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在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和质量而忽略了企业党的建设。党中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意见,为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本文拟在加强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就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素质和如何开展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党支部书记;素质
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支部委员会的“班长”,负责主持党支部日常工作。党支部书记除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和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外,还要发挥好组织作用、协调作用、表率作用和监督作用,与行政同台互补,共同搭台“唱戏”。
一、目前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定位不准。由于工作需要或其它原因,在干部调整中,一些没有支部工作经历或未经党务培训的人员会被调整到党支部书记岗位。
二是重视不够。在党建和行政工作面前,个别领导从言语和行为上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重行政轻党建的言行。无形中产生“抓行政、抓安全是硬指标;抓思想、抓党建是软任务”的想法。
三是动力不足。党支部书记工作繁杂,岗位流动性差,年轻和高学历人员不愿从事党群工作。
四是后继乏人。目前,基层党支部书记年龄趋于老化。个别单位又不愿意安排有前途、能干事、高学历的年轻干部到党群部门工作、锻炼,有意识地去培养党群工作人员,造成党群队伍后继乏人。
二、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是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党支部书记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这也是其它各种素质的核心,是首要的素质。
二是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虽然党支部书记干得都是转专业的行当,没有哪一位是从“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毕业的,但毕竟是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除了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即使目前不懂车间的工艺流程、生产特点和设备设施,也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积极对待,虚心学习、请教,了解和掌握车间基本的生产经营和运行情况,不能一问三不知。
三是要有较强的能力素质。基层党支部书记所接触的人和事都是最真实、最客观、最实际的,要解决好、处理好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能力素质。要具备把人心凝聚起来,把党员和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善于把“上情”和“下情”结合起来,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形成合力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总结提炼能力等等。
四是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基层党支部书记在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岗位,特殊在它有别于地方、部队,既要搞好党支部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又要凝聚人心,围绕安全生产抓生产经营工作,事务繁杂,难免会与其他领导和员工产生矛盾和误解。作为党支部书记要有能容人、能容事的宽阔胸怀,遇事不慌、有主见,能担当起行政的参谋和助手,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顾全大局,积极主动地去帮助行政解决。
五是要有一定的工作特长。如果对本车间基本情况不掌握,就很难参与到实际工作之中,既无法掌握真实情况,又了解不到第一手材料。
三、如何开展企业党支部工作
一是處理好正职与副职的关系。党支部书记要全面支持行政工作,与行政同台互补。对副职要放手让他们去工作,关心他们的成长,鼓励副职在坚苦的环境中砺练。
二是吃透上面,摸清下边。这里的上面是指上级文件精神、指示和决议。党支部书记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要理解、掌握上级的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决议。摸清下边,就是要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员工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及家庭情况等。
三是抓住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群工作面对好几个部门的领导,每个时期的工作侧重点不同,有时还会遇到几个部门同时布置工作,任务多、时间紧,都得支部书记去完成。
四是要善于“倾听”员工意见。作为党支部书记要争做员工的“贴心人”,善于倾听员工的不同意见,到生产一线岗位与员工‘拉拉家长、听听员工‘发发牢骚。
五是要抓好工作落实。检查是手段,落实是目的。说一千,道一万,只有把工作落实了才是重中之重。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平台、载体,把党建工作这一“虚”事做实。
六是理解和尊重员工。要真正懂得依靠员工、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关心和爱护员工。每一个人都不愿犯错误,但每一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所以,作为党支部书记不是一味地去批评,而是采取较好地方法让员工真正认识到错误,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每一名员工又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去发现和鼓励其优点或长处得到发挥。
七是学会表扬和批评。有时候表扬的是某种精神,或者是对一种潜在的发展趋势的鼓励,不一定非有大事才表扬。每个员工都喜欢被领导表扬,要善于发现员工的长处,要扬长避短。表扬时,要广泛利用好身边的典型,利用好各种场所,做好典型人物和事迹的宣扬。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编织,《党支部书记工作方法十谈》,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