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建筑文物是祖先留下的独一无二的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的重要媒介。目前,广大群众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古建筑文物的重要价值,破坏文物的现象屡有发生,相关部门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也存在不合理措施,给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人们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得到提高,新的技术也为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方法。本文列举了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如何加强修缮与保护的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修缮;保护
一、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缺乏保护意识
群众的保护意识淡薄一直是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一些游客素质低下,破坏景区文物的报道屡见不鲜,游客对文物的破坏已经成为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单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群众对文物保护宣传的关注热情程度较低,虽然我国各地都会定期举办文物保护宣传活动,但群众不能积极参与,文物保护意识不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伴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景区经营单位、开发商、游客对古建筑文物的肆意开发和破坏与日俱增。因此,加强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需要从提高群众意识做起。
(二)修缮与保护方法不科学
一些地区在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中,采用的方法不合适,不符合古建筑文物修缮的原则和初衷,破坏了古建筑的整体风格。首先,古建筑修补后的还原效果不佳,修复部分和其他部分不协调,影响了观赏价值;其次,只注重表面结构的修缮,对内部的损坏和病害没有进行修缮;最后,过于依赖现代技术,将材料和技术进行了不必要的替换。
(三)文物整体性受到破坏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进行,古建筑文物受到开发性和建设性破坏,一些地区为了政绩,将古建筑列入开发项目;在城市规划时,虽然将古建筑文物单独保护,但破坏了周围的环境,造成文物与环境不和谐统一。
二、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古建筑文物的修繕与保护,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提供支持。首先,政府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文物保护政策,规定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原则,如《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其次,各地根据古建筑文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比如,庆元县在2009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作为工作方针,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最后,各地相关部门严格落实破坏古建筑文物行为的责任,加大处罚力度,比如采取经济罚款的方法,屡次破坏或者严重破坏古建筑文物的游客,必要时加入黑名单,限制其旅游行为。
(二)采用科学的修缮与保护方法
第一,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要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和“最大限度维持原貌原则”,尽量避免直接更换构件;第二,在修缮与保护时,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理念,充分保持古建筑文物的原始形态和历史价值;第三,修缮前,需要对古建筑文物进行详细检查,逐一记录构件损坏情况,邀请保护单位、监管部门、文物和历史专家组成修缮小组,选择最科学合适的方案;第四,修缮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个环节,将照片等文件存档,作为以后进行修缮与保护的依据;第五,合理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古建筑文物的材料主要包括木、石、砖、瓦、灰,在修缮时要注意使用相同质地的材料,保持建筑文物原有的外观以及采用的工艺技术;当传统的材料和工艺不能满足修缮工作时,采用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要以不损害文物为前提;同时,采用监控和计算机技术对古建筑文物进行监控和检测。
(三)保护古建筑文物的整体性
古建筑文物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是一个和谐系统的整体。在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古建筑文物虽然没有受到破坏,但周围环境被破坏重建,使文物丧失了原有的整体性和美感。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征询文物管理部门的意见,对古建筑文物进行隔离规划,保持文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必要时需要避开古建筑文物或者建设新城区。另外,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需要考虑文物的性质,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纪念性建筑,需要就地保存,保护其象征意义;对地域性和标志性建筑,需要保存建筑的主要形象,延续地域的文化特征。
(四)提高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专业人员的素质
专业人员的素质对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具有极大影响,目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缺失,造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缺乏专业人才。首先,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涉及众多学科,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建筑学、考古学、文物理论、物理、化学等学科,作为古建筑文物修缮的理论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修缮与保护方法的专业性;其次,需要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古建筑文物的兴趣,培养其专业技能;再次,加强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理论的研究,加强实践,提高专业人员对古建筑材料、技术等的专业技能;最后,加大科研投入,积极研究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的新方法和新材料。
(五)培养古建筑文物传承人
古建筑文物的保护还需要当地居民进行文化传承,特别是历史人物的纪念性古建筑。比如,庆元县吴文简祠是吴氏后人在明万历年间为纪念唐代先祖文简先生所建,明末造战火破坏后于康熙年间重建,后大量建筑在文革期间遭受破坏,文革后由文简公后裔及其宗亲捐资、献料,将古建筑恢复如初。因此,一些古建筑对文物后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需要征求相关传承人的意见,尊重其文化传统和保存的历史资料。
(六)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需要依靠文物修缮与保护单位的深入工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首先,文物保护组织需要加强对群众保护意识的引导,倡导文明旅游理念,在社会层面营造人人参与文物保护的氛围;其次,利用电视、网站、微博等媒体进行宣传,使群众能随时随地接触古建筑文物保护观念,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需要认真研究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需要政府、文物部门和广大群众从法律政策、保护方法和思想意识等层面加强保护工作,使古建筑文物继续发挥其历史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东杰.浅析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 [J].北方文学,2017(05):132-133.
[2]柴泽俊.修缮保护古建筑文物应予重视的几个问题 [J].古建园林技术,2011(03):12-14.
[3]陈峥.浅析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183-184.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