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务员的公共精神是一种思想境界和情怀。实现乡镇治理现代化,取决于乡镇公务员是否具有公共精神。但乡镇公务员等靠要思想重、学习教育不够、缺乏法规意识,我们可从“公仆”意识、学习思考、制度建设三个维度入手,培育公务员公共精神,打造高素质的乡镇公务员队伍。
关键词:乡镇公务员;公共精神;培养路径
一、强化“公仆”意识,以服务群众为行动指南
服务群众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公务员的本质要求。乡镇公务员要强化“公仆”身份,培育公共精神,当好百姓的“服务员”。一是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行政理念。行政权力要求国家公务员不只是行使“管老百姓”的政治职能,而且要运用人民所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公务员代表人民履行政府公共职能,代表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时刻牢记“公仆”定位,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至上追求,树立牢固的为人民服务的行政理念,深化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工作,进一步把群众家门口的事情办好,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二是为公务员公共服务增添内动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公务员的伦理培训,通过学习公务员行为规范,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官德教育、勤政教育、廉政教育和党性锻炼,建立公平、正义、廉洁、勤政的行政文化,并加强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锻炼,使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为公共服务增添动力。还要树立典型,宣传具有高尚公共精神的模范公务员,使公务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以点带面,带动大片的效应,用榜样的力量塑造公务员的公共精神。三是培养公务员强烈的责任精神。乡镇公务员有没有责任心,是衡量工作合格与否、称职与否的首要标准。有了责任意识,精力就会集中在发展上,干工作就会用心、热心、尽心,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精益求精地抓落实,履职就会没有任何借口。乡镇公务员既然干上了这项工作,应以公共精神指导行动,对民众负责、为群众服务,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做到守土有责;既然擔上了公务员身份,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身后站着的是政府,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心存敬畏和尊重,凡事做有心人,主动做工作,把工作做得最好。
二、强化学习教育,以思想政治为行动指引
对各级干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抓好思想建党工作的关键。乡镇公务员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方针政策路线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更要重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公共精神。一是发挥好党组织作用。党组织是党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战斗堡垒。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乡镇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党组织做好公务员的思想状况分析工作,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培育乡镇公务员公共精神的意义和作用。二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作为乡镇公务员,要加强理论武装,原原本本地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掌握、准确理解其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不断运用党的理论来指导公共服务。三是强化道德品行教育。高尚的道德与端正的品行是立身之本和立世之基,是群众对乡镇公务员做人做事做官的期望和要求。
三、强化制度建设,以法规约束为行动准则
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建立健全一套培养乡镇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制度,才能确保他们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一是制度要科学。制度不仅要追求数量,实现“有法可依”,更要科学合理地拟定乡镇公务员录用、教育、激励、监督、任免等与公共精神相关的制度,注重制度的前瞻性、系统性、严肃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制度的科学评估,努力实现有“良法”可依。二是严格执行制度。“令在必信,法在必行”。一切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加强与公务员公共精神相关制度的宣传教育,督促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坚持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到底,做到公平与公正,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加强执行问责。要明确督促领导干部抓乡镇公务员公共精神培养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推行问责制,既要对事,更要对人,哪个方面、哪个环节没抓落实,就要问到具体领导干部头上。对触碰“雷区”和“红线”的,要按党纪、政纪进行责任追究。
参考文献:
[1]刘双良.公务员精神培育的理论解释及其路径选择[J].桂海论丛,2010,22(5):47-49.
[2]郭湛,王维国.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J].哲学研究,2009(8):3-7.
[3]陈建平.公共精神:公共行政现代化的价值维度[J].公共管理学报,2007(7):3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