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赣南客家文献主要集中于地方志书,具有全面性和可靠性,对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促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具有重要价值,但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开发利用。急需建立资源数据库、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加强人才培养等举措来加强文献的研究和保护利用。
关键词:赣南客家;地方文献;研究利用
地方文献资源是地方的百科全书,详细、深入、生动地记录了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是本地事物的历史记录。赣南素有“客家摇篮”之称,是客家人的发源地、集散地。对赣南客家文献的研究,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客家历史和现状,理解客家文化的特色和内涵,并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
一、赣南客家文献现状
地方文献资源在各地区的建设、文化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客家文献包括地方志、地方史料、族谱、年鉴、研究性著作、文献目录,此外还包括报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有关赣南客家的存世书本文献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赣南各个县市的地方志中”。[1]另外部分专门志、诗文集也能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地方史料,但这些资料因缺乏系统整理而过于零散,故而保存困难,利用率也较低。
首先,赣南地区图书情报机构的整理非常不足。赣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于1986年和1999年两次编纂了《赣州府志》。地方志的编写为赣南客家文献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据了解,目前赣南下设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都设有存放地方文献资料室或专柜,但所存文献数量、品种都比较少。与江西相邻近的闽、粤等省客家地区相比,赣南客家文献资源建设水平相对落后,有关学者对客家文献的研究也不够深入。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客家文化研究的热度逐年升温,学者对赣南客家文献研究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相关著述逐年增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罗勇教授对赣南客家和客家文化成因的探循;曾祥裕对赣南风水文化起源的研究;钟俊昆教授对客家山歌文化的阐释;2012年,赣南师范大学周建新教授率领团队申报的课题——“客家文化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等。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以“客家文献”为主题,“匹配程度”选择“精确”,共检索出相关文献48篇。分析检索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有关“客家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家文献与‘文化梅州建设”、“客家研究与客家文献”这两方面,从研究的地域上看主要集中在“梅州”、“闽西”兩地,针对“赣南”客家文献研究较少。
二、赣南客家文献研究与利用的意义
客家文献作为客家人的历史资料,不仅记载了客家人的民风民俗、建筑,宗教、文化等,更重要的是记载了客家人的历史变迁以及政治演变,使客家历史更加清晰完整,使客家人在悠久岁月中的痕迹更加明朗。赣南作为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在所辖县区中客家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赣南独特的地理地位使其在研究客家文献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更具研究价值。赣南客家文献记载了赣南各个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并记录了赣南客家文化流转传承过程,是研究赣南乃至整个客家文化经济的重要资料。加强赣南客家文献的研究利用,对赣南地方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首先,赣南客家文献研究可以为地区文化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地方文献与区域文化互为依存,互相映射,地方文献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居民思想文化的特定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反映,区域文化是地方文献的产生的源泉。”[2]通过《赣州府志》以及各地县志,可知晓赣南地区发展沿革、风俗习惯及区域文化特色,并能够对赣南的民俗风情、客家服饰、赣南客家方言、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进行研究。
其次,赣南客家文献研究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历史信息。赣南客家文献不仅是文化史料宝库,而且还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经济信息。例如赣南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就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文献记载中有着悠久历史的板鸭、香肠、猪舌;赣南特色菜肴小炒鱼、东坡肉、荷包肉、酿豆腐;大余烫皮、兴国红薯干、于都烧卷子等各色地方特色小吃。“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具有浓烈的原汁性和乡土味,有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如何进一步弘扬其传统特色,开发出系列客家名优食品,这是振兴地方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3]
再次,赣南客家文献研究能够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通过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发展地方特色旅游,是提升城市品位内涵的重要途径。文化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景区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并使之融入旅游活动之中,才能使旅游景点各具特色,才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而地方文献中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是旅游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赣南留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如通天岩石窟群中众多的石刻文献,大余丫山灵岩寺、大余梅关古驿道、赣州文庙等在历史文献中都有着记载,能够为旅游宣传文字介绍提供翔实的史料参考,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
三、赣南客家文献开发利用思考
赣南客家文献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需要多举措共同实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健全地方文献资源保障机制,加快数字化、网络体系建设。要大力开展研究,为客家文献的整合共享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及学术基础,利用各种会议,选择有利时机,加强舆论宣传,争取宣传部门及相关领导领导重视。为更好地进行赣南客家文献研究和开发利用,应成立市级地方文献收藏中心,由市收藏中心牵头,组织县级公共图书馆建立各层次的、系统的地方文献收藏服务体系,并加强与各级档案馆、博物馆等地方文献收藏机构之间的协作交流,向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为更好地研究开发客家文献,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客家资源库,创办客家网等传播媒介,以便起到延续客家文化的保护功能。
其次,注重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开发,塑造赣州城市品牌效应。要充分挖掘赣南客家的人文积淀、开发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塑造赣州城市品牌。“开发赣南客家文化产业,首先就要弘扬客家文化,弘扬以人为本,发扬人的自立、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4]努力将赣州成为展示客家历史、文化、风情的舞台,让人们在赣南能感受到有着浓郁客家特色的饮食、民俗和风水文化。比如多开展赣南采茶戏、客家宴席、客家山歌、“九狮拜象”等民俗传统或表演,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领略赣南浓厚的客家文化魅力。
再次,要形成人才梯队,提升地方文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做好赣南客家文献的开发利用,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所以要注重提升地方文献人员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意识,加强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培养相关工作人员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并掌握精深的文献情报分析技术和技巧。在人才培养上,既要满足地方文献开发利用工作的人才需求,又要注重研究型人才的合理分配。
赣南客家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并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意义。目前赣南客家文献的研究和利用还比较薄弱,所以需要用多措并举、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龚关.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J].近代史研究,2010(1).
[2]陈颖.福建省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6.
[3]罗勇.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几个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4).
[4]崇英.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开发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0(01).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