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析习近平改善民生思想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030
汤榕彬++侯志阳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習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地探索,通过一系列重要论断、措施有效解决了民生建设工程中特别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分析习近平民生思想主要内容的同时,着重分析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继承、发展与贡献。

  关键词:习近平;民生思想;实践;贡献

  一、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民生的内涵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习近平总书记这段饱含深情、亲切朴实的讲话牵动着并温暖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这段讲话深刻具体地描述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同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生活幸福的阐释。

  “要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2],人民幸福的内涵中深深地蕴含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受保护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重要论述表明了民生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让人民切身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带来的福利。

  (二)民生事业的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习近平“改善民生思想”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3]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将祖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我们党必须以民生事业为本,不断改善民生,紧紧依靠全体劳动人民的努力奋斗,同时我们党和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三)民生建设的主体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自强不息、辛勤劳动来实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保障人民群众的民生权利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5]因此,我们要以全面实现广大劳动者能够体面地劳动为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真真切切解决广大劳动者切身的利益问题和最迫切的实际难题。广大劳动者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且其劳动权益有了实际保障,将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用其辛勤劳动涌现其创造活力。

  (四)民生事业的制度保障

  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6]。在宏观经济稳定、微观政策充满活力的情况下,社会政策托底,表明民生问题当中低保政策与养老政策的重要性,在扶贫工作中,不但做到精准扶贫,而且保障其生活的稳定。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我们党和政府要向民生事业投入更多精力和财政。

  (五)民生工作思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遵循“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7]。学习贯彻落实民生工作思路,政府必须对低收入、困难群众给予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在学有所教问题上,做好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必要的资助;在就业困难的境遇下,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要强化大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就业方面,政府就要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就要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线下的民众,实施精准扶贫;在引导舆论方面,政府就要深入群众,引导人民树立通过诚实劳动,发家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

  (六)民生工作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8]政法工作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司法部门对损害人民群众权益的案件要重点解决好,对于公职人员对人民群众的报警求助不予理睬、滥用权力侵犯人民群众利益以及执法中造成冤假错案的犯罪行为将给予严肃处理。

  (七)民生事业的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 [9],让人民在改革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改善民生没有所谓的终点,“深化民生领域的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动力,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也是党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 [10],这就需要通过改革的途径在人民最为关切的领域持续取得突破,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实践及其成效

  (一)推动经济稳步发展着力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的前提是经济的稳定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2016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在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政府着为处理好经济稳定增长、持续改善民生、防范风险等关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就业方面,2012年以来,我国就业人口持续增长。在收入方面,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8.4%。在社会保障方面,截至2016年,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862万人,同比增加25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847万人,增加37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4839万人,增加8257万人。[11]

  (二)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地简政放权,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保障人民的民族权力,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尤其在基层,政府努力扩大基层民主,不断向基层下放权力,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制度,这些举措不但充分调动人民参与政治、行使权力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的热情和民主意识。尤其是调动了广大基层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使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

  (三)倡导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由国家层面(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各级政府的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讲道德、守底线、追求高尚的理想。

  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标志和支撑的[12]。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历史性会议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着力把我国由文化大国朝着文化强国发展的目标和决心。

  三、习近平民生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继承、发展与贡献

  习近平民生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是一脉相承的,并且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如今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的新问题新机遇和新挑战,习近平民生思想也不断发展。

  (一)习近平民生思想具有继承性

  习近平民生思想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民生思想的精髓,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为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自由、全面发展为奋斗的目标,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

  (二)习近平民生思想发展与贡献

  1、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认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占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始终贯穿习近平的民生思想并成为其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届党代会都着重阐述了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这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改善民生问题的深刻认识。

  2、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民生思想的核心是解放民生。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处于食不果腹、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建立新中国,才能让人们摆脱疾苦,才能让人民当家作主。(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民生思想的核心是发展民生。十年文革使得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了严重挫折,生产力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面对内外交困的境遇,邓小平同志以其独有的政治敏锐性正确判断了国内外局势,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发展了我国落后的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改善发展了民生。(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缩小地区贫富差距。(4)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在面对国内国际的新形势新变化的情况下,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民生论断。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3];“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14]等。另外还提出了改善民生建设,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获得感,精准扶贫、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目标等政策,这些都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民生理念更加成熟,目标更加明确,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注释:

  [1]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N].人民日报,2014-07-10.

  [2]五论学习习近平河南考察讲话:事靠人为,事在人为[EB/OL].央广网,2014-05-17.

  http://hn.cnr.cn/hngbxwzx/201405/t20140517_515530601.shtml

  [3]张彪,习近平的民生观[J].理论视野,2016(1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2014.

  [5]习近平告诫执法者知法懂法守法护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1月9日.

  [6]守住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经济结构性改革系列述评之六[EB/OL].央视网,2015-11-23.http://news.cntv.cn/2015/11/23/ARTI1448269009837776.shtml

  [7]侯广章、杨伟锋,守住民生底线创造美好生活——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山西日报,2014-01-14.

  [8]习近平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EB/OL].新华社,2014-01-08.http://www.gov.cn/ldhd/2014-01/08/content_2562488.htm

  [9]习近平,鼓励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互动[N].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日.

  [10]韩喜平、巩瑞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民生导向解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5(08).

  [11]《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站: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

  [12]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發展繁荣为条件,光明日报,[N].2013年12月4日.

  [13]习近平,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6/19/c_1115674737.htm.

  [14]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 真抓实干 步稳务求实效[N].人民日报,2014-03-01.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3]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 2013(01).

  [4]尹琳娜,习近平民生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16(05).

  [5]吕彬彬,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0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