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程度补语“不行”探微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620
许瑞雪

  摘 要:“V得不行不行的”是近年来网络语中的流行修辞构式之一,这一结构和“V得不行”关系密切。本文拟以程度补语“不行”为切入点,从语义、语用等方面来探讨“V得不行”与“V得不行不行的”这两个述补结构。

  关键词:V得不行;V得不行不行的;程度补语

  在日常的口语表达中,我们避免不了掺杂一些网络用语,像“巨”“超”等副词来表达程度义已司空见惯,近几年“不行不行的”则频繁作为补语出现,用来体现程度层级之高。其实网络流行修辞构式“V得不行不行的”是由“V得不行”演变而来。

  首先我们需厘清“不行”的意义,“不行”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释义为:①【动词】不可以;不被允许;②【形容词】不中用。③【动词】接近于死亡;④【形容词】不好;⑤【动词】表示程度极深;不得了(用在“得”字后做补语)。由此可见,“不行”包含多种词性,这导致了“V得不行”结构中的“不行”也可能表示不同含义。本文探讨的“不行”主要和义项⑤相关。

  一、程度补语“不行”与“不行不行的”的语义分析

  (一)程度补语“不行”

  作为程度补语,“不行”在句中主要附着在述语的后面,语义指向述语,起到补充说明述语的作用,突出其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层级之高,此时“不行”已不再具有词汇意义,如:

  [1]他们感到最难适应的是就是没事情做,上班时候闲得不行,办公室里的报纸翻烂了都没事可干……(《教师节随想》)

  [2]妈妈正拿着照相机给我们拍照,还没等她按下快门,手已经抖得不行了。(《夏天里的“冬天”》)

  从语义色彩上看,“不行”的主观色彩和口语色彩较强。根据BCC语料库检索结果,“V得不行”在多领域为1302条,文学领域2529条,报刊0条,微博1858条,科技0条,古汉语0条,学生作文40条,且多数为口语或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化表达。从语义特征上看,“不行”的语义特征是[+程度高]。由于这个词自身语义特征的影响,导致“V得不行”这个结构对述语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V得不行”结构中的述语“V”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

  当述语为动词时,主要有以下几类:(1)心理活动类(表示心理的情感、情绪或意愿):爱惜、担心、惦记、害怕、恨、后悔、发愁、嫉妒、满足、佩服、伤心、失落、心疼、委屈、羞愧、压抑、羡慕等;(2)感受类:烧、冻、憋、挤、腻、熏、呛、吵、撑、闷、喘等。这些动词的语义特征为[+感受性],所表示的是外界环境或事物产生的行为动作施加于人时所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反应,如触觉、视觉、听觉、温度觉等方面的感受。因此这类动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表现程度强弱,人也就具有对这些感受的主觀性评价。此外,在第一类动词中应排除心理感知类、思维类动词,如“感知、触摸、思考、考虑”等。因为前者的语义特征是[+主观性],而后者的语义特征是[-主观性],属于纯粹的客观描述,与主观性程度评价矛盾。这些反映心理倾向性或是情感体验的动词都具有[-固定量]的语义特征,如“高兴”,其情感强弱程度因人而异,没有固定量化标准。故而一般行为动词不能进入本结构,如在“唱得不行”结构中“不行”表示某方面行为能力的缺失,属形容词用法。

  当述语为形容词时,能够进入“V得不行”结构的形容词多数为评价性形容词:(1)可度量类:大、小、粗、细、胖、瘦、重、沉、轻、浓、淡等;(2)人物品质类:丑、虚伪、傻、笨、蠢、死板、孝顺等;(3)颜色类:黑、白、红、绿、蓝等;(4)感受类:酸、苦、辣、咸、臭、香、累、困、忙等。这些评价性形容词是对事物或人的外观特点或某些特性品质作出的评价。另外,还有部分名词进入了这种结构,如“宝贝、绅士、牛”等。这是名词形容词化的一种灵活用法,也可归入评价性形容词的一类。以上所列词语都属性质形容词,语义特征为[-固定量],故 [+固定量]的状态形容词不能进入本结构。

  (二)程度补语“不行不行的”

  同程度补语“不行”类似,“不行不行的”在句子中也主要附着在述语之后来补充说明述语,它是通过重叠“不行”的语法形式来表现事物性状的程度层级超出预期的量级或动作行为所产生的过度效果。但“不行不行的”比“不行”程度义层级更高,能够表达更加强烈的主观情感,如:

  [3]我还惦记着81枪,真是惦记得不行不行的。(《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

  [4]打开我的可爱加湿器,心情一下子好得不行不行的。(微博)

  在语义方面,“不行不行的”对“不行”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是在语义特征上则有了细微变化,即[+强主观性]。“不行不行的”所补充说明的述语分类大致同“不行”类似,在此不做赘述。但它也有网络流行语的特殊性,可搭配“萌、牛×、雷、悲催、怂、衰(音suī)、污、宠溺、嗨(high)”等网络流行词,这些词都是评价类形容词与心理情绪类动词等的网络化表达。

  “不行不行的”这种重叠既是语法手段,也是语用手段。从语法角度,重叠后的语义特征[+程度]更显著,整个述补结构的语义表达效果更为突显。从语用角度,经过重叠,“不行不行的”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语气和强调意味,且含有夸张的修辞效果,因此在表现主观情感色彩方面要比“V得不行”更加显著。基于这样的语法及语用特点,这一结构对语言的生动性呈现更有优势。根据BCC语料库检索数据,“V得不行不行的”在多领域中达到14条,文学领域197条,报刊0条,微博54条,科技0条,古汉语0条,学生作文0条。可见它在日常口语、社交平台和网络文学中使用较多,基本不出现在严肃文体中。

  二、程度补语“不行”与“不行不行的”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程度补语“不行”产生的原因

  《说文解字》对“行”的解释:“人之步趨也。从彳从亍。”属象形字,本义指纵横畅通的十字道路。在此基础上,“行”又引申为形容词,表示走得通、可行。在先秦文献中,“不行”的意义也常表示水流或道路不畅通,这种道路不畅就带来无法行走或阻碍的结果,如:

  [5]凡沟逆地阞,谓之不行;水属不理逊,谓之不行。(《周礼》)【水流不通畅】

  [6]象曰:履校灭趾,不行也。(《周易》)【不能行走】

  [7]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不能推行,有阻碍】

  [8]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勿用不行。(《尚书》)【不施行】

  [9]事虽行,知足下故不知之。(《与山巨源绝交书》)【不成功】

  [10]小兒不行,乃至於此。(《三国演义》)【不中用、不好】

  根据目前语料考证,“不行”作为程度补语最早出现在清代《彭公案(三)》中,到民国小说《古今情海》中,它作为程度深的用法才较为常见。

  根据认知心理学观点,词的多义现象是人类的认知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或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形成。由于大脑记忆和词汇的有限性,人们便利用大脑的意象图式将新事物的认知同原本固有的概念相联系,进而形成词义的引申发展。认知模式的隐喻和转喻手段恰恰说明“不行”一词多义现象的原因。考察“不行”的各义项,便能发现词义演变的线索:通过道路纵横的不畅通,可引申为水流不通、人不能行走,将外物的运行模式投射到人的行为方式上,这是隐喻的过程。而外界情况不畅、人无法行走,都是存在阻碍的现象,这种词义的引申就可转向事物的不施行、不成功、不中用、无效果、接近死亡等,包含了众多转喻的过程。“不行”在意义上的阻碍性、不成功性也就转向了事态的严重性,就和程度的量级有了关联,此时“不行”的意义才进一步虚化。

  (二)程度补语“不行不行的”产生的原因

  “V得不行不行的”是由“V得不行”这一结构通过程度补语“不行”重叠之后加上后缀“的”变化得到。因此在对述语的选择限制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在语义特征、语义指向和语用等方面也都具有继承性。所不同的是,由于重疊作为汉语语法以及语用表达的一种方式,使得程度补语“不行不行的”所承载的程度层级比“不行”更高,且主观性更强。

  根据模因理论,语言的发展小到词语、大到篇章,都离不开模仿。“不行不行的”与述语的组合能力要比“不行”更强,因为网络语言的创新性和变异性决定了这种搭配的超常性和灵活性,因此它的组合能力要优于“不行”,对谓词的限制更少。相对于其他独创的语言形式,“V得不行不行的”有“V得不行”这一结构作为基础,便于人们的掌握和记忆;加上重叠效果,更加朗朗上口。在求新求变的心理因素促使下,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用这种新颖的表达方式。

  从语言外部因素看,“V得不行不行的”的产生是社会环境和人们心理综合推动的结果。由于网络化、信息化、自媒体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人们对语言的猎奇心理也有增无减。从宏观的大环境来看,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为这个修辞构式提供了迅速传播的媒介平台,且网络环境的创新求变使得很多中心语搭配的限制也得到了一定的打破,这种构式的使用则更加广泛。网络用户自我情感的宣泄通过这种语言形式也得到了更好地释放。因此网络因素催生了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变化,是“V得不行不行的”得以广为流传的重要传播原因。

  三、小结

  无论是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网络流行语似乎都被列为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现象。因为它的不规范性和粗鄙性是语言硬伤。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网络语言也是语言发展中的一种变体,它同样也是语言在社会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存在特定的语言发展规律和客观的群众基础。作为汉语的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我们也需要时刻关注,保持语言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1]刘玥璐.程度副词“不行”与“不得了”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唐朝辉.“准补词”初探[D].扬州大学,2011.

  [3]荀恩东,饶高琦,肖晓悦,臧娇娇.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语料库语言学,2016(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