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关于精准扶贫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958
武明

  摘 要: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如何找准脱贫攻坚的方法和路子?习近平总书记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

  关键词:精准扶贫;民生工程;产业脱贫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本人自2016年7月任D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工作的执行者、参与者,谈一谈自己在D村驻村扶贫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一、D村基本情况

  D村是省级贫困村,下辖11个自然村,总人口3610人,党员106人,村两委5人。总面积 13.7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10亩。

  D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440人,贫困发生率13.1 %。2014、2015、2016年共脱贫67户218人。目前,尚有未脫贫人口73户222人,贫困发生率 6.15%。2017年计划整村出列,拟脱贫61户,192人。

  二、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一)“扶持谁”的问题

  1.精准识别,是一切扶贫工作的基础支撑。2014年建档立卡时是以定量分析为标准,即人均收入低于2300为标准划定贫困人口;现在是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进行定性分析,即以愁吃愁穿,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义务教育等基本生活指标没保障,划定贫困人口。

  但是实际工作中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有的农户房子虽然老旧些,人均纯收入也不高,但是生活会打理,种点蔬菜,养些家禽,吃的很不错。如果按纯收入计算是贫困户,按“两不愁、三保障”看,则不符合条件;有的农户收入能达到标准,房子也是新盖的,但是给儿子娶媳妇用的,欠账很多,入不敷出,愁吃愁穿。那么,适用不同的标准,也会有不同的认定结果。

  2.精准识别应该是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有的农户前几年生病了,孩子小,老人身体也不好,可认定为因病致贫。经过治疗,疾病痊愈了,孩子大了,老人也去世了,年收入几万,应该说可以稳定脱贫,但是要等到9月30号算账以后,才能退出贫困户;有的农户,突然因灾、因病、因婚等情况,生活拮据,可是也要等到9月30号算账以后,才能纳入贫困户。

  用去年的收入,推定今年的贫困属性,违背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一方面会造成救助资金的浪费,一方面又会造成即时发生的贫困人口没得到及时救助。

  3.致贫原因的问题。扶贫工作会议指导,致贫原因要慎填因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可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这两种情况。

  到某乡镇进行互查,有农户房子盖起来了,媳妇娶进门了,日子过不下去了。致贫原因只好填“因病,户主高血压”,再询问,答高压一米七,低压一米五。面对显而易见的错误,村干部连连说“没教好,没教好”。

  互查中,一个42岁壮年光棍,大门卸掉一扇烧锅了,满院杂草,屋内破席一领,每天早晚打牌 ,中午在小卖部买泡面、变蛋、火腿肠,三天一桶五斤装的白酒。村干部问因为缺啥致贫,答曰缺媳妇。致贫原因只好填“缺技术”。

  (二)“谁来扶”的问题

  脱贫攻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而这些因素仅仅是外部条件,内因则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最终方向。贫困人口的脱贫、贫困地区的发展,最终是要激发内生动力,靠自身的努力,改变贫穷面貌,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把党和政府“要我脱贫”的要求,转变为“我要脱贫”的追求,才是工作的关键。

  1.单位帮扶的利与弊。各单位情况不同,人数有多有少,效益有好有差。D村97户贫困户,三个单位共同包保。效益好的单位走访,可以给每户200元或者等值的物品,效益差的单位就拿不出,造成贫困户之间的攀比,产生矛盾,给村委会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以贫为荣。在驻村扶贫工作中,经常有农户到村委会吵闹,争当贫困户。

  “我得是贫困户”

  “为什么你得是贫困户?”

  “俺儿精神病,自己关屋里不出来,我得给他治,贫困户看病不要钱”

  其背后的逻辑是,纳入贫困户是福利,帮扶资金是唯有“能人”才配享有的“政府津贴”。

  还有,评比中相互“比穷”的;扶贫款项发放中相互“斗富”的;“一卡通”上午村干部收走,下午就去村室急着要拿走“我就指着它吃了”;对发展产业,怕学不会新技术;对外出务工,怕朝九晚五的约束。……怕这怕那,就是不怕“穷”;这丑那丑,唯有贫困不丑。

  所以,贫困群众“自己扶”是关键。而基层工作的实际是,政府“忙着送小康”,群众“倚着墙根晒太阳”。

  3.对镇村干部、包村单位、驻村工作队等帮扶主体考核问题

  由于扶贫工作是政治任务,各个对口单位都极为重视。然而,一些单位对政策进行过度解读,形式主义严重,让基层干部无所适从。某单位检查 “措施宣传明白纸上墙”工作,就提出“扶贫是党心民心工程,是送温暖的工作,‘明白纸应该是红色的,是大红喜帖的颜色,粉红色的都不行”的整改要求。其实,白纸黑字更清晰。

  (三)“怎么扶”的问题

  1.产业脱贫工程。去年国家第三方评估,我省到户产业扶贫项目仅18.5%,到村的产业扶贫项目23%,其他大部分是救助性项目。D村也不例外。

  今年,在D村产业脱贫上,财政加大力度投入了光伏项目、温氏养殖大棚、临时救助、种养殖补贴,而这些都是政府支持的普惠性项目。农户自主创业的动力还有待提高,D村现有种植大户7户,流转土地1500亩,每户只有200亩左右;养殖大户1户。总体规模较小,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效应。

  2.就业脱贫工程。就业脱贫是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没有蓬勃发展的产业支撑,就难以提供大量优质的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D村能提供的产业岗位基本没有,长期公益性岗位只有22个:环卫工人、光伏看护员、水塘看护员、护林护路、巡逻员等。今年全县提供的公益性岗位有3000多个,临近的县有10000多个,仍有发展的空间。endprint

  3.健康脱贫工程。D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占58%,全省是53.7%,全国是30%,因病致贫的比例高于全国是我省的共性问题。分管副省长说,安徽好山好水,哪来这么多的地方病?其实症结就是精准识别中的懒政问题,家里有个病人,评议比较容易通过,群众没意见。

  4.金融扶贫工程。D村小额贷款13户,涉及资金65万元。这项惠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一定限制,如年满60周岁不让贷,国家出台这项政策本意是“让能挣钱的花钱,让贫困户分钱”,是贷给有还款能力又急需资金的产业大户,大户把应付利息补给贫困户。由于一些限制性条件,导致部分贫困户没有享受到這项帮扶政策。

  资料显示,安徽省去年金融扶贫贷出30亿,甘肃贷出100亿,今年我省计划贷出80亿,将有更多的贫困户受益。

  (四)“如何退”的问题

  脱贫三原则是:分批有序、群众公认、真实可靠。关键一是政策到户;二是群众满意度。只要让所有的帮扶措施、帮扶项目真正落实到户,当面算好收入账,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满意度自然会提高。老是让村干部、工作队员进行突击核教,不是长久之计,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三、精准脱贫中的几点思考

  (一)思想脱贫是根本

  安徽省近期要研究出台一份“如何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文件,目的就是要改变贫困户坐等救济而不事劳务的“穷自在”现象;就是要改变“干部拼命干,群众坐着看”的现象;就是要改变给了钱,他依然还是贫困农户的水平和觉悟的现状。所以,唯有扶心扶志,才能拔掉穷根,否则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

  (二)产业脱贫是关键

  今年,D村产业扶贫项目上,财政投入了60千瓦的光伏项目、标准化养殖大棚、临时救助、产业帮扶项目、种养殖补贴,共计229.88万元。

  从今年这个数字分析,D村现有贫困人口297人,人均产业投入达7700元,已经远远超过人均4310的脱贫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是从提高人均收入角度开展脱贫工作,把钱发给贫困户,D村早已整村出列。而县委、县政府看得更长更远,集中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产业发展中,说明我县已牢牢抓住产业脱贫这个牛鼻子,认识到产业脱贫是管长远的管根本的大事。

  (三)就业脱贫是方向

  D村贫困人口平均年龄62周岁,大部分是“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一二级残疾、高龄老人、长期患病的深度贫困人口,且无劳动技能的文盲、半文盲居多。但由于“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效果显著,稳定性高,是攻坚中的一块“硬骨头”,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首先是面向全县筛选生产经营稳定、劳动关系和谐、热心公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从中认定一些扶贫基地,开发一些扶贫岗位。

  同时发展居家就业。培训电商学员比较切合农村实际,尤其把贫困村青年、残疾人列为重点培训对象。目前我县已培训了五批电商学员,加大了对邮乐购、淘实惠店铺的业务指导。D村这次参训贫困人口3人。

  最后是托底就业。在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机构,开发辅助性就业岗位,如保洁员、安保人员和购买临时性劳务,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者进行托底性安置。

  (四)村镇集体经济是龙头

  D村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2017年温氏养殖大棚、光伏发电为村集体带来21万元收益。这些都是各级财政支持的结果,村集体自身没有长期固定的经费来源,为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还须“等靠要”。

  结合D村的实际,与村两委共同设想几套方案:一是把5公里主干路的路肩垫起来,沿线种植泡桐树、构树、榉树、香椿树,既美化环境又有收益;二是进行蒲沟、荒塘治理,有偿出租给水产养殖大户;三是对沿路有区位优势的村组以及废弃的小学校,面向社会招租出租,发展商业、加工业、修理业、餐饮业、兴办农产品交易市场。

  四、结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现在脱贫到了攻坚期,遇到的是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的“硬骨头”。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对症下药,瞄准靶心,找准精准扶贫的方法路子,才能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彻底胜利。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