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群体运行机制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753
杨舒鸿

  摘 要:近些年来,大学生支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之一。其中,短期支教由于时间较为灵活,要求更为宽松,成为了支教活动中最主要的部分。但由于支教活动志愿者多为低年级学生,缺乏活动组织与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加之高校相关部门没有进行系统的指导,导致支教活动开展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以大学生实际特点为出发点,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一套兼顾完整性和长效性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短期支教;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运行机制

  一、选题意义

  目前虽然有很多学者对大学生支教实践活动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从现状出发,对实践和理论方面有所探讨,但从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角度研究很少。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支教实践群体的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以便更好地服务广大欠发达地区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试图给支教实践指明发展方向,明确定位,让大学生支教志愿者能在合适的服务体系下更有效地参与支教实践活动。同时使高校的支教实践得到持续、稳定、良性的发展,为高校相关实践负责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对策。

  二、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支教的成果

  1.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通过支教活动的参与,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对这个社会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接触到的人或者事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这个社会很多地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了解到很多地方的学生并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没有条件。作为大学生拥有更大的责任去尽自己努力缩小教育不公平现象。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支教期间个人的生活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渐渐摆脱了依赖心理,养成了独立的习惯,学会了很多从前没有接触过或不敢尝试的事情。同时活动前期各项事务准备的过程中支教志愿者懂得了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在团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经过这些不同工作的锻炼大学生在解决事务、待人接物、克服困难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2.对支教当地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进行支教活动,将自身的先进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带到那里,以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代替了传统中、小学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方法改善了当地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说为当地带去了年轻的师资力量和新颖的教学理念。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让当地学生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他们会感觉到这些优秀的大学生离他们是那么近,自己离梦想也并没有那么遥远,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是能够达到目标的,这激发了孩子努力学习的动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支教志愿者层面

  大学生参加短期支教活动的思想态度主要由其自身的参与动机所决定,一部分志愿者参与动机不端正,使得自身最初对于支教的思想认识上就存在着偏差,进而导致最终实际参与支教时的效果不佳。同时,支教活动的大学生多为刚进入大学生不久的新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教育教学方面经历缺少,有一些可能僅仅是接触过家教,对课堂的掌握和控制能力不够,面对常规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知道从何下手。例如不了解支教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不知道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对课堂突发事件无法处理等等,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与技能方面的缺失都会使得志愿者对课堂的把控不到位。

  2.支教组织方层面

  参与支教实践的志愿者多为没有支教经验的大学生,因此支教前期的培训工作对他们尽早熟悉支教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调查表明,多数支教组织对于志愿者的培训缺乏重视,一方面培训的时间不足,绝大多数支教实践队只是在队伍组建之后,进行一到两次的短时间培训,无法有效提升教学方面的手段和技能。另一方面培训的内容不够系统,培训的形式通常会请一些学校或者学院相关负责实践部门的老师,从学校层面笼统的说明一些支教活动的注意事项,很少会针对教学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内容。

  另一个大的问题是就是与支教学校沟通的不足,这导致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支教学校的需求不明晰。由于支教队伍对学校缺乏了解,导致前期教学准备工作无法充分开展,到了实际开展活动的时候只能做临时调整。另一方面是对受教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不清楚。支教志愿者大多缺乏与中小学生接触,对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了解并不多。

  三、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群体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规范支教志愿者选拔机制

  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组织方针对支教志愿者的选拔、评估标准通常与支教实际情况并不切合,筛选过程中将大部分重心放在了对志愿者动机、态度、工作经历等方面。而就短期支教活动的特点和性质而言,日常教学工作是支教活动最核心的部分,志愿者的教学能力,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等将是选拔过程中需要重点考察的方面。

  (二)完善支教志愿者培训机制

  组织者在培训时首先要向志愿者介绍支教活动的宗旨和使命,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念,要改变志愿者功利心太强、对支教随便敷衍的不端正态度。其次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活动紧密联系、系统性的原则,在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培训分为教学技能类培训、管理技能类培训及经验分享类三个方面。

  教学技能类课程是根据支教志愿者直接面对受教学生所需能力的培训,是志愿者向受教学生传授知识、灌输理念的基础。此项培训中,旨在通过练习掌握授课、组织活动的技能让志愿者熟悉教学、上课方面的专业性知识。

  管理技能类的培训课程涵盖了支教志愿者个人基本能力的培训。由于在志愿者选拔过程中对志愿者个人的沟通、团队的协作能力进行了评估,培训中可以通过一些案例说明的形式告诉志愿者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因素在支教活动中的重要性,使志愿者重视这方面素质的提升,能将这类课程中的所学运用在实践过程中。

  经验分享类的培训是通过邀请有过支教经验的骨干志愿者进行分享,给即将参与支教活动的志愿者聊故事、说心路、解困惑、明使命,用自己的亲身体验为新志愿者提供参考借鉴,互相勉励,帮助新志愿者更直观了解支教生活,尽快做好心理与技能方面的准备。

  (三)强化支教志愿者激励机制

  虽然大学生自愿参加支教实践是一种出于奉献的态度的社会公益活动,但激励机制作为一种对志愿者表现的褒奖,体现了对其工作的赞许与肯定,对志愿者持续保持积极、乐观、认真的态度参与支教活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对激励机制的完善,一方面强化了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支教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在支教过程中,团队负责人可以对表现优异,认真负责的志愿者及时进行口头上的表扬,在每天团队总结讨论会上进行及时的肯定,可以邀请志愿者跟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得,使志愿者情感上对支教活动更具有荣誉感,活动中的不断激励能使志愿者在整个支教过程中,都保持高昂的斗志。活动后可以评选出几位优秀代表,通过年度的表彰大会的形式对表现优异的志愿者进行表彰,为其颁发奖状和证书。这些荣誉也将会列入每学年评奖评优的范畴之内,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除此之外,还应该广泛听取志愿者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心声,获取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让他们在情感上感觉受到了重视,组织方懂得体谅志愿者的难处,给他们提供渠道去发声。

  (四)细化支教志愿者教学评估机制

  为了保证在短期支教活动开展过程中,支教志愿者的教育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应该制定明确的教学评价标准。针对不同支教学校及受教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既起到了对志愿者的一种督促作用,同时也能够更好、更加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支教过程中每一个志愿者的教学工作都要有相关人员进行跟踪考评,评价后采取相应的奖惩制度,保证志愿者在支教时刻保持认真、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支教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当中。

  支教志愿者在实际参与支教活动之后,真实的感受通常会与之前的心理预期产生差异,在每一堂课的讲授结束之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经验积累。因此,制定相应的反思制度有助于志愿者个人教学能力的提高也关系到支教志愿服务的长期化发展。要让志愿者明确在支教进行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教学反思、生活反思的重视态度。这不仅对志愿者自身的教学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其他队员提供了借鉴,培养了志愿者进行及时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

  同时支教地的反馈也是检验支教效果的重要标准。在支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可以对受教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能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另一方面,当地教师的建议同样十分重要,结合教师多年的教學经验对志愿者的教学提出宝贵的建议。将这些最真实的反馈进行总结,及时解决,保证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为下一次的支教活动提供了借鉴。这样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积累,不断优化的模式,为支教活动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明锁,武国丽.草根志愿组织运行机制探析——以河南平顶山志愿者协会为例[J].广西:桂海论丛,2013(4):107-109.

  [2] 张秀娟.社会学视野下大学生志愿者工作运行机制研究——以中国X大学为例[D].吉林:吉林大学,2009:15-32.

  [3] 王晓路,廖喜扬.大学生临时支教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D].哈尔滨: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1):93.

  [4] 张艳.高校志愿者支教活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以吉林大学义工协会为例[D].吉林:长春工业大学,2011:32-37.

  [5] 袁亚婕.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设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34-40.

  [6] 霍大然.高校大学生支教实践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9-2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