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公共艺术对区域文化的增值体现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987
胡美慧

  摘 要:什么是公共艺术,有两种解释,一是把公共艺术界定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一是把公共艺术界定为公共共享的艺术。对于怎么界定公共艺术的概念使得对公共性的理解也不同。这两种解释一是确定了艺术场所,却缺少对受众的考虑,一是考虑到了受众心理、受众群体却缺少时间地点。我认为,这两种理解方式都没有把公共艺术当作一件“流动的”艺术来考虑。

  关键词:公共艺术;文化

  公共艺术首先是一个特定空间性质中的艺术的概念。其中一是城市中的“物理性质的空间”,一是公眾可介入社会空间,进而也是一种产生公众意见的“舆论空间”。换而言之,公共艺术既依附于城市的开放性空间,同时也是指存在于 “城市社会”中的市民大众的舆论空间。可以说公共艺术与城市的联系是天然的,现代文明首先是在城市母体中发展起来的。公共艺术的文化、制度及其技术背景均是与城市社会的形态、发展历程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公共艺术与城市形态、城市空间属性的演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代公共艺术应当是为人们共享而存在的艺术,不仅展示过程需要观众的参与,甚至创作过程也需要观众在内的各方面的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不止是艺术家的想法构思,还应该体现全方位公共性。因此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这是从事公共艺术活动的基本前提。

  一、政治体现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没有公共性的存在的,在政治中,始终是王权专制,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便可看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无论是商周的礼乐制度,还是秦始皇修长城,都体现了高低尊卑的等级制度,可以说,当时的艺术充斥着政治性,不能称作是“公共的”艺术。当代公共艺术的提出,体现了普通民众以艺术的方式,介入到公共空间的政治。公共艺术在区域文化中的政治体现,是公民社会艺术与政治相统一的过程,是使公共艺术成为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和诉求的方式。

  (一)体现社会民主

  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查理德.塞拉的《倾斜之弧》。

  这件作品坐落于联邦广场,黑色的弧形建筑将广场一切为二,塞拉认为这件作品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移动,随着与建筑的远近距离,雕塑的形状也会改变,扩张或收缩。但是市民却认为它阻碍了人们横穿广场,造成不便,也阻碍视线,不但没有造成更好的公共视觉景观,还破坏了原有的公共景观视线。

  这件的作品自建成以来就争议不断,这种争议的实质反映的是公共空间的政治,例如,城市公共艺术是艺术家的个人作品还是需要受民众的制约,谁有权利处理公共艺术的摆放,这种权利是谁给予的,如何调整反馈,这一系列问题也是社会民主和公共决策的问题。

  (二)体现政治意识形态

  处于公共空间的艺术,也有可能通过某种艺术形式,让人们接受来自国家、政府、或是社会提倡的意识形态,从这个从侧面也能看出公共艺术的政治导向,从艺术的角度建构国家的审美化政治意识形态,如各个国家的纪念碑、纪念像、凯旋门、雕像等标志性建筑。

  二、人文体现

  公共艺术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构建和文明积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也由城市文化的历史性构建而成。公共艺术构建不同的城市文化形象,并传递着不同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内涵。艺术作为一个符号,一个客体,反映出人们的生活于城市的精神内涵和公共精神。因此,公共艺术不仅是以一种审美客体出现在人们面前,更是包含着多种文化内涵的文化构筑物。

  从后现代文化和美学角度来说,公共艺术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共享的活动空间,共享的文化空间和美学空间。而且为城市文化的构建和日常生活的艺术和审美化提供了新的动力。

  (一)成为精神文化传承的载体

  公共艺术与中国神话、宗教结合到一起。李朝仓为《迎向绿世代》展览创作的现场特定装置作品《万物皆佛》,借鉴了万物合一,万物皆神的佛教理念。将水果等贡品交到寺庙,上贡后再将其分享给社区里的人。参观者们也可以带一些鲜花,树叶,树枝等贡品过来一并交到装置里敬献给象征万物的地球。

  (二)引申公共精神

  公共艺术如果具有较为独特和明显特征的文化价值的话,恰恰就是它与它所在的文化背景一道,被社会公共引申出更为广泛的话题,并非公众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关注。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与其说的一座传统的纪念碑,不如说它采取的是一种反传统纪念碑惯例的纪念形式,纪念碑设计成一个黑色的、抛光的花岗岩石否定性V型,参观者可以下行其中的空间,刻着名字的墙面能够映照出参观者自己忧伤的表情和身影。由于纪念碑所使用的材料和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使我们从中解读出一种其特有的公众性。它背离了传统纪念碑的形式,教条,使越战纪念碑获得了公众广泛的共鸣。这种共鸣无论是赞同、质疑还是争议,都显示出雕塑本身成为了公共艺术的组成部分,这种公共精神,并不是大众化的装饰方式,恰恰是以一种对抗大众化的方式来实现。

  (三)引发对自然的思考

  公共艺术融入自然的元素使公共艺术以一种新的综合艺术的形态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重新唤醒城市人对人类与自然的思考,体现了艺术与自然,环境与人文,审美和空间的交叉关系。罗懿君的作品《聆听》。该作品由三个笼型竹栅组成,用糯米、黑糖、蚵粉和水制成的天然粘合剂把数百个回收利用的牡蛎壳粘到竹篾上,该制作装置是公共参与活动,请了当地的儿童和村民参加,由艺术家和义工构筑了竹质框架,由当地儿童帮助将贝壳粘贴在竹框上。台湾艺术大学的三个学生耗时一年,采集台湾100处河流、湖泊、池塘等地充斥生活垃圾、塑料袋、重金属的污水,制成了“100%纯污水冰棒”,并为这款冰棒设计了整套精美的包装袋,永不通的颜色代表水质污染的程度的不同。该作品意在呼吁人们关注水污染问题,重视生态保护。

  三、艺术体现

  公共艺术并非一种单一的艺术样式,也不是一种特定的风格或流派。它也未必是一种具有宣言的艺术运动,其概念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认知的发展和实践的需求而发展,随着公众舆论及社会文化批评的延伸而持续变化的。成功的公共艺术更多是通过艺术对于公共空间的介入以及与公众社会的对话,体现其具有创造性或超越性(及批判性)的价值观念、审美经验和社会效应。

  (一)公共艺术能增添人文内涵和场所的适宜性及美学价值

  公共艺术大都出现在广场、公园、码头、车站、医院、学校、社区以及其它公共建筑环境中。艺术的介入首先要考虑到城市及社区的居民,外来移民及旅游者们的生活与社会活动之诉求。公共艺术应当对特定空间氛围中的人的行为方式、心理特性和人文环境予以充分关注,再落实到对于具体地块及空间结构的形态、尺度、周边业态、历史渊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应对举措。目的是使公共艺术的介入需符合这些元素的合理发挥和有益的整合,并为之增添人文内涵和场所的适宜性及美学价值。这样才能为公众创造更为舒适、安全、易于产生自我及相互认同的公共空间。使得市民公众便于和樂于其公共生活、娱乐、健身、学习与交往行为的产生。

  (二)公共艺术要具有艺术与文化内涵

  公共艺术的介入必须考虑多数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与情感需求,所以我们强调某种场所精神和公共精神:比如需要洞察和研究那些以文化娱乐、健身和旅游观光为主的地区,或者是以商业及大众消费活动为主的周边区域,或者是政府行政办公区域,或者是高新产业研发与展示区域,或是城市历史文化或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等。由于它们均有着不同的空间属性及文化语境,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及效率诉求,因此对于它们各自特性的关注与理解,对于公共艺术项目的早期创意与策划,整体建筑景观形态的规划甚至是一些单体建构物及其景观元素的配置,都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包括具有艺术与文化涵义的、必要的公共家具和卫生设施的介入,都需要有一个统筹的考虑,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好的公共艺术及具有个性的优秀案例。

  言而总之,艺术一直为城市文化传统的延续,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化精神的构建做出复杂而重要的贡献。而公共艺术也作为民众可介入的艺术综合体越来越受到欢迎。从城市空间的雕塑来看,它创造性的为僵硬的城市化结构提供富有艺术气息和自然气息的文化空间和审美空间;从城市公众的角度来看,它为大众提供了感受自然和人文的体验性公共空间。

  勒菲伏尔说过“同城市科学一样,艺术以及艺术史都是对城市化思索的一种表现,它用艺术的形式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公共艺术作为最强调大众参与特性的艺术形式,其倡导和介入可以最大限度的将良性文化理念置入市民生活,使艺术与社会风俗活动完美结合,激发群众对区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传承区域文化历史风貌,在协助区域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