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四川地区自古就有“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的民谚。它讲的是天府之国物华天宝,山水怡人。入川易生安逸心,安逸使人懒惰,懒惰让人丧失斗志。少年当胸怀天下,若早年入川,意志不坚定者难免流连忘返,乐不思归,如此则一生平淡,难成大事。老年人年事已高,本应安享晚年,巴山蜀水非常适合颐养天年,就不要四处流离颠沛,徒增辛劳。这是对“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的常规解释。本文旨在梳理出川与留川的三个近现代四川地区知名书画家的各自艺术造诣。通过他们的艺术造诣来新解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入川;离蜀;新解
一、四川地区近现代知名书画家简介
(一)五百年第一人——张大千
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家不能错过的一定有四川内江人士张大千。张大千有五百年第一人的美誉。张大千游历中西,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他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
张大千出生四川內江,少时先后到重庆、江津求学,成年即远赴东洋深造。学成回国后先在江沪一带活动,成名于上海,和许多画家一样,张大千也同样经历了描摹之路。他师古人、师近人、师万物、师造化,达到“师心为的“的境界。他师古而不拟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他想到了创新,最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同时还改进了国画宣纸的质地。张大千从四川出发,成名于沪,中年又回到四川,再从四川向外,先后旅居台湾、海外多地,见多识广,博览众家,终至炉火纯青。
(二)20世纪中国书画领域的革新家——石鲁
石鲁是20世纪中叶最具独特气质的艺术家,是中国画领域里最富于探索性、创造性和实验性的代表,是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前辈吸收外来营养革新改造中国画的基础上,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姿态,注重在生活中发现创作灵感,在传统中寻找创新资源,使其探索极具活力。理性与激情,天才与癫狂浇铸了石鲁在中国画坛上最耀眼、最富个性、最具争议的大家魂魄,谱写了中国当代艺术史在思想深度、艺术创造、人格精神上独一无二的篇章。
石鲁出生出生在中国四川省仁寿县文宫镇松林湾,十五岁到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国画。十八岁东方美术国画系毕业,回仁寿县文宫镇县立中心小学任教。十九岁赴成都借读华西协和大学文学院历史社会学系。二十岁元月赴陕西,后到延安从事宣传工作。石鲁的艺术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比较写实的通俗人物故事画宣传社会革命,第二阶段60年代,一方面以叙事、抒情、象征手法结合的巨幅历史画《转战陕北》取得了突破,另一方面以《南泥湾途中》等一批新山水画成为"长安画派"最有影响力的画家。第三阶段他以花鸟大写意为主,创作了一批极具个性化的诗、书、画、印,具有强烈的主观表现性,以强力提按的用笔和激烈抒情的品格构成了对传统书画的变革,成为书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艺术家。
(三)东方的梵高——陈子庄
1913年,陈子庄出生于荣昌县一个贫寒的家庭,晚年号石壶。说他是东方的梵高是因为他们的人生轨迹惊人相似——生前都穷困潦倒,作品罕有出售,被人认为是疯子。生后声名大震,作品被人高度赞誉。陈子庄死后人们突然意识到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家,更是一位匠心独运、风格独具的大画家。他的作品天然机趣,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返璞归真。画中妙趣横生,不矫饰,不做作,无斧凿之痕,无匠人之气,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陈子庄在16岁时离开故乡来到成都,19岁时见到黄宾虹,得以现场观看黄先生作画。23岁时在四川军阀王缵绪的引荐,得以观齐白石作画并当面请益。黄齐二人的指点,使陈子庄顿时眼界大开,画艺大进。四川曾出过两位名垂青史的国画家,一位是张大千,另一位是陈子庄。张大千“显”,而陈子庄“稳”。陈子庄曾经很自信地说过“我死之后,我的画定会光辉灿烂,那是不成问题的。”石壶老人最可贵之处在于虽然命运多舛,但他的画中始终山水烂漫,没有过多的不平不满。他的山水画几乎每幅的情调、笔墨、趣味、结构、格调都不相同,但又和谐地统一在他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之中,一眼望去便是典型的陈子庄画风,陈子庄山水画已进入到一个自由的境界。
二、通过上诉三个艺术家新解“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的文化内涵
“少不入川,老不离蜀”是四川地区的民谚,具体出处实难求证。在百度上的解释无外乎下面几种 :
1.“少不入川,老不离蜀”这句话,它是讲这天府之国实乃温柔之乡,好吃好喝好山好水之外还美女如云。少年当胸怀天下,若早年入川,意志不坚定者难免流连忘返,乐不思归,如此则一生平淡,难成大事。
2.川蜀之地,美女云集,气候宜人,会给人一种流连忘返的感受,如果年少时长居此地会形成一种安逸的情绪而懈怠工作,而此地又十分适合生活和居住,因此老年不愿离开也是常理!
“少不入川,老不离蜀”道出了适合人居但不适合个人发展的古代四川。只因这里的生活会让年轻人失了锐气,而看破世事洞晓人生的老者,却正好可以在这里尽享天年。 而上面提到的三位四川近现代艺术家的发展轨迹则给了这句民谚另样的文化解读。
这三个艺术家有一共同的特点 :即生于四川长于四川,在四川受的启蒙艺术教育。不同的是,张大千成年后离开四川求学获得盛名后曾回到四川,最后由于其它原因又从四川向台湾和海外扩展。石鲁离开四川后一直没有再回四川生活。陈子庄从来没有离开过四川,一直生于斯长于斯。他们三人成年前的人生轨迹对“少不入川”有了不一样的解读。
四川的确美女云集、气候宜人。但同时四川人杰地灵,这里丰厚的文化历史滋养了三个不同出身的艺术家。四川尤其是川西平原这块沃土自古就又三星堆这样璀璨的古蜀文明。四川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巴蜀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随着华夏文明发展与进步,巴蜀文化在历史各个时期都焕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辉,直至今日,川文化仍是中华文化中一支厚重而充满活力的重要组成。先秦时期的成都平原是当时长江上游古文明发展的中心,是长江文明的结穴处和生长点。秦汉时期,巴蜀以“水利殖国”为特征的农耕文明发展起来,到汉唐时期一直保持着“天府之国,秀冠华夏”的记录。直到宋代,天府农业文明达于鼎盛。两汉和唐宋时期,巴蜀生态和文化发展均居于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时期,出现了巴蜀文化的两次鼎盛。当时的巴蜀人创造了世界漆器制造中心、世界天然气发现始源地、雕版印刷术、世界纸币“交子”等几十项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历史文化纪录,对大一统的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值得骄傲的奉献。巴蜀文化创造者以善于体认超越自我、贡献新质文化因素著称,“英曜炳灵”的文化巨人秀冠全国。在这些文化巨人身上,渊源于三星堆青铜文明奇诡浪漫思维背景的巴蜀人球型思维和发散型思维特征最为鲜明。endprint
巴蜀丰厚的文化底蕴滋养着三个生长在此的艺术家,他们的骨子里已经沁润,着奇诡浪漫思维背景的巴蜀人球型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培养对他们日后各自在艺术领域的展现打下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我们从中可以逆向推断出“少不入川”的文化新解。如果不是生于斯长于斯,那么自然不可能得到巴蜀文化骨子里的精髓。知道在温柔之乡,好吃好喝好山好水之外还美女如云的表象之下,巴蜀文化那深层的、博大精深的内涵。也就容易被表象所迷惑,滋生安逸心。顺理成章接下来安逸使人懒惰,懒惰让人丧失斗志。我们都提倡少年当胸怀天下,若早年入川,意志不坚定者又没有领悟巴蜀文化的内涵则难免流连忘返,乐不思归,如此一生平淡,难成大事也就在情理之中。反观三个艺术家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初期受到了巴蜀文化的影响,留下和离开都不会对他们造成一生平淡,难成大事的困惑。留下的继续发扬巴蜀文化的厚度,离开的则传扬巴蜀文化的广度。
张大千和石鲁在成年后相继离开了四川,带着巴蜀文化对他们的沁润再经历不同的文化对他们的浇注,把巴蜀文化的根扎的更深。陈子庄虽然没有离开四川,但四川的人杰地灵自会吸引他方能人,所以留在四川的陈子庄也可以得到齐白石和黃宾虹二位大师的面授指导而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里还有一件轶事,话说齐白石和黄宾虹二位大师在进入、离开四川后面对巴山蜀水的壮阔和柔情表现异常:黄一时不知如何措手,齐出川后再不提笔画山。试想两位中国近现代的书画大家对巴蜀文化尚且如此敬畏,一般的人年少入了川又没有强大的文化背景做支撑,难成大器几乎是肯定的。
四川自古人才辈出,偏居一隅时很难崭露头角,但只要走出四川多会大放异彩。张大千和石鲁的人生历程已经在他们在世时诠释了这一点,陈子庄的经历却给“老不离蜀”做了另样的解读。“老不离蜀”通常的解释是看破世事的老者非常适合易居的巴蜀,年轻时既然没出去建功立业,老了就应在蜀地安享晚年。陈子庄在他老年的时候笔耕不辍,并没有常规意义上的安享晚年,而是孜孜不倦追求自己的艺术道路。按理说在经历了那么多生活的折磨和磨难后,在石壶老人的晚年他比谁都有资格放弃进取,沉沦在无望的生活中。然而他用尽生命最后的火焰扑在了他心爱的艺术上。他抱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信念,潜心绘事,弘扬民族文化。他还坚持自己的主张,“因境生意,因意立法”,在艺术进行不断创新。在他去世后他的作品印证了他生前所说:“我死之后,我的画定会光辉灿烂,那是不成问题的。” “老不离蜀”在石壶老人看来就是四川的山水人文足够他穷尽一生学习揣摩,不需要在到其它地方求佛问道。巴蜀人具有的球型和发散性思维方式放在那里都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只在于你愿不愿让这花和果生于和结于四川还是他乡。
三、结语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四川近现代三个艺术面貌、人生机遇各自不同的艺术家来重新解读“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的文化内涵。如果不是对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有着较为全面的认识,四川的这句民谚会被碎片化的解释成四川的易居和乐居。除了易居和乐居外,四川巴蜀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包容和发散也是对“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的真实写照。四川人才辈出,无论古今,这得益于巴蜀文化,而不简单的是易居和乐居。
参考文献:
[1]钱来忠.略论巴蜀画派[J].艺术与设计,2011年1期.
[2]王兴国.再论巴蜀画派[J].艺术视野,2014年10期.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