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和谐校园是教育者对教育环境的目标追求,而偏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冲击着和谐校园的构建。教育者应转变常规的教育视角,要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促进学生的自身和谐,优化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关键词:和谐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和谐校园的本质特征
“和谐校园”是指建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转,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1]。
和谐校园的本质特征是创造精神的培育和创新使命的担当。创造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精神,是校园和谐的本质和基础,高等院校的最大的功利是对大学精神的守望;担当创造使命是大学存在的根据,也是引领神会文化风向的缘由和资本。培育创造精神,担当创造使命是对教育对象具有目的意义的尊重,是对人的价值诉求的哲学思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的辩证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诉求具有内在统一性。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构建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富于创造和创新、安定有序的大学校园。而实现校园和谐,要以人自身的和谐为起点,只有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有了健康的人格,才能保证其他目标的实现。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建立在大学创造精神和创新使命基础上对人的解放和自由的促进,而不是把人模塑成只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和践行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人本身的目的。这是以人为本的具有禁忌性的逻辑前提和实践基础。离开了这个前提和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就是美丽的乌托邦,更谈不上和谐校园建设。
建设和谐校园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前提。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其健康成长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校园之于大学生就如家庭之于其成员,高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专业教育,还需要传道解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不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对大学生群体思想的影响随之增大。而在“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的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路径
(一)注重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和谐
大学生自身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每个大学生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能正确处理人与校园、人与人的关系,校园才有可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首先,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要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形成科学、民主的校园精神,就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沟通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其人格的自我完善。从而形成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感,为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营造教育者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许多高校政治辅导员力量匮乏,且所学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距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其他的保障制度使每个学生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行全员育人机制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全员育人要求教育者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命取向,为人的需要生成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全员育人要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专职化的教育模式,建立高校党的各级组织、职能部门、专门教育机构、理论研究机构、专业教师、后勤服务部门、群团组织齐抓共管的格局,各个方面都要承担起对学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机关管理育人、教师教书育人、后勤服务育人、群团活动育人、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
最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和谐为校园和谐、净化学生心灵提供重要保障。为此,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依法加强对学习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危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使高校周边环境与高校育人活动相协调,为高校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调动一切力量,为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创造条件,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竭尽全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二)培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校园和谐的重要表征,是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彻底摒弃视学生被动接受理论教育“容器”的传统观念和教育方法,突破学生只限于专业和技术学习,而对批判精神忽视或认为批判精神的培育有政治和教育风险的思想禁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创新教育。平等对话是对大学生主体性尊重的重要表现形态。对话是人们之间相互敞开的理解、宽容与接纳的过程,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社会规范与激发创造的双相互动。[2]良性交往互动能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条件下,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内在需要,积极主动地体认思想意识、教育目标和要求,有目的或有选择性的将思想、品德、心理的社会传递与个体相关体验相统一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在交往互动中得以实现的。这种交往互动可以体现在:交往内容上的理论互动和生活互动;交往时间上的课上互动和课下互动;交往空间上的校内互动和校外互动;交往介体上的文本互动和现代媒介互动。师生之间要形成和谐的互动,要求师生互相适应,达成默契,相互补充。endprint
其次,教师给予学生世俗生活的全景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政治理论的教育和引导,但“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和作用点,是它的唯一基础。离开了生活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将走向虚无”[3]世俗生活的基础性作用,使观照学生世俗生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言有太大的存量空间。因此,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疏导中,以生活为内容资源,突出提高学生驾驭世俗生活能力的教育。并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善于发现和捕捉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贫困生问题、感情问题、心理问题、学籍异动问题、就业问题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同时,教师要对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矛盾给予引导,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和辩论,使学生真实地感受问题情境,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引导他们用真实、诚笃的态度面对生活。
最后,教师要关怀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中,专业学习具有工具性,缺乏正确思想的支配和进步价值的选择,绝不可能构建有意义的人生。事实上,传统的思想教育与成长关怀的偶蹄化状态,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僵硬化和虚空化。大学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特质的飞跃时期,是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初期社会化的完成,他们面对的又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社会,真善美在召唤,假恶丑也在纠缠,其人格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动态可塑性。[4]为此,教师在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应该对学生成长给予关注和关怀。例如,政治人格成长的关怀,职业人格成长的关怀,社会人格成长的关怀,个体人格成长的关怀,等。教师必须适时调整教育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借助多种先进的教育载体进行思想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
(三)加强组织管理,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
大学生在校园中上课、交往、参加多种课余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不和谐的生生关系,如互相猜疑,互相嫉妒,互不信任等就会让学生变得自私、狭隘、孤独,影响其人格健康发展。
首先,建立和谐的干生关系。在大学,集体的管理基本上是靠学生干部完成的。学生干部的作风、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的关系直接影响到集体每一个成员的成长和集体的整体形象。学生干部一般都是品学兼优、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具备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的大学生,但也有一些学生干部脱离同学、高高在上,只对老师负责、不对学生负责,把老师对他的信任,作为指手画脚、颐指气使的资本,使干生的关系不够融洽,甚至影响到彼此的情绪。要建立良好的干生关系,教育者要对学生干部进行角色意识教育,使其认識到班干部行使职权,决不是让干部享受特权,使其能够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另外,教育者还要树立学生干部的威信,这种威信实际上是人格与能力的综合体现,让其他同学心悦诚服,使同学们都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其次,建立和谐的城乡同学关系。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直接造成了城乡大学生很多方面的差别,城市大学生的自傲和农村大学生的自卑,使得同学关系不够和谐。为了避免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城乡同学不和谐关系,教育者在注重城乡学生差异性的同时,应该为城乡学生的互相了解提供平台,让城市的学生了解农村的生活条件,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让农村学生看到城市的优越生活,并正确对待它,摈弃在城市学生前的自卑心理,从而督促自己不断努力前进。这样,可以消除城乡学生间心灵上的壁垒,促进他们的融合、共同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宋延生.和谐校园[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8月.
[2]韩迎春.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唯实,2004年第7期.
[3]尚丽娟.思想政治教育应生活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第10期.
[4]李桂凤,杨继昭,韩国新.以人为本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1期.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