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点课之路的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070
李云龙

  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教学活动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精彩纷呈。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教与学”亘古不变的模式发生了转变,互动的界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挑战的方式满足了学生期待的认可。使得学生喜欢去学、主动去学。信息技术的进步更是为我们的教与学的变革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它让教师的想法进一步的发生着变化,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渐渐的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型名词的诞生为我们的课堂再次发生着变化。高效的课堂源于教师的个人素质,同时也源于对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控,从而对课堂有的放矢,更高效、更精准、更具有差异性的完成教学。

  传统的教育对于教师来说,学情源于教师对经验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的把控,授课时大多是大纲+经验+提问+讲解总结,无法实现差异化辅导,课后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过程不能及时的反馈。对于学生来说预习知识的准确性、重难点的把控性做不到精准,课上的倾听容易错过重、难点,课后的消化吸收又可能被家长或者辅导班的老师的思路干扰,造成对知识的理解偏差。这些问题困扰着教师与学生。微课很好的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微课也存在着些许问题,比如说课程适用性、课程的时间、互动等等。面对小学生的现状我们经过研究讲微课进一步的“微”处理,我们称之为“点课”。

  对于点课的把控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基于小學生集中注意力时间有限的事实,将点课的时间设定到三分钟内;其次,每节点课的目的性明确,每节一个知识点,一节教材课程可以生成若干节点课;最后点课的内容没有局限(形式可以是视频授课、ppt讲解、白板讲解、动画媒介讲解等等),但必须言简意赅同时可以服务于课堂。

  在经过这样的设定与限制后,我们尝试了一下,教师将点课录制完毕,上传到网络上,并通过乐学平台将地址广播下发给学生家长,学生可以在课前完成对点课的观看,这样的预习效果明显的提高了,学生在课上对老师的课堂设定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可是利用点课将知识点重难点击破,丰富了授课方式的同时有时间去个性化的辅导,让课堂高效化;在课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同时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性也是存在的,课后的二次观看点课使得学生和家长对于教师的思路课程的脉络有了更好的把控,家长的辅导能够按照老师的思路去把握,家校对于知识的理解相对统一,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为容易。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是这期间少了互动,教师对于学情得不到最新、最准确、最具个性化的反馈,于是我们结合我校的六部优学,让教师在制作点课的同时,制定相对应的预习与复习案,预习与复习案的难度由浅入深;教师通过回收双案能够对学生做到及时的掌握,同时对于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对于教师的教学反思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可以让老师的课堂节奏更为高效、精准。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种配合的形式得到了老师与学生的良好反馈,但是这两发两收两阅大大的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我们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这种好效果带来的工作压力之大,于是我们尝试着再次创新。

  在信息化与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将目光锁定在了学校的乐学云平台的作业布置功能上,能不能将预习与复习案做成文档形式下发下去呢,学生完成后及时上传老师就省去了收、发的时间。于是我们发动教师去制作电子版的预习与复习案,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将双案都精炼的一页,通过小小的一页纸得到教师想要得到的学情数据,我们尝试着下发与上交统计,果然更为便捷高效了一些。但是还是存在问题,就是教师依然需要去一张一张的看,能不能让数字说话呢?教师通过学生双案的评分数字就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呢?于是我们尝试着将每个问题加上权重分值,同时在双案的制定中倾向选择、填空等相对单一的答题方式来考察,为的是使用云平台的自动判分功能,让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同学的双案分数先了解大致学情,之后再按照我们的权重分数去查看出现问题的知识点,最后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制定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案。这样一来我们的课堂更为高效了,一课依据班级学情的只能分析与把控,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的不同侧重的去制定更具有针对性与难易性的课案,在辅导的同时也会依据个体的差异准确高效的针对学生的问题点。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我们的教育也变得更为高效,学生的受众性、教育的差异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经过了两年的摸索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校的六部优学教学系统,优化使用我校的网络云平台,最终走出了一条尝试的“点课”之路。相信我们的“点课”还是有些地方不够理想,不够完美。但是我们定将坚持最初的梦想“让学生更精准的接收知识、更准确的消化知识、打造更为高效的课堂、突破地域与实践的限制。”为了学生更好的收获知识,教师更高效的传播知识。去努力、去尝试、去创造。让我们的“点课”更为丰富、充实与实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