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芭蕉自古是恩施出入湘、川必经之地,古有小红岩千步梯、老街古盐道,今有恩来恩黔高速公路、209国道、恩咸省道沿东西方向贯穿于芭蕉全境。境内有众多的古村、古树、古墓、古石拱桥,老街、庙宇、道观古遗存众多。民族节日、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特别是以鼓楼、花桥和侗族大歌为代表的极具民族文化标志性和个性色彩的原生文化内容,构成了芭蕉独特的民族文化源流。因此,本文主要探讨芭蕉侗族乡民族文化源流及发展前景,以供参考。
关键词:芭蕉侗族乡;民族文化;侗族文化
一、芭蕉侗族文化渊源
侗族的分布地跨我国长江水系、珠江水系,武陵山南麓,以黔东南、湘西南、桂北和鄂西为最多。清朝年间,大量湖南、贵州侗族人民移居芭蕉境内,构成芭蕉侗族的主要成分。据姚、吴、杨、刘四姓的家谱和墓碑记载,他们是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至嘉庆(1796-1820年)年间,从湖南沅州府新晃、芷江,辰州府泸溪县,贵州思州府玉屏县、铜仁府铜仁县等地区迁来的。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融合了土家族、苗族等其他民族的成分,也有被其他民族同化的。虽然他们与土家族、汉族人民互相学习、互通婚姻,民族文化有交流与融合,民族关系很融洽,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仍保留至今。
芭蕉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碑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众多。位于小红岩村对面富尔山的洪崖观,建于清代,据古县志记载该庙宇叫真武庙,人称小武当,本地人习惯叫灵光庙。山腰有一条川鄂盐道,有一千四百余步石阶梯,系当地人捐资砌成。从古到今,庙内烧香、拜神、许愿的络绎不绝。今在遗址上垒石成穴,仍有不少人烧香祭拜。还有南狱宫、川主庙、万寿宫、飞山庙和艾氏贞节牌坊等,沉淀了丰厚的文化特色。
二、芭蕉侗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武陵山区作为全国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同脉、水同源、树同根、人同俗,土家族、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侗族传统文化之特色或说是侗族的原生文化生态系统,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南部区域。鄂西的侗族距离侗文化中心地带在千里之遥,但是距离汉文化中心地带不过两三百公里,尽管我们在有意无意地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侗族传统文化也在一点点地被“蚕食”,当地的文化变迁步伐较快,导致文化习俗、文化景观、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等,显现出具有地域性的风格和特色。芭蕉颇具特色鲜明而又博大深厚的武陵文化,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文化等为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巴文化、楚文化等为源头的原始文化,以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这里民族交融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内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各民族和谐相处,相互融合,共同促进芭蕉的开发与发展,也保持延续并创造出多民族的文化特色。
芭蕉主要有两大主题文化:一是富硒茶文化;二是侗族民俗文化,包括侗乡饮食文化。
(一)富硒茶文化
芭蕉侗族乡是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恩施玉露”的原产地,全国重点产茶区,茶叶栽培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芭蕉黄连溪是中国十大名茶、湖北省十大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发源地,芭蕉先后在2003年、2006年舉办了一次以茶叶交易为主的“茶文化节”。以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和魅力,吸引了国内各省市区、社会各界、侗乡群众积极参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已成为芭蕉的文化品牌和节庆活动。
(二)侗族的民俗文化
芭蕉侗乡风情浓郁,民间文化艺术底蕴深厚。目前,在项目辖区内传承历史悠久,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艺术节目主要有《拦路酒》或《拦路歌》《侗族大歌》《侗族板凳拳》《板凳龙》《请喝侗乡罐罐茶》《干龙船》等。板凳拳是侗族杨姓家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武术,其动作优美,极具观赏性,讲究以柔克刚,从而可以达到抵御外侵、强身健体的目的。侗族人以平常用来坐的一种长板凳为道具,一人一条,人员可多可少,然后一条接一条舞起来,像一条巨龙,板凳龙绝大部分动作是由板凳拳演变而来,故称“板凳龙”。时而盘旋上柱,时而翻云覆海,时而温顺可爱,时而咆哮如雷,是侗族人最常见的一种娱乐方式,男女老少皆宜。这种娱乐方式在芭蕉流传近百年的历史,是侗乡人民在佳节喜庆之时经常表演的节目。1998年,该节目在参加恩施市举办的民间艺术展演比赛中,获得特等奖,近几年经常参加恩施州举行的各种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南戏。芭蕉南戏诞生于晚清,由湖南传入,开始称为人大戏。黄泥塘、芭蕉集镇有剧团。在芭蕉集镇上街,原建有川主庙,今农机具厂原址,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共三进。第一进设戏台。芭蕉集镇南剧团经常在这里演出。主要演员皮润枝,有80多本折子戏,能担任花、旦、净、丑等角色。李常兵担任乐器演奏和指挥,他可同时演奏四种乐器。演出的剧目有《别窑投军》《尽忠解贫》《刀劈三关》《三娘教子》《赵云观战》《龙阳城》等。南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当文武兼备。表演上文戏武唱,大手大脚,注重做工,气功武术常杂于戏中。唱腔主要由“中路”(似二黄)、“北路”(似西皮)、“上路”(梆子腔)三大声腔组成,伴奏音乐分曲牌和锣鼓部分。乐器有云板、板鼓、锣、钹、勾锣(蹦子锣)、京胡、唢呐和笛子等。戏目多以传奇历史故事为题材,一般都是折子戏(就是三国、唐书等某个章节),可作为一个文化项目进行挖掘,传承弘扬。
芭蕉侗族的饮食文化自成一体,大致可用“杂”(膳食结构)、“酸”(口味嗜好)、“欢”(筵宴氛围)三个字来概括。“杂”,芭蕉侗族人常见饮食不少于100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无不食取。最有特色的是每年农历二月间家家户户过社时“吃社饭”。“酸”,芭蕉侗族人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自称“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窜”。“欢”,在芭蕉侗族人心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除了客人进寨门时有特殊的迎宾仪式——“拦路酒”外,当客人进门入座后又是换酒“交杯”,又是唱敬酒歌,酒席上还有“鸡头献客”“油茶待客”“吃合拢饭”“喝转转酒”等规矩。清人诗云:“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年丰,酸鱼糯饭常留客,染齿无劳借箸功”。正是侗寨欢宴宾客的生动写照。endprint
侗族习俗具有多样性。从服饰来看,妇女衣服是大衣在袖,大襟右衽,无领,豇豆筋,有托肩滚边,袖口及裤脚缀有花边,头上包丝帕;男子衣服对襟短衣,长裤,头包黑布头巾。现在除少数人仍着侗族服装外,一般都是在重大节日着民族服装,平时大多穿时新服装。从婚俗来看,侗族人迁到恩施芭蕉落居,杨、吴、姚结为异姓兄弟,视如亲生同胞,不结亲姻。
三、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利用
芭蕉侗族乡是湖北省12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从2006年起,以建设枫香坡侗寨为途径,担起挖掘、传承、弘扬侗族民族文化的责任,把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旅游扶贫开发相结合,充分凸显生态保护与发展、民俗特色风貌塑造、民族村寨资源与文化开发、村民创业致富等叠加效应,展现出一个少数民族乡历届领导班子的不同眼界与谋略。近年来,芭蕉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湖北省新农村示范乡”。
(一)高度重视民族发展
强化发展意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国家政策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总体呈现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高拱桥村被评为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灯笼坝村、戽口村被评为恩施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国“616”现场会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验区现场会在芭蕉侗族乡召开。原国家民委主任杨晶和俞正声、罗清泉、李鸿忠、张国生等历届湖北省委书记、省长,多次到芭蕉调研指导工作。
(二)推进特色村寨建设
坚持“能依山的不占田,能集中的不分散,能体现民族特色的不建小平房”三项原则,抓好“规划、宣传、示范、引导、协调”五个环节,制定《芭蕉侗族乡规范农民建房管理办法》,按照“青瓦白墙木门窗、家电具备厨卫亮、庭院整洁花果香”的要求,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8 000余万元,带动农民自主投入4.2亿元,保护和改造特色民居6 210栋,先后建成10余个新农村示范村。高拱桥村、戽口村被评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宜居村庄”。戽口村已向国家建设部申报“中国美丽宜居村庄”,向国家农业部申报“中国美丽乡村”。枫香坡侗寨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级景区,正在申报国家AAA景区。戽口村被评为“湖北省十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三)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抓住国家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好时机、好政策,深入挖掘侗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有的民俗民间文化,将侗族干栏式吊脚楼建筑元素充分体现在民居建设与改造上,将侗族饮食文化融入到“仙居人家”农家乐的餐桌上,将侗族民俗文化表演在舞台上,促进了侗乡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组建枫香坡、戽口、黄泥塘等民间文化艺术表演队伍,枫香坡农民艺术团年演出200余场次,团长马苏娥多次带队参加州市民间文化艺术汇演。
美丽芭蕉,人文和自然如此和谐。人们祖祖辈辈的生存方式和信仰习俗,通过新农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旅游扶贫开发等多种路径,焕发出巨大的活力。恩施林博園有限公司老总陈可忠先生,更是以非凡的气魄在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投资建设“夷水侗乡”国家4A级景区,建设的恩施巴蜀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馆是恩施州唯一一家由国家批复成立的私人博物馆,其思路开阔、方向明确、气势磅礴,已成为恩施乃至湖北省的一面旗帜。此次举办的侗族文化研究会,必将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将侗族的人文精髓传播四方。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