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府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威机构,其权威地位一方面来自宪法和法律力量的支撑,同时也来自社会对它的认同与支持,而政府要赢得公众的认同与支持其实现职能,必须注重政府形象的塑造。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社会公众对政府价值标准、战略目标、是否廉洁、政策是否民主科学、高效与否、领导者素质、公务员行为规范程度乃至政府建筑物等诸因素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以政府自身的素质、行为和表现为基础,受公众价值意向和主观评判的影响。
关键词:政府形象;支持;权威
在我国政治日益民主化,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形象作为特殊的社会资源,成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标准,对政府影响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探索和重塑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它对于增强党和政府的吸引力、凝聚力,巩固党和政府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政府形象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树立与塑造政府形象,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政府部门职能履行不到位
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一些地方和基层政府在管理中不能准确定位:一方面,政府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如对市场经济行为干预过多;另一方面,许多本来应该由政府履行的职责,如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却做得远远不够,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甚至出现了背离公共利益或违法的决策和行为。
(二)部分政府公务人员为民服务意识差
政府工作人员往往被看作是政府形象的具体体现。而某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维护政府形象的主观意识,综合素质低下,服务态度恶劣,见利滥用职权,履职能拖则拖,使得政府及公务员的整体素质达不到公众心目中的要求,严重破坏了政府形象。有一些公务人员、政府高官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损公肥私,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三)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大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由于地方官员调动较为频繁,在强烈的官本位意识的冲击之下,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及行政人员不是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职能,脚踏实地完成落实好各项工作,而是将部门权力私有化,为了自己的晋升脱离实际,违背科学,不惜造假帐、办假事、虚报浮夸、营造虚假政绩,导致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盛行。以上种种现象极易引发公众的的不满和抗议,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存在违法不究和执法不严现象
一些执法机构打击违法行为时,因人而异,随意降低处罚标准,让违纪违法分子减轻或者免于制裁。违法不纠或执法不严容易助长违纪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影响执纪执法部门形象,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严重损害中央的权威,导致中央政令不畅、有禁不止问题的加剧,严重削弱了党和国家宏观上的集中统一领导,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信任,破坏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一些承诺得不到落实,公信力受到质疑
一些政府部门只重视承诺,不重视落实,承诺限期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对政府出台的一些行政法规和命令,停留在形式上,令不行禁不止,有的甚至朝令夕改。久而久之,人们对政府的权威和信用能力大打折扣,甚至丧失了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中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政府失信、缺信带来的后果是全社会的信用危机。
(六)政府信息管理不当,透明度欠缺
近年来,在行政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地方政府采取了不少政务公开、增强政府信息透明度的举措,但仍未达到制度化、法制化的程度。个别政府部门对大众媒体及公众缺乏透明度,尤其是在发生公共危机的时候,不能及时主动地进行重要的新闻发布,并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释,而是有问题也避而不讲,存在“护短”现象。这样,往往导致政府后期即使公布了事实真相,也不易被公众认可。
二、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重要意义
政府形象从表面上看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和印象,但其本质上体现的是政府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价值取向、行政行为及其效果。政府形象由以下一些具体的要素构成:组成人员,各级领导者和广大公务员;目标,即政府宗旨的直接体现,也是政府形象的具体化;政策,即政府为实现自己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准则,包括各种法令、法规、纪录、制度等;效率,即政府活动的综合体现,反映着政府的工作作风、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状况。
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更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所拥有的无形的宝贵财富,它既是政府形成政治共识和维护政治稳定的基础,又是政府推行公共政策并确保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还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对政府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的政府形象可以巩固政府的合法基础
持续获得公众的认同和支持是政府稳定并发展的关键因素。塑造积极的政府形象能够增强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进而提升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从而保证政府获得民众的持久支持。良好的政府形象会使公众将政府视为强大的权威、依存的依据和力量的源泉,公众在内心确立起对政府的良好认识,就会在遇到困难和危机时,与政府紧密团结在一起,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并提供政府所需的智慧、能力和财富等资源,从而有力支持政府工作,巩固政府的合法基础。
(二)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良好的政府形象使公众产生对政府决策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有助于减少地方在贯彻和落实上级各项政策措施时的羁绊和阻力,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与水平。政府的政策方针得到公众的理解,执行起来就比较顺利,不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良好的政府形象还意味着政府组织规模合理,组织系统完善,政府自身能够控制成员数量,合理缩减管理环节,扩大管理层级的覆盖幅度,从而降低政府运作的制度成本,从机制上保证政府工作效率的高效。
(三)良好的政府形象是实现地方稳定与发展的保障
政府拥有良好形象,在公众中有了威信,这样,公众就会尊重、信任和支持政府。良好政府形象所带来的政府较高的声望,提升了地方的声誉,为其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助于外资的引进,从而使得良好的政府形象转化为一种有利的经济资源。只有在政府强大的凝聚力的号召之下,公众的积极性才能够得到有效调动,地方的各项事业才能得到推进和发展,社会秩序也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正面的政府形象能够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正面的政府形象能够为政府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机会,使本国政府在国际上得到他国的信任和尊重,从而为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积极的平台,进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的交流空间。同时,正面的政府形象也能够有力推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合作,增进社会力量的信任与共识,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进入本国领域,实现各国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合作与交流,从而提升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国利益的合理扩张和有效
实现。
(五)良好的形象有利于提高政府危機管理和化解能力
在风险社会里,政府的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抵抗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当公共危机发生时,良好政府形象是政府在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可利用的能力资源,更好地发挥协调作用,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公共危机。尤其是在非常态的环境之下,公共危机爆发的时刻,良好的政府形象能够使得公众对政府的举措和方案持赞同和认可的态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凝聚到政府的号召之下,共同面对危机,为政府处理危机赢得较高的社会支持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