技艺,对环境、季节和时间的要求十分严格,传统技艺类很多项目从选材到成型,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一旦错过了时间和时令,就需要再等上一年甚至是两年。抢救性记录工作必须全程选取关键节点拍摄,耗时耗力,难度较大。因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影响,传承人当年普遍没有留下足够的影像资料,在前期沟通和正式拍摄时,要反复与传承人沟通十几次甚至几十次,经常发生已准备妥当但因临时变故而无功返回。

  四是门类繁多、工作量大、联合协同要求高,项目保护单位专业技术力量不足。非遗项目门类繁多,对抢救性记录工作记录、保存和再现的具体操作都有较高专业要求,抢救性记录工作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要把作为遗产核心要素的传承人的技艺方面的内容挖掘整理出来,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和以及各方专业人才的协同配合。部分基层非遗保护中心和保护单位因编制所限,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不足,单打独斗难以完成抢救性记录的具体操作,需要多门学科专业人才组成联合体才能完成。

  四、抢救性记录工作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新时代的重要责任,加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保护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保护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的大规模存储和管理,可以为开展更为广泛的宣传弘扬和传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抢救性记录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周期短、延续长、任务重、见效慢,针对近年来抢救性记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操作规范。在国家抢救性记录和省非遗数字记忆工程试点工作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模式,查找不足、查漏补缺,吸收在各类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操作规范,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系统,适时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长期性规划和整体性方案。

  二是引导社會力量参与,形成多元保护格局。经过近年的非遗数字记忆工程试点,通过对工作流程、技术标准、操作规范、队伍培养的摸索,已基本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非遗保护科学、持久运行的保护工作机制。下一步,应引导更多有实力、有经验的社会力量,尤其是相关高校及专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非遗保护格局,填补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在技术、经费、资源、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不足。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重点记录项目和传承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面临濒危的国家、省级项目和年事已高的国家、省级传承人列为重点,增加每年重点保护的投入项目和传承人的数量。探索建立资料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开发非遗的数字化虚拟场景建模技术、虚拟场景协调展示技术等,莫让“人去艺绝”。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打造骨干力量。加强对非遗保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包括传统艺术领域、田野调查方法、遗产摄录技巧等,让非遗保护人员的业务素养满足当前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需要。除国家、省级资金支持外,各地应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在抢救性工作前期集中力量培养锻炼出一批骨干力量,以点带面,形成较均衡、成体系、可持续的业务干部和人才队伍,有条不紊地推进当地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项复兴工程,非遗保护仍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还面临着很多矛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为指导思想,以健全非遗保护体系和传承机制为目标,以创新性传承、创新性发展为着力点,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为落脚点,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结合起来,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深化保护工作规范化管理、规律性探索和保护项目的创新性传承、发展和利用上,让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推动非遗保护理念、保护方式、保护路径的创新发展,把握主动权,适应新常态,推动全省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可持续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