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有比较成熟的学科理论的支撑,形成了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最终价值导向、社会主义道德为核心、涵盖各领域道德规范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以及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公民道德教育实施方式,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与解决,进而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关键词:中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一、当前我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
尽管我国的高校公民道德教育自建国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甚至在一些点上取得一些突破,但因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加上国内学者对有关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较少,致使我国的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基础。1999年,许启贤曾感慨:“回顾50多年来伦理学研究、道德教育走过的曲折复杂的历程,我觉得一个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就是‘公民道德的教育和研究。”[1]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使各界学者加强了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探究,但大多数是围绕公民道德教育内涵的厘清、对《纲要》本身的阐释、公民道德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的研究以及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研究来展开,对于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少之又少,截止2017年1月,将公民道德教育作为篇名的文献有798篇,其中硕士论文60篇,博士论文3篇,将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作为篇名的文献有118篇,其中硕士论文8篇,博士论文1篇,因此对大学生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和展开。
(二)系统规范的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缺失
从纵向来看,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课从小学到大学并没有很好的衔接。小学教授基本的规范礼仪,初中学习一些道德规范和我国的政治制度,高中就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与生活,里面有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创新,但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几乎没有,直到大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有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但篇幅并不多,而且仍然集中在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道德规范的传输方面,并未深入到公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层面。从横向来看,我国大学的公民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高校的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展开的,而公民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存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中,其他理论课几乎未涉及。而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几乎没有涉及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因此实质上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教授并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
(三)道德教育的内容与道德实践的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方式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和发展,比如:教育内容不断丰富,除了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革命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又增添了网络道德教育、国际公德等内容,但主要还是集中于道德规范的传输,涉及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等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道德问题的内容几乎没有,难以发挥发生的道德主体性。同时,缺乏对社会现象和道德问题的深层次讨论和探研,容易脱离社会实际。我国高校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展开的,课堂讲授是主渠道,虽然辅之以课堂讨论和社会公益、服务等实践活动,但这些实践活动非常有限,并且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课堂教师的授课风格和习惯以及学校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与否,并没有想成规范的道德教育实践机制,道德行为训练依然缺乏。
(四)学生主体意识的淡漠
目前,我国高校的公民道德教育主体依然是老师和课堂,道德规范的灌输和道德教育形式的单一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自然会使学生的主体意识淡漠,而缺乏参与感,这对于道德知识的内化和道德独立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主体意识包括独立意识、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表现为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行为并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形成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觉悟和思想意识。我国高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被动式”的教育,即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需要我们去挖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去认知、体验、感悟、实践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提升自己在社會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条件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
(五)实施主体不明确,专业性不强
课堂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跟老师的专业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因此,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对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当前,我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教师并没有受过系统性且专业性的道德教育的培训,且道德教育存在“全员育人”的现象,主次不明和职责未分使得公民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太理想。
二、当前我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对德育理论的研究
西方的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存在多种理论流派的纷争,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群主义、女性主义等等,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交流争论中出现了大量富有创新性和哲理的公民道德教育理论。而且他们的理论并不局限于单一学科,通常情况下是从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非常注重公民与道德教育的实践指导作用,通常这些理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等等。相比之下,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在这方面存在着不足,虽然也确实有一些比较成熟且有前途的德育理论,但因为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从而无法形成科学且完整的教育体系,只在很小部分的学校实施,使它们未普遍推广开来。因此我国高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必须积极探索道德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加强其理论研究,包括多学科研究和实践研究,增强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endprint
(二)注重课程的多样性和教育内容的层次性
高校要注重课程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不仅要加强高校政治理论课中道德教育的内容,也要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使它们形成相互呼应的学科体系。首先,坚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大学本科期间的开展,同时应加大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比重,或者未来有更大的可能单独开展一门道德教育课程。其次,要注重发挥其他专业课,不管是政治学科、人文学科、哲学、甚至是经济学科、理工学科、医学科等等公民道德教育的渗透功能,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增添必要的有关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
我们必须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与时俱进性、亲切性。首先,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我们应当采取适合该阶段年龄学生的教学方式,比如:中小学应该以循序善诱为主,提升孩子对道德教育的兴趣。在大学阶段则以理论知识教育和道德问题讨论以及道德行为践履为载体,加强对学生道德责任能力、认知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的培养,帮助青年学生从新的高度和角度理解和把握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其次,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与之俱进,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自我调整和更新,同时要善于结合社会现实,通过典型的道德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学习,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提升学生明辨是非和道德判断的能力。
(三)丰富道德教育的形式,重视大学生的道德践履
我国高校的公民道德教育一直比较注重显性的教育方法,通过课堂灌输开成布公地将道德教育的内容教授给学生。不仅中国如此,大多数西方国家也将课堂灌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因为其对道德规范的系统灌输有很好的作用。但仅靠单纯的课堂灌输是很难将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真正内化成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很多都是流于表面知识的掌握而并未内化成自己内心真正的道德准则。因此,高校公民道德教育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和道德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获得充分的感知和体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應注重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参与道德问题讨论和思考,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体性。其他社会科的教师同样要掌握好教材内容中道德教育的切入点,适时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进行道德教育,并将教育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在进行道德思考和讨论的同时,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己内心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此外,高校要注重建立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机制,组织学生定期参加社会服务、社会志愿、社会公益活动,并注重学社团和校园文化氛围的道德影响,举办道德热点问题辩论赛等,将道德实践作为一种有规范的活动和机制来进行。
(四)加强教师的专业性教育,加强班级的合理设置
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且宏伟的工程,需要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因此,教育者应该接受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的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管是作为高校公民道德教育主要实施者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是其他起渗透和辅助作用的专业课老师,都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的学习,以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
当下,我国高校的公民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大班形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进行,效果可能不太理想,在未来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分成大班和小班来交叉进行,大班主要讲授道德规范和理论知识,小班注重道德热点问题讨论和道德实践活动的实施,这种大小班相互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道德知识更好地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许启贤.论开展“公民道德”的教育和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1,(l).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12-08.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