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4G时代的到来,手机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由于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它在给学生带来快速、便捷的信息、资讯、娱乐同时,也容易使人陷入对手机依赖的泥潭无法自拔,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本文着重论述手机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然后针对其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手机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冲击;对策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宣传工作。随着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全面推进,互联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智能手机由于其携带方便,上网即时、功能强大,迅速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国家工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智能手机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手机亦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
大学生由于其年龄和智力特征,对手机的依赖尤为明显,特别是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课堂内外“低头族”、“拇指族”的现象更加严重,手机已经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一、智能手机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听课效率
由于手机携带的方便性,校园网络的全覆盖性,课堂上认真听课的较少,“机不离手”的现象较多,“抬头率”较低,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再加上高职学生普遍底子薄、学习自觉性较差,且在校期间往往更注重职业技能的锻炼而忽视甚至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就更加重了学生在思政课堂上不听课现象的出现,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学生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19讲话中明确提出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2014年又进一步提出中国要打造互联网强国。但是,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互联网仍处于一种疏于管理的状态,成为一个无序的舆论场,手机网络中存在大量的虚假、负面信息,西方国家的网络文化入侵时有发生,资产阶级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念亦充斥其中,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极易在纷杂的网络世界中消磨意志、迷失自我。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教育普遍采取“2+1”的办学模式,学生进入企业和社会实习的时间较长,在此期间,缺乏学校、教师对其言行的监督,再加上高职学生自身信息辨别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网上的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偏差。
(三)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现代科技的支持和推动下,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频率日益缩短,大学生作为个性张扬、思想激进的年轻群体,容易受到各方面影响,产生攀比的心理,有些同学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为了满足虚荣心,不断追求最新款手机,却让父母因此背上了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更有甚者,有极少部分同学为了筹集购买手机的资金而走上了求包养、偷窃、抢劫的道路,不仅荒废了学业,也为一些人走向犯罪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多项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高职学生有较强的手机依赖症,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不仅影响学生的视力,而且加重了颈椎负担,容易造成颈椎关节的错位,出现头晕的现象,同时长时间的手机辐射也容易使人内分泌失调,性情暴躁。有些同学在宿舍熄灯之后依然玩手机,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和睡眠,导致同学之间矛盾的形成。“无机不安”现象的出现使得大量的本应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被手机占用,使得多数学生缺乏锻炼,整体身体素质下降。
二、对策探讨
针对手机信息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我认为可以从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个人四方面入手,探讨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一)国家层面
国家应通过多种举措净化网络环境,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约束运营商,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杜绝负面文化的传播,打击不法分子的网络破坏活动,以防止我国的互联网络成为被敌对分子控制和利用的意识形态战场。
(二)学校层面
学校应充分利用手机网络平台,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校园微博、校园网站等形式,经常向学生发布一些正面的新闻和事件,积极传递正能量,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同时,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走出来,积极面对社会,应对挑战。对于那些严重手机成瘾的同学,学校除了要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和教育之外,也可以在图书馆、教室、自习室、宿舍等学习和休息的场所设置屏蔽仪,在上课、自习、晚上休息和考试期间进行网络屏蔽,以达到强制戒除网瘾的效果。
(三)教师层面
一方面,教师应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和约束,对上课玩手机的同学给予一定的警告和惩罚,将其的课堂表现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范围。另一方面,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提高自身信息素质,了解、研究手机新媒体时代特征和文化特点,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借鉴网络话语、社会流行语、积极拓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話语资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受其教,才能效其行。同时,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教师应将日常教学活动与手机媒体结合起来,采取手机微课堂等形式,通过手机分享教材、课件等资料,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信息功能,加强教师与学生课下的交流与联系,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影响。
(四)学生层面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培养自律的精神,严格控制手机上网时间,主动做到不浏览不良信息和网站,不轻易约见网友,不散布虚假、危害言论,提高对网络内容和信息的鉴别能力,坚守我国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底线。此外,迈入高校大门后,学生就应端正思想,尽早树立成才目标,对自己的学业和人生进行中、长期规划,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和行为习惯。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同学,更应该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学生会、社团活动、演讲比赛、体育锻炼、勤工俭学等活动,提高自身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在与同学、老师、朋友的交流与沟通中,感受现实世界的美好与温情,用充实的学习和生活填满内心的空虚。对于部分患有严重手机依赖症的同学,应主动与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联系,通过一定的心理干预加以治疗,也可以从网上下载摆脱手机依赖症的APP,进行自我监管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张博.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负影响消除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98-99.
[2]王丹.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16(5):169-17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