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排鼓曲《秋收起义》浅谈排鼓演奏基本技巧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344
陈羽飞

  摘 要:排鼓是鼓类的新品种,如今已经广泛用于大型民族管弦乐队、民间吹打乐等演出。这首《秋收起义》是著名演奏家刘汉林老师所创作的排鼓乐的代表曲目,在这部作品里涵盖了大量的排鼓技巧知识,是一首音型全面,难度偏高的曲目,这篇论文从音型、速度、力度等方面对排鼓曲《秋收起义》进行深入剖析,为以后的学习和演奏打下坚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排鼓曲;秋收起义;排鼓演奏

  一、作品简介

  排鼓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颜色以民族的红色为主。有音色浑厚的低音鼓,也有音色轻快的高音鼓,排鼓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如今排鼓已经是民族管弦乐队的主力军,现已经用于很多吹打乐的合奏、民族管弦乐队和独奏。

  排鼓是五个声音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的鼓组成的一组民族鼓。一般是从左到右从小到大排列。排鼓在摆放时一字形排列则距离过宽而不便演奏,所以多采取半圆形的排列。排鼓安放时,一般将3号鼓放在演奏者的正前方,将1号鼓和2号鼓放在靠近身体的左侧,4号鼓、5号鼓放在靠近身体右侧。一般情况下1号鼓、2号鼓和3号鼓使用较多,所以演奏者可侧身向着它们。在排鼓演奏时最常用的是立奏,立奏要注意,两脚成弓箭步,距离稍宽,以便上身能左右转动。当演奏者定位于3号鼓的后方中心点之后,演奏过程中忌双脚随着换鼓而左右移动,在演奏两侧1号鼓和5号鼓时,主要采取转动上身,或者是转动足尖和足跟使人体转向,这样可以避免因整个人体频繁的移动给演奏者带来的阻碍。

  排鼓用到的是直腕式的握锤方法,双手手心相对,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鼓锤,后面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起到辅助作用,在演奏力度较大的乐曲时,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稍微加紧鼓锤,这样可以加大敲击力度;在演奏弱音或节奏较快的节奏时,后面三个指头稍微放松,这样增加鼓锤在手中的灵活度,使演奏效果更好。

  二、演奏技巧

  (一)音型的手法处理

  一种良好的打击手法对于一首作品是非常重要的,记谱中左手锤记为L,右手锤记为R。

  本作品刚开始出现了前倚音,这在民族鼓演奏中是比较常见的,这里选择用5号鼓,也就是最低最雄厚的鼓来演奏,可以给观众更好的听觉享受,而在手法上,前倚音也是很有讲头,一般的打击乐前倚音用左手带范起音,右手快速跟上,两手在空中划一个对号,可以记为LR。这样有助于第五小节右手重音的渐快接滚奏。

  在这首排鼓作品中除了前两个小节的前倚音用左手起锤外,其余每一小节中的第一下都是由右手起锤,然后左右左右的交替敲击,排鼓演奏时的手法主要是根据鼓的位置,下一个该去敲哪个鼓对应这一下应该怎么样打,这里还有个比较特殊的新型 ,是第23小节出现的前八后十六音型,它的敲击手法是右右左,被记为RRL,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与后面的乐曲衔接,在敲击这种前八后十六的节奏时,右手的第一起拍可以稍微加重,第二下右手的回鼓力度可以稍微放轻,这也是我们经常说到的马蹄子节奏。

  (二)速度、力度与乐曲的关系

  《秋收起义》这部作品中,在力度方面的技巧最多。演奏中,排鼓所发出的声音与鼓锤敲击鼓面时用的力气、鼓锤在打在鼓面上的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的上肢可以划分为划分为腰部、肘关节、手臂、手腕、手指等几发力的部分,学会正确的使用力量是学习排鼓的关键,力量的运用是不是科学合理,决定了所演奏作品的成败。

  发力的来源来自腰部,剩下的需要手、手臂、肘部的协调配合才能做到。人在行走时,腰部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在使用力量时,则反映在大脑指挥下的力量储备,排鼓演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力量的标记,如p、f、sf等。这些记号在作品的演奏中全部都解释了音乐的强弱。而腰部是这些力度的爆发点。把声音打穿的意思就是让鼓面发出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具有穿透性。只有使鼓皮自上而下地充分振动,才能达到好的演奏效果。

  速度在乐曲当中主要作用是表现乐曲的情感,让人可以再速度变化中更好的体现乐曲所带来的感受。同样的音型在不同力度手里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这部作品是一首热烈激荡欢快的乐曲,所以整体速度较快,力度较大,较激烈,1号、2号、3号鼓用的较多,有种欢快的感觉。

  前半段的第1到第14小节属于引子中的前引,1、2小节速度最慢,这里所用到的打击方式叫做爆发性强奏,这是本作品中使用力度最大的地方,主要是给人一种震慑感,这种是在乐曲中比较常见的打击力度,意思是在敲击时把声音打穿,使声音既有弹性又有爆发力。如有快节奏的演奏要求时,要注意身体重心可以上移,鼓锤的所抬起的高度可以稍微放低,主要运用手腕的力量来达到声音的效果。要求演奏的音色浑厚,效果特别强力、丰满。通过腰部的力量,上体、手和手臂的协调配合,最后的敲击鼓面上所产生明显的“动感”,在打击时不只使用到手,还需要腰和上身的结合运用,并且还要包括双脚、膝盖的整个身体的协调运动才可以把腰部力量高度集中是它的发力特点。到第三小节开始渐快,给的力度慢慢减小但也是相对于其它地方来说要强一些。在节奏渐快时为了让你的演奏清晰,在演奏四个十六的音型时第一个右手音上加上重音,这样可以让听者更清楚的听到你的旋律,如果不使用重音分割,在滚奏起来以后容易卡不上拍子,给人一种混乱感。在第9小节出现了一个移至鼓边,这是打击乐滚奏演奏中常见的一个减弱手段,在最弱时有个无限重复,在这里要自己把握重复时间,最好也是可以再右手第一下上加上小重音,在弱奏时注意,弱奏主要是依靠手指来完成,手腕幅度要降到很低,利用手指的灵活性完成弱奏。虽然说是弱奏,但是在这里必须做到弱奏的实而不虚,每一下打在鼓上都很实在,不要出现浑浊不清的声音,尽量的把每个音表达清楚。而且在这里可以躬起身子,做出细听状,这也是有利于更好变现弱奏情绪,在接下来的渐强时,速度保持不变,渐渐立起身子,鼓棒的打击点渐渐移到鼓心,达到最强。

  正曲剛开始用到的叫做适中强奏,这种力度所产生的音量要比爆发性强奏所产生的音量要弱,手腕、指和手臂部所协调配合,力度集中,全部爆发于鼓面上的一点,但是应属于力度强,爆发低。手指、手腕与手臂部力量的协调配合是它的特点。只能巧妙的运用指、腕、臂部协调力量击打鼓面之,才可以达到丰满、夯实内在的力的效果。从23小节到46小节速度保持统一,强弱方面从快速轮奏段开始相对弱一点,这样可以比较舒服的进行演奏。在轮奏的鼓上加上右手重音,这样更加突出乐曲的旋律性。39小节开始突出强弱的对比,前四个音在一个鼓上敲击,力度较大,随后的四个音在它相邻的两个鼓面上分奏,相对较弱,使整段乐曲更富欣赏性。

  (三)演奏技巧难点处理

  轮奏是本作品的最难点,因为一般的轮奏是在3个鼓上完成的,而这里需要在4个鼓上完成(谱例3),难度相对来说较大,它对整体的协调性要求极为重要,本作品的轮奏段落较多,第27小节到第46小节;第67小节到70小节。在做跨度较大的轮奏时要注意,因为本来轮奏段的速度就很快,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和鼓之间的位置,可以稍微的后退一下,身体略躬,使之可以充分的转身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腰、脊、肩、臂要灵活协调,不能僵硬,否则会影响演奏效果。一般的轮奏都是右手在动,左手在点,这就对右手的要求特别高,首先是基本功扎实,其次做到右手在移动时手腕放松、灵活,利用手腕的转动来完成大跨度的轮鼓演奏。

  在《秋收起义》中用到了一些滚奏技巧,所谓滚奏就是双手在单鼓上快速的敲击。排鼓演奏中的滚奏不同于爵士鼓,爵士鼓靠的的鼓皮的弹性,而排鼓主要是靠的手腕,所以说,要想有更好的更清晰的滚奏演奏,这就需要平日加紧基本功的练习--八音练习,这是排鼓基本练习里面最常用的练习由左手的4个四分音符单奏接右手起锤的左右手的4组八分音符练习,练习者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定下不同速度,随着练习亮的加大,逐渐加快速度。一个良好的基本功和正确的演奏方法对于高难度的排鼓演奏技巧的帮助是巨大的。

  排鼓作为现代民族音乐的主力军,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它现在在民族乐队里面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作为民族打击乐器的它,虽在本质上和其他民族打击乐器相同,但是在演奏技法上是完全不同的,它的乐曲有一定的旋律性,在5个不同音色的鼓上演奏,这也使得它的技巧性与其他乐器有明显不同,这篇论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把排鼓推得更远,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并且演奏它。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