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画用笔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525
王本祥

  摘 要:中国画的绘画语言,说到底就是“笔墨”二字。中国画的用笔用墨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而区别于其他画种。本文先剖析中国绘画重视用笔的历史原因与文化背景,再从实践中讨论用笔的规律与方法。

  关键字:书法;文人画;线条;用笔

  一、国画用笔与文人画

  国画的用笔与“线条”是密不可分的。归根结底,国画的“用笔”就是画出好的线条。中国绘画中好的线条要像书法一样自由灵动,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与生命的活力。这种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文人画”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在魏晋时期,早期的山水画家多是隐士,他们在玄学思想的指导下,将山水作为“道”的载体,山水画则成为一种精神寄托,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精神逃避,从而将他们与世俗相隔,“澄怀味道”“卧以游之”。隐居山林的宗炳与王微的画论提高了山水画的地位,推动了山水画向画坛主流发展的历程。在这里,就提出了“逸”或“隐逸精神”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职业画家地位低下,“画家”一词往往含有贬义的成分。若一位文人被称作画家,那他肯定会气愤不已:一则画商因为商业上的从属关系而受制于人,二则画商的绘画内容必须迎合大众的审美口味。所以文人画在形成指出就带着明显的精英倾向。文人画始于知识分子的笔墨游戏与自娱,是知识分子表达个人感情的方式与途径。正如倪云林所言:“朴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文人为了将自己的画作与“卑贱”的画匠区分,从而提出了“雅”与“俗”的概念——文人的创作是雅的,画匠的创作是俗的。他们还将一些观念加入了“雅”的绘画中——“雅”的绘画讲求神似而不讲求形似,且具有书法用笔的“骨法”之美。这种上层阶级的绘画不仅仅是为上层阶级绘制的,而是由上层阶级绘制的,所以“文人画”获得了类似于诗的较高地位,“吟诗作画”一词往往令人联想到古代的文人。贡布里希在《文化的故事》里提出:“在中国最在出现这种情况:受神灵启示的诗人不在吧绘画看成是低下的工作,并且还参与到这项艺术活动中去。”卜寿珊在描述文人画的形成时说:“从其发端时起,士大夫画就是非常典型的少数受教育者的艺术,只在私人圈子中流行,欣赏者也仅仅是有选择性的极少数人。然而尽管源于精英主义,他却逐渐取得了广泛基础,到了明晚期,这种文人风尚习惯和观点成为艺术和思想领域普遍接受的范式。”

  在谈及文人画对绘画的影响时,不得不提中国古代的绘画批评,即画论。在中国漫长的绘画史中,画论对绘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代的国画家随口可咏出《林泉高致》中类似“可游、可探、可居、可行”的句子。而并没有画作流传下来的古代画家由于画论的描述被推崇至致。古代的画论大都由文人书写,并大都是用来描述文人画的——由于这些画家都是文人出身,把自己的创作体验记录下来是很自然的事,而且这些著作还可以陈述他们的艺术观点,捍卫其作品免于批评,甚至阐述绘画的原理与价值观。所以画论作为独立的元素,成功的参加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绘画漫长的历史进程。

  二、线的特性

  当我们试图阐述中国画的用笔,即如何画好“线”时,我们便遇到了一个原理性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线?

  关于线的概念,诺伯特.林顿有如下两种阐释:“一种是将几何性线条强加到自然轮廓,另一种是鼓励手的自由运动。”中国绘画(尤其是中国画)对线的要求理所当然的属于后者。

  在中国古代,画家分三种类型:一种是职业画家(画匠),一种是宫廷画家(就职于宫廷,画风迎合皇室口味),第三类是文人画家(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擅长书法,排斥色彩)。由于文人与书法的紧密联系,使得文人画的作画线条的优劣标准越来越倾向于书法。“书画同源”这个词语对中国画家来说耳熟能详,围绕其概念的阐述与争论从未停止。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古代关于书画同源概念的阐释大都来自于绘画评论家,书法家则很少提及这个概念。我认为书画到底何者为“源”并不重要。关于“书画同源”概念的历史层面的理解,应该放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下阐述。

  中国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拥有不同的地位。在先秦时期,人们崇尚是个音乐与舞蹈,到了汉代书法收到了人们的推崇,拥有了较高的地位。绘画在当时是“匠人”做的伙计。那些绘画评论家们将绘画与书法并直起来,并使他们之间产生联系,并获得相同的地位。由此可将画家的地位提升——“穷人喜欢提及富亲戚”。由此,文人们将书法的线条美感移植到绘画当中,并由此来与工匠做出区别。

  关于绘画工具的使用问题,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言:“夫用直尺,是死画也”。在古代,人们认为徒手画出的画是真画,而借用工具画出的画是“死画”。因为借用工具无法表达出徒手作画时的起笔,行笔,收笔的顺序与时间特征,也无法掌握行笔的轻重。“画品即人品”当画家们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培养出“功夫”,通过饱读诗书提升“品格”,画家的“功夫”与“品格”在徒手绘画的线条中表现出来。而借用工具即使绘画的新手也可画出或方或圆的线条,这些“取巧”的“死画”又怎么能够得到文人们的认可呢?元代汤垕说过:“世俗论画,必曰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类似的为画种排序的论述在画论中不难发现。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排在前面的画种如何变化,依赖工具作画的界画总是排在最末。由此可看出人们对线条的审美标准:绘画最难的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徒手运笔的自由,在线的特征。贬低界画的画家表示借用工具划线难以表达出生命的活力,情感与情绪的变化。为界画辩护的画家则表示出画界画的困难——借用工具划线难以表达出手与心的自由。二者在同一点达成共识,即好的线条应该徒手画出,像书法一样自由流畅,且能表达出作者的信心与活力。

  三、线条之间的关系

  元代李衎论述行笔方法时有言:“下一笔看上笔意趣,承接不差,自然有连属意,由此便生出了“笔笔相生”,“物物相需”的用笔理论。当一根线条在原本和谐的白纸上留下痕迹时,根据第一条线的方向、形状、粗细、位置等因素便对第二条线做出了要求。以此类推,第三条线、第四条线也是由此画出。郭熙的《林泉高致》要求绘画的过程中注意主宾和谐,其实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就是由线条、点和色彩所创造的和谐模式。作为画面组成的基本元素的线条在彼此相须的同时,还会彼此打破——在写出一根线条的同时,也是对之前画面的干扰与破坏,甚至挑战。于是画家画出下一根线条重新打破现有的局面,过程中的不和谐经过画家的运筹帷幄和经营布置,最终形成了结果上的和谐画面——这怎么能说绘制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不是一场游戏呢?由此,古人将绘画形容成“戏笔”“戏墨”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总结

  中国画重笔墨线条的传统与文人画的发展与影响密不可分。在绘画过程中,由作者徒手画出,像书法一样自由灵动,能够表达作者活力与感情的线条比借用工具画出的线条更受欢迎。在组成画面时,要像下围棋一样“笔笔相生”最终组成和谐的画面,理论不能代替实践,画家能力的提升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否则就成了无根浮萍。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从书法到绘画》.高建平.张冰.2011.安徽教育出版社.

  [2]《陆俨少山水畫刍议》.陆俨少.2016.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山高水长——黄宾虹山水画艺术论》.叶子.201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