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4793
段颖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对语文课本以外文章的阅读。课内阅读教学的理论、方法许多教育前辈及当今同仁已多有论述,这里不再多述。笔者只想对如何认识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应养成怎样的课外阅读习惯谈些自己的体会。

  当代中学生面对的是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日新月异和知识更替,促使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及时的去学习、去把握,中学生也不例外。而我们现行的语文课本能提供的信息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这些领域知识的认知。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学生要想学到“例子”以外更多的知识,就必须运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课外的书籍、报刊。学生如能这样长期坚持,就能学到许多课堂上、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对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语感的形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提高语文素质,都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量的多少,对它们以后成才与否非常关键。因此,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意义重大。

  那么,如何养成良好课外阅读习惯呢?

  一、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应从点滴空余时间着手

  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撰文向大家描述西方文化发达国家的人们喜爱读书的场景。他说:“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他们的人们是如何的爱好读书,学問家不必说,就是商店的学员,工厂的工人,也都视书如命,得空就读书成了习惯”。学生养成此种习惯,将终身受益。学生们每天都要完成许多学习任务。课上把功课做完后,课余时间就可以进行课外阅读。能挤出点滴的空余时间学习就显得很重要。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课外阅读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这毋庸置疑。但这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文化程度、生活阅历、传统观念等特点,使他们养成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阅读习惯。如我们中华名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诗经》、《史记》等古代文字作品更以他们伟大的文学、历史价值闻名于世。教师指导初中、高中学生读,肯定会使他们受益匪浅,但如果让小学生去读,他们就会遇到很多困难,搞不好会挫伤他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三、指导课外阅读应教会学生取舍

  课外阅读应有所取舍是指在课外阅读时要对阅读的书刊有所选择。因为现在的出版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内容、形式俱佳的作品,但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不利的书刊也不少。为此,课外阅读时应有所选择,读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学生们到底应选读些什么样的书呢?叶圣陶指出:一要及时,二要精选。他说:“要随时留心新的出版物,发现值得号召少年儿童阅读的立刻推荐”,“选择不妨从严,互相比较之后,推荐一些更好的,淘汰一些次好的。”叶老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概括为四大类,即:一是“关于各种科目的参考书”,二是“关于修养的书,如伟大人物的传记,学问家事业家的言行录”,三是“供欣赏的书,小学、剧本、文集、诗歌”,四是“供临时需要的书”。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爱课外阅读,教师要适时把一些内容健康向上形式通俗、优美的书籍推荐给学生,并对其阅读进行指导。

  四、养成善用工具书和不懂就问的习惯

  课外读物丰富多彩,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他们在阅读时自然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遇到生字、生词、不认识、不理解,怎么办呢?查工具书,这是非常行之有效且准确的办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求人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难题很快就会解决,如果每个学生在课外阅读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的知识水平就会很快提高。

  五、养成写读后感和读书笔记的习惯

  读书后写心得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可以训练人的思维,叶圣陶说:阅读时“想到什么,不妨随时提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到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肤浅,写出来就非有条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了,所以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读书笔记或者采用列表的形式或者采用杂记的形式,可以根据所读的书的性质而定”。叶先生在这里明确强调了阅读时写心得笔记的重要性。

  六、养成读书行看序、跋和目录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读书先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因为“序文的性质常常是全局的提要或批评,至少对于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读全书不至于茫无头绪”,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必须教学生先看序文,养成他们的习惯”。目录是书的眉目,它对书的内容具有提要作用,因此,读书进也应先看。另外,还有书后附有的跋(后记),这往往是对书的内容及有关方面的必要补充,对看懂全书至关重要,也应先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