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时代、新背景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新目标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938
李庶品

  摘 要: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是在相对的环境中进行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复杂的教学活动,而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大刚和教学任务不仅影响教师教法的运用,更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成为了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水平。本文针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过程進行分析,希望能够在新时代、新背景的大环境下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效果;措施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要求,大多数高校实施了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如何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党的十九大上,习主席对体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指示,体育已成长为国家战略,其重要意义可见一斑,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体育教学是步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前,系统体育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所以该阶段的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同时,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锻炼习惯、运动技巧和体育观念等,能够对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主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创新观念

  要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体育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并且用实际的教学效果来检验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首先,高校体育教学要全面贯彻好素质教育理念,教学活动需要围绕学生来进行,确保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得到全面发展。其次,体育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区别对待不同体育水平的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再次,体育教师可以逐渐减少竞技类体育项目在教学活动中的占比,适当增加一些学生自己喜欢的项目,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最后,学校主管部门和体育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精神,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更新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注重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的相互结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合理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益智、育德等功效,避免传统体育教学中重育体、轻育人的思想偏差。另外,体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充分认识到体育学习对健康的意义,特别是一些体育项目对学生的体能要求较高,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辛苦和乏味,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加以引导,努力克服体育锻炼中的各项困难,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并且要求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抽查复核,其目的在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扭转学生体质与健康持续下滑的现状。

  三、教与学的新观念

  教学的两个主体,也是两个对立面,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平时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来,所以,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生的内在动力,高校体育教学就要着重体现教学内容的兴趣点,把学生吸引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如,乏味的体能练习,教师可增加或分组练习的方式,加入竞争行为,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当进行竞技类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示范关键的技巧,组织学生进行竞技比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当运动项目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时,体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其他学生的练习,通过取长补短来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另外,体育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比较新颖的锻炼项目,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的枯燥乏味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健身与健康融合

  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地域差异、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思想、智力、体力水平各异,个体差异较大,对体育课学习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对体育项目选择的自由度也大。如果采用同一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要求,就会使得同班同学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改变班级授课制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在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要体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体育教育、教养和发展,而不是只体现在一部分学生身上,更不是只体现在少数体育尖子身上,需要兼顾到体弱的学生和不爱体育锻炼的学生身上。另外,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促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改变对待体育的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锻炼身体的能力,让终身体育思想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身体锻炼之中。

  五、结束语

  当前面临社会需要和人才培养不相融、更广泛的需求和相对单一(落后)体教内容的矛盾,强身与健体、健身与健康以及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的梳旧昭新,高校体育教育也无法独善其身,肩负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引领高校体育教学的方向,新目标需要新思维,学校和体育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强化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卫东.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6):56-57.

  [2]王世景.如何提高现代大学生的体育课教学效果[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5):91-93.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