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财经类人才各方面素质的要求逐年提高,仅仅局限于理论文化知识和教材内容的高职财经类教育教学,应聘者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财经类岗位的需求。同时,财经类专业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门类。校企合作的出现,很大程度的拓宽了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教育教学方式。本文就目前高职财经类专业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做简单明了的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经 ;问题 ;对策
校企合作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培养能适应企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是否具有特色的关键性因素。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是一个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要求都非常高的专业门类,学生不仅需要对专业理论知识非常的熟悉,同时也需要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能很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财经类人才,但是就目前通过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停留在书本教学,和企业的合作较少。
(二)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不强,制度不健全
财经类高职院校都会强调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财经类专业的特殊性,每个企业能够接纳的实习实训人数有限,大多的顶岗实习都是学生自己联系,就算校企合作企业企业接受了少量实训实习学生,也是把他们作为廉价的劳动力,安排他们做一些简单重复毫无技术含量工作,对学生技术含量高的实务操作安排的很少。这样导致校企合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同时,使校企合作都停留在喊口号上没有落实到实际操作上。
二、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改进措施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推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坚持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像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针对上文提出的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
在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中,财经类高职院校需充分考虑企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所需掌握的职业技能,建立互惠互利的理念,把企业的立场和学校的需求相结合,把企业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有为企业服务作为办好校企合作的态度。财经类高职院校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了企业的需求时,才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向学生传授企业所需人才的理论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培养符合他们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沟通,邀请企业参与学生课程设计
学校和企业应加强深入沟通,邀请企业有丰富经验的财经类岗位从业者到学校参加各种讲座,或者把学校教师和学生派到企业一线进行短期培训,把最新的财经类知识传递给学生和教师,拓宽学生和教师的专业知识面,也可以让学生教师参与到真正的财经类岗位实习实训,让学生和教师了解到现在企业所需人才的技能要求,同时也可以邀请企业的从业人员到学校参与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指导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和企业只有在深入了解和沟通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目标。
(三)加强合作机制的建立
为了保障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学校和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国家也应该健全高职财经院校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让校企合作的双方明晰自身在彼此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学校和企业双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提供政策支持,保护好双方的利益。使校企合作双方的关系能够长期有效稳定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做了简要分析,使大家能更清晰明了的发现,校企合作这一平台的建设不仅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训平台,同时在这个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应该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在满足双方的互惠互利的同时不断去完善校企合作制度的建立,为更长远稳定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