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对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些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篇文章就是依据自己的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从分析互联网的一些特点出发,来讨论网络化给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并且提出了开辟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的对策以供商榷。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对策
一、网络化给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帶来的新机遇
网络化给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互联网被称作是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和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许多的便利和机遇。
二、网络信息内容的广泛性和跨时空性
网络信息具有广泛性与跨时空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需要大量的信息做为支撑。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信息容量较小,视野不够开阔,内容比较陈旧单一,缺少足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大大的减弱了教育的实效性。然而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体育还有卫生等一些领域,几乎是无所不包,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源,扩宽了思想政治的工作领域,为了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开放性环境与广阔的空间。网络信息内容的跨时空性主要指的是信息传播过程中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每一天24 小时都可以在网上获取各种信息,不同的高等院校、不同的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够通过网络来共享资源,相互交流讨论;这就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通过网络能够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真正的教育意义上形成合力。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与政府机关、家庭还有企业等相连,这就为社会各界参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方便,有利于对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强大合力。
三、网络信息速度的快捷性和即时性
网络信息速度具有快捷性和即时性,大大的增强了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贵在及时,严忌放“马后炮”。及时的关键就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和使用要快。只有“快”,才能够将工作做在前头,取得思想和政治工作的主动权。计算机的网络被比喻的称为信息的“高速公路”,它的应用和发展为我们快速与便捷地掌握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的信息提供了一些可能。由于信息传递的快捷方便,即使是远在万里,也可以“当面”的讨论问题、交流思想和交换信息,克服了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一些障碍,缩短了时间和空间距离,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与工作效率。
网络信息形式具有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将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新的渠道与手段。传统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基本上就是通过老师言传身教,在网络信息的时代很难有足够吸引力与感染力。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形式己经不仅仅满足于文字,还包括了声音、图片和动画甚至是图文和音像并茂的一些影视画面,这种网络多媒体技术大大的改变了沿袭多年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方式与手段,学生可以在网上眼、耳、手和脑并用,达到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四、网络信息使用的开放性和可选择性
网络信息的使用具有开放性和可选择性,有利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现代化教育新模式。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面对面教育的这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改变在以往在教育教学中的从属地位,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通过网络交流,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教师与感兴趣的话题,并且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建立的多向互动的学习教育网络。充分的体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自我教育”、“自我帮助”的本质特征。
五、网络化给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代来的新挑战
网络本就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提供了比较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上各种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构成严重威胁
网络上的信息良莠混杂,想要得到严格的管理控制很困难。这就使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的同时,还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网络信息可谓五花八门,学术信息和娱乐信息还有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反动、黄色和暴力信息还有不健康的和低级趣味的网上游戏,甚至是一些反科学和伪科学的信息混合在一起,形形色色的网站与聊天室等让人目不暇接。
大学生因为阅历浅,好奇心强,同时因为思想不成熟,对于一些不良有害的信息往往是缺乏警惕性与辨别能力,容易接受到不良信息的腐蚀。网络同时又是没有边界的世界,各种的社会力量都要力图占据一席之地,大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到任何一种文化及思想观点。由于我国网络信息建设的滞后,目前在信息流量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占95%,而我国则不足1%。这就形成了以西方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他们力图通过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同我党争夺青少年一代。因此,处在网络时代这样一个多元的世界文化圈,在大学生中如何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如何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认真研究与解决的新课题,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二)网络化严重冲击着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的出现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出严峻挑战,只靠教师站在讲台做报告、读文件的传统宣传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了。在网络所构建的这样一个平等的交互性的平台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进而影响他们的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这将对高等院校传统的以权威性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产生十分突出的冲撞。在此影响下,传统灌输教育不仅不被学生轻易接受,甚至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此外,互联网具有交互性及平等性,能随时随地公开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大学生们不再只是单方而地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灌输,而是要求平等交流,这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势必要求高等院校政工队伍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方式方法,增强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技能。
六、结束语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网络技术学习与培训,提高掌握和运用网络利器的能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有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等院校是网络化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是网上最活跃的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教育方式,开展好这项工作是大势所趋,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我们强调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要忽略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不能重传统轻网络,也不能重网络轻传统,两者各有千秋。我们一定要扬长避短,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把千千万万的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网络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禚青.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1-25.
[2]网络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及对策优先出版.王鹰,刘名菊.中国教育学刊 2016-02-03:17: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