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二战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复兴与发展中,厄普代克堪称是一位代表人物。他不仅仅是一位“语言的诗人及历史的记录者”,更重要的在于他是一位对人类的命运示以终极关怀的现实主义作家。厄普代克能够以普通人折射芸芸众生的生存困境,这主要归因于他早年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在他的小说《兔子快跑》里,厄普代克以哲学的思辨展示了哈利的矛盾与纠结从而践行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理念,也因此印证了哈利不是圣人亦或是无赖,而是一位存在主义的追随者。
关键词:《兔子,快跑》;厄普代克;存在主义
一、文献综述
厄普代克的《兔子,快跑》发表于1960年,对于作品《兔子快跑》中的主人公哈利Harry,评说纷纭。国内有两本关于厄普代克的专著研究,一本是宋德发的《厄普代克中产阶级小说的宗教之维》从七部作品里梳理了美国的宗教信仰危机。另外是北外的金衡山所著的《厄普代克与当代美国社会》从文化角度挖掘了厄普代克小说里所呈现的美国社会的风土人情。罗志斌早在九十年代就曾出版过一本小册子《厄普代克与其他》,当中提及了克尔凯敦克和卡尔巴斯对厄普代克的影响, 但是从没有作品深入挖掘这种哲学基调是如何在他的作品里呈现的。因此本文试图寻求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如何影响了厄普代克的创作。本文集中与分析哈利这一人物,从他的人物特征去证明哈利是一位存在主义的追随者。
二、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的信念早在一战之后随着恐怖绝望的蔓延就盛行开了,尤其在二战之后人们对克尔凯郭尔更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所有的近代存在主义都是克尔凯郭尔的复兴。尽管很难定义存在主义,我们依然试着总结一下他们的共性。第一是“痛苦”。相当一部分的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生即为痛苦这源于对“存在”和“不存在”的焦虑。人生的虚无威胁着人类的存在;第二是异化。存在主义认为人类在现实处境中完全是陌生人。他们认为周遭是无意义的。外在世界被描述成无意义的沙漠。因此冷漠和不满盛行,因为个体感到被异化;第三是主观真理。存在主义者认为真理是主观的这源于“存在先于本质”。那么不同于物的存在,人类只有通过行动才能给予存在以意义。人可以自我塑造,因此个体受到重视。真理存在于人的内部,人可以通过行动创造出新的自我;第四是绝望里的希望。因为存在主义否决了命运一说,因此人有了塑造自我的“自由”,这意味着无数种可能性。尽管这种自由意味着毫无指引和保护的焦虑,自由依然是创造性的,考虑中的绝望并非完全无望,而是寄希望予每次可能行动的机会。
三、哈利的存在主义困境
首先是哈利的痛苦。本身“Harry”的意思句式痛苦,全名“Angstrom Harry”中angst就是无止境的烦恼。在给主人公命名时作者已经预示了其命运。小说里,哈利深感痛苦,生活有着无尽的烦恼。他感受着人生成长中那些泯灭的可能性带来的焦虑。怀念高中时在篮球场上的风采,以至于在产房迎接女儿的降生时他还在怀念作为篮球运动员时的女友。他原本希翼与初恋可以有婚姻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的破裂带来了持久的破坏性。他的美好爱情幻灭了,之后父亲说他就变的冷漠。;其次是哈利感到孤独异化。他经常会感到“拥挤”,他讨厌妻子不在美丽,害怕看到“堆满玩具的房间”,憎恶家里“难以解释的气味”。打篮球的青少年不与他交谈,而他又无法融入成人的世界。外在是荒芜无希望的,哈利只能奔跑着去寻求。而且哈利逃跑的历程一直是矛盾重重。他经历着本能与理性的挣扎。哈利的逃跑漫无目的,毫无方向。他从婚姻里的出逃也充斥著纠结摇摆的特性,除了在妻子和情人之间摇摆,哈利的摇摆更体现在他的宗教信仰上。我们发现于哈利而言,寻求的奔跑是他的宿命。小说里“网”与“陷阱”是哈利频繁感受到的意象。他挣扎着要逃离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网”。厄普代克本人在七十年代的一个访谈里赞同记者的观点“是厌倦的问题而不是最基本的幻灭”(Gado102)。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的行动就是掩盖空洞和无聊。尽管努力往往是徒劳的。绝望却不是最终结果,对真理的希望是个体的动力。因此牧师Tothero 教导哈利“失败里也有成就”。想要赢的勇气就是至关重要的。哈利不断地反思和拒绝接受传统的宗教观反倒证明了他的生命活力和追求真理的信念。只有在不断地“寻求”里,在奔跑中哈利才能体会到自我的存在与意义。
四、小节
哈利对重复生活的苦恼,从周遭环境所感受到的排斥,他的摇摆不定的境遇以及对主观真理不懈的追求都恰好与存在主义的理念不谋而合。可见作为二战后美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大师”,厄普代克深受存在主义影响并把这种哲学思潮编织进自己的写作中。由此,哈利这一人物既非圣人也非流氓,而是存在主义视阙下的普通个体,是厄普代克对存在主义热情的明证。
参考文献:
[1]金衡山.《厄普代克与当代美国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罗志斌.John Updike and Others.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3]宋德发.《厄普代克中产阶级小说的宗教之维》,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