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由创伤理论浅析阿米尔内心的忏悔和救赎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356
丁宏丽

  摘 要:阿米尔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小说《追风筝的人》,小说中他既是主人公又是叙述人。他用回顾往事的方法向我们徐徐道来。时值中年的阿米尔接到了一个从故乡拨来的电话,过往的那些场景一点点的呈现在他的脑海中,随后故事的场景出现在1975年的故乡。“我张开嘴,几乎喊出来。如果我喊出来,我生命中剩下的光阴将会全然改观。但我没有,我只是看着,浑身麻木。”阿米尔缘何如此懦弱?笔者认为和他受到的心灵创伤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阿米尔;创伤;自愈;救赎

  一、创伤理论

  “创伤”是一种物理性质的损坏。“一跃成为左右西方公共政治话语、人文批判关怀乃至历史文化认知的流行范式”直至今日創伤理论已经经过了近百年的变化,引申成不同种类的创伤。现代对创伤的探究起源自20 世纪80 年代,即,西方欧美的由女性占主导权利运动与越南战争后的反战运动的大背景下。

  当代著名的创伤理论研究者包括Rob、Herman、Kraus、等。Kraus:“对突然出现或灾难性质额的事情的一种导向性经验,对这些事情的反馈用幻想或其他的侵入方法而反复呈现在受到创伤的记忆中,是一种延后的,不可控的现象”。

  基于以上理论,下面将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探讨《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怎样受到创伤及创伤自愈的救赎过程。

  二、创伤的形成

  不同民族宗教派别的阿富汗人混杂居住,矛盾重重。阿米尔是普什图族,逊尼派穆斯林,哈桑是哈扎拉族人,是什叶派穆斯林。因此哪怕阿米尔和哈桑同一个父亲所生也很难成为真正的朋友。宗教和民族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分明的,也是不可能调解的。这也是造就阿富汗国家人民贫苦的最重要的原因。阿富汗君主制解体,苏联入侵,塔利班当政,阿米尔与父亲逃亡美国结束了童年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阿米尔的内心创伤还来源于没有母爱以及父亲对其的冷谈。阿米尔的父亲对仆奴的关怀超过了对自己这个少爷的关怀,这使得阿米尔认为哈桑从他身边抢走了原本属于他一个人的父爱。因此阿米尔竭尽全力想要赢回父亲的爱,不管以什么为代价。他将自己的心中因为软弱和自私所造的罪孽以及毕生的忏悔深深埋葬在了自己的心底,将自己的心房锁了起来。从那之后他夜夜不能入睡,这是受到创伤之后的表现之一。阿米尔独自承受了这个机密20多年,这中间,从始至终都没有办法逃离这件事情的愧疚与懊悔:“如果当时选择了另外一种,那么事情就不会像现在这样。”

  三、创伤到救赎的蜕变

  治愈创伤唯一的方法就是直面并战胜它。但是在内心中来战胜创伤并不是说要回忆过去,重新去感知在受到创伤时所出现的心理情景或者状态,或者是有意的找回那部分记忆,对这些记忆进行复合,安排全新的结局,当做从来没有发生过。战胜创伤旨在受到创伤者承认并接受事实,带着全新的积极的态度奔向未来,不做过去的奴隶达到内心平和的一种状态。虽然没有办法一定让受创者回到受到创伤之间的那种心境,但是透过这个方式,受到创伤的人可能会获得在以后的生活中所带来的积极地心态,受创者在心境上也获得更高一步的升华,在这个作品中,我们能够发现这一方法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关于哈桑,尘封在阿米尔记忆深处。事过境迁, 哈桑,风筝都从生活中淡化消失了。在美国的日子,阿米尔在爸爸的陪伴下慢慢长大,顺利地大学毕业, 实现了作家梦,也邂逅了美丽的爱情,直到父亲去世。对他而言,不一样的环境和平淡的生活方式让他渐渐淡忘不堪回首的往事。这时,一个电话打破了平静。父亲的好友拉辛汗为他指明了方向:“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四、完成蜕变

  “拉辛汗打电话来那晚,我躺在黑暗中,仰望月光刺穿黑暗、在墙壁上投射出来的银光。也许快到黎明的某一刻,我昏昏睡去。梦见哈桑在雪地奔跑,绿色长袍的后摆拖在他身后,黑色的橡胶靴子踩得积雪吱吱响。他举臂挥舞: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段独白运用的内聚焦的叙述手法,生动且深刻的将阿米尔的变态扭曲心理表现了出来:“他(哈桑)不就是生了那个愚蠢的兔唇吗?”“我希望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残疾,可以乞换来爸爸的关爱”“我逃跑,因为我是懦夫,我害怕受到伤害;而真正的原因,为了赢回爸爸,哈桑是我必须付出的代价。”此后的30年间,阿米尔无时无刻都饱受着背叛的痛苦,为此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往往这种代价相比于肉体上的更难平复。“每当听到哈桑的名字,我的脖子就好像被一双铁手掐住”,“我明白这是下在我身上的咒语,终此一生”。最终勇敢战胜了懦弱,阿米尔终于踏上了救赎的道路——拯救哈桑的儿子。哈桑已在战乱中死去,阿米尔不能再放弃他的儿子,他要代替哈桑完成未尽完的责任——一个好父亲。“你的父亲追风筝很厉害”阿米尔微笑着望着哈桑的儿子,眼里满是骄傲和崇敬。他追着风筝,好像重新找回了童年的欢乐。风筝让阿米尔露出了笑容,同时也让自闭的索拉博再次微笑。“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大声重复着,那一刻心中的阴霾终于散去。救赎让自我蜕变让自己得到解脱。心中的阴霾终于散去,生活的大门向他敞开了。

  参考文献:

  [1]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2007.

  [2]李崇玲,《追风筝的人的主题多元化解读》[J].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3]王建荣,《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J].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4]蒋晓庆,《追风筝的人中的象征意义》[J].扬州:扬州大学,2010.

  [5]贺晓娟,《追风筝的人的生态批评解读》[J].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

  [6]欧阳长铖,《从追风筝的人叙事技巧看当代小说叙事发展》[J].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0.

  [7]彭树智等撰写,《阿富汗史》[M].陕西: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

  [8](苏)巴赫金著,白春仁,晓河译,《小说理论》[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9]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1999.

  [10]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英)麦克·阿盖尔(MichaelArgyle)著,陈彪译,宗教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12]邓晓芒,《邓晓芒讲黑格尔》[M].北京:北京大学,2006.

  [13]韩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3.

  [14]董庆丙,《文艺理论教程》[M].

  [15]王飞,《中国新时期成长小说主题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16]金新利,《近二十年“成长小说”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17]刘晓红,《中国当代“成长小说”论略》[D].四川:四川大学,2006

  [18]蒋晓庆,《救赎中的成长——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追风筝的人》[D].扬州:扬州大学,2010.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