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础教育的两难—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253
佟丹

  摘 要:人唯有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健康成长。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石,其发展关系着教育的整体质量,关系着国民的综合素质,关系着国家的繁荣富强。我国教育届及全社会看到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运动。然而,在课改过程中,基础教育暴露了许多问题,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就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现象,及顾此失彼后导致的后果,希冀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公平;教育效率;均衡发展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一般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基础教育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阶段,唯有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个人才能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是否就要为了每个人的发展,而强制要求所有地区的教育水平、教育投入相同呢?是否就要为了优秀人才的发展,而集中教育资源,减少部分地区的发展机会呢?这是两个极端的例子,也反映出了教育的两难问题—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众多教育学者对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做出了自我的探讨,我们对其必须进行综合审视,联系现实状况,进而寻求解决办法。

  一、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初探

  (一)教育公平

  长期以来,众多教育学者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教育公平做出了不同的定义。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代表了中国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古希腊雅典公民教育也隐含了民主教育思想。1968年,美国的詹姆斯·科尔曼发表的报告 《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中提出了教育公平四条准则:一是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二是參与教育的机会均等;三是教育结果均等;四是教育对生活前景机会的影响均等。当今,有学者认为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教育公平即教育对待对象和评价对象合情合理。[1]有学者认为从政策的角度,教育公平即为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可以体现出强烈的人本关怀和现实诉求[2]。

  关于教育公平的理论众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归纳学者的理论观点,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具体的教育公平的定义是变化的,但是教育公平原则的内涵是始终不变的,它包括:1.入学机会均等,无论受教育者的阶层、性别、经济、民族、种族、地区是否相同,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2.受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无论受教育者的个人素质、综合条件、学业水平如何,教育者都应因材施教、公平对待学生;3.教育影响或教育结果均等,每一个受教育者在接受适合于他的教育之后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学有所长;4.不同教育形式之间发展均等,如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5.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教育资源、学业成功率、学业证书价值均等[3]。

  那么是否有绝对的教育公平呢?我们都知道没有绝对的公平,绝对的公平本身就代表着不公平。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基础的不同势必会带来教育投入的差异,不同资质的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势必是不同的,不同努力程度的受教育者势必会接受教育本身带有的“筛选”功能的挑选,不同的教育需求势必会带动不同的教育形式的发展,如接受全日制教育者人数多而接受成人教育者人数少,则全日制教育发展较快。如果忽略这些不同,那么教育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教育公平也需另当别论。

  (二)教育效率

  效率最开始是物理学概念,后来则被引入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在效率成为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后,教育效率也应运而生。

  教育是一项以培养人为主的社会事业,而非单纯的制造产业。教育面对的是有着自我意识的人,而非一项交易。教育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影响巨大,它造成的后果在短时间内是难以逆转的,甚至不可逆转。因此我们不能单纯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教育效率,这样是轻率而不全面的。我们更应该注意教育效率的特殊性,从教育、社会角度去分析,考虑教育现状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实际上培养了什么样的人,这两点即教育效率的两个重要衡量指标—教育目的与教育结果。教育结果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契合程度就是教育效率的真实水平。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阶层流动水平与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状况两方面可以反映教育效率。总之,教育效率带有经济学的意味,但我们也需要从教育本身、社会角度综合审视它的含义。

  (三)关系

  从上文分析可看出,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二者虽然都具有自身的独特含义,但是彼此包含,互相促进。

  第一,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效率的增长。唯有合理的秩序,才能产生高水平的效率。当国家、地区在投入教育资源时,考虑综合情况,合情合理配置,即实现了教育公平。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同时,教育资源被均衡化地配置到每个人手中,避免了资源短缺,更避免了资源浪费,而这就极大得提升了教育效率。基础教育是每个人成长的基石,普及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前提,如果忽视了教育公平追求暂时的教育效率,教育大厦随时有坍塌的可能。

  第二,教育效率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效率的提升带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教育公平的实现准备了物质和精神基础。人类通过接受高效的教育,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社会经济不断跃进,这就为教育公平提供了更充分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人类通过接受高效的教育,精神财富增长,产生了对民主平等的向往,关心教育发展,丰富了教育公平标准,为教育公平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失衡导致的现状问题

  (一)偏于教育公平

  由于我国教育出现了多种问题,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教育类别差异日趋明显,一些教育家认为政府以前实施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育政策有所偏颇,鼓动实施“公平优先”的教育政策。

  我们都不可否认,教育公平事关重要,它代表着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对于社会稳定有很大的作用,然而强调教育公平是否就是要区域、城乡、校际、教育类别同步发展?endprint

  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环境不同,对于人才的素质需求不一,假如教育同步发展,势必会引起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也不能真实有效的满足欠发达地区的要求。城乡间的问题与区问题类似,过于强调公平与现实发展不符,将会引起多方矛盾。学校与学校的实际规模、师资水平不同,教育资源配置需要多方面考虑。由于社会、受教育者对于不同的教育类别有不同的需求,教育类别同步发展会带来资源的短缺和浪费。

  (二)偏于教育效率

  由于社会、经济、历史原因,不同区域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异。效率优先的教育发展政策又加剧了地区间的差异。在东部沿海地区,教育资源投入较多,基础教育发展迅速,逐渐向普及高中教育发展。而在西部内陆地区,教育投入资金不足,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地区还没有实现。这种差距使得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不同,地区间差异日趋扩大。

  在我国,城乡间呈现明显的二元制结构,经济重心偏向城市,城乡间教育差异极大。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带来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同,加剧了教育发展差异。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过少,师资水平不高,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艺术类科目根本没有开展的条件,家境不好的受教育者丧失受教育的条件跟信心,家境较好的受教育者为了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迁入城市地区。在城市,教育资源投入偏多,引起了城市学校教育经费的浪费,反而降低了教育效率。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推崇精英教育,建立了一批示范学校。校际间教育投入极不平衡。在普通学校,教育建筑面积偏小,师资水平偏低,教育资金不足。在示范学校,教育建筑面积极大,师资水平较高,教育资金雄厚。教师在不同的学校待遇不同,自然更愿意去示范类院校。学校发展长期处于这种情况的话,势必使基础教育在资源分配结构上不平衡态势加剧,加大校际间的差异。

  全日制教育是我国的主要教育形式,它的受众需求是最大的。然而,不同的受教育者天赋资质不同,发展需求不同,衍生出了不同的教育形式,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终生教育理念的推行也推动了在职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然而我国为了追求高效的教育效率,教育资源多偏向于全日制教育,以至于职业教育成为“低质教育”,成人教育流于形式。教育公平无从实现,教育效率利用率低。

  三、教育均衡发展措施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不对立,为了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即兼顾了追求教育公平的价值需求,也兼顾了追求教育效率的发展需求。

  政府应进行教育制度创新,并完善、细化政策执行内容。政府应学会发挥考试制度的“调度作用”,进行优质学校的优质资源对稍差学校的有偿补充共享,在自愿的前提下,推行发达地区的教师支边、轮岗制度,给予经济落后地区教师一定的薪资补偿,调动各方教师的积极性[4]。

  政府的一系列动作都需要财政的有力支撑,我们要不断推进教育运行机制的创新,吸收社会资金,扩大基础教育的教育投入。教育资金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应向教育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薄弱发展方向倾斜,保证教育的公平,但同时也注重教育的效率情况。

  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基础教育的评价方法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教学组织展开,在基础教育中应推行标准化建设,使得基础教育领域中有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环境。教育是长期的行为,需要教育工作者们能够做到超前规划,优化学校的分布、规模、属性,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文晶.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D]河南大学,2003,5.

  [2]朱金花,陈秉公.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J].教育展望.2006(5):25-30.

  [3]馬和平,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6.

  [4]李连宁.要从教育发展战略上思考和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J].人民教育, 2002(4).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