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高校声像档案管理面临复杂多样的声像档案存储载体、声像档案的原生态性保持困难等问题,应通过对存储、技术、鉴定、保管、检索开发利用等方面策略的研究,实现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的高质量管理。本文就高校声像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声像档案;管理模式;创新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档案管理越来越多地引进了新材料和新技术,档案载体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除传统的文书档案外的照片、影像带、录音带等多元化载体的声像档案。而对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的高校声像档案,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档案、发挥其有效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声像档案管理现状
(一)声像档案管理归档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高校档案部门的重心都在纸质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没有重视声像档案,这种“重纸质档案,轻声像档案”的心态,十分不利于声像档案的收集和保管。而声像记录者往往认为只要活动结束,新闻已经报道过就算完了,无需保存到档案馆,所以随便处理这些声像资料,很多单位更是存在重复使用一盒磁带的现象,原始资料未经保存就直接被覆盖了。种种数据表明,尽管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但是人们的声像资料归档意识仍十分淡漠。
(二)声像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高校中,虽然部分学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落实的力度不够,很多制度并没有贯彻实施,甚至有些高校的档案馆,只是顶着一个名头,来应付部门的例行检查。按照这样的管理模式,势必会造成声像档案的遗失或者归档质量不高。高校声像档案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已经引起了很多的不便。在欧美国家,很多高校已经支持自助式的声像档案的提存管理,而在我国高校中需要走很多道程序才能完成声像档案保管,声像档案利用也需要復杂的程序。
(三)管理方式落后,声像档案收集不全
我国高校声像档案的管理主要存在着三种形式:一是档案馆集中统一管理,声像资料待活动结束之后定时移交;二是各部门和二级学院一年一次移交档案馆;三是由各部门分散保管或者直接保存在声像记录者手上。在我国众多高校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高校缺乏声像档案系统,没有集中统一管理,并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由于多年沿袭下来的习惯做法,造成声像档案分散保存,难以及时归档和统一管理,致使档案馆保存的声像档案不齐全、不完整。
(四)声像档案管理收集难控制
声像档案的采集应该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负责进行录制和采集,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缺乏专业的声像采集工作人员,还有一部分高校的相关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很多负责管理声像档案的管理员也缺乏相应的基本素养,导致声像档案管理工作难以高效开展。一般来说,声像档案的采集是以音频或者视频的格式来进行保存,这些格式的文件通过数字化转化成数据的形式来分类保存,但是很多高校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即相关配套的硬件设施不到位。
二、创新高校声像档案的管理模式
(一)高校声像档案管理部门应增强管理意识
通过下发通知或校园网络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使校级、院级领导增强对声像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大活动都能指派专人进行拍摄,同时与声像资料部门沟通,使他们充分了解声像资料与学校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进而使拍摄人员在实际摄制工作中,更主动全面地进行声像资料的拍摄、制作、整理工作,并配合档案管理人员对声像档案及时归档、保存。
(二)探索合作共赢的管理模式
由于声像资料保管条件所限,在实际操作中,归档后的声像档案保管是个关键问题,它与纸质文献档案不同,必须在防磁防震、恒温、恒湿、干燥的库房里存放。针对这个突出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在收集视频资料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学校档案管理部门与宣传部资料管理室建立良好的合作共建关系,采取联合管理,利用宣传部资料室防磁恒温环境保管声像档案的实物,把存档的声像资料独立成卷,编目上架,单独存放,档案馆成为了声像管理的第二分库,存放声像档案的文本目录。这些声像档案在宣传部资料室存放使用较为方便,随时可以再次用做专题片、教学片的编辑,这种合作共赢的管理模式在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方式,所以声像档案保管得较好,使声像档案长期处于良性存储状态。
(三)建立相应的声像档案收集管理制度
声像档案必须是反映学校显著业绩、典型示范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声像资料,如学校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每年一次的运动会、校庆活动、新生入学、毕业典礼等,还有经常举行大型文艺晚会等活动的声像资料,以及上级领导考察和外宾来访、洽谈的照片、录像;专家学者来校指导和开设讲座的视频、音频资料等对所产生的声像资料随时完备、随时存档,在各种活动结束时,马上就要整理,并及时归档,为确保反映活动的真实性,资料归档必须是完整、清晰的原版原件。对此,就要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的各个环节严格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并在各个工作环节中一一落实,确保资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梁骁.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策略研究[J].传承,2016(01):112-11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