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儿童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教育问题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5517
王岩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儿童心理学的教育和培养是教育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环境的运用和发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健康成长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合理分析,并阐述了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教育發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视角;幼儿教育;问题分析

  一、家庭教育理念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的教育方式决定着孩子的思想方式和学习理念,父母是孩子成长和发展中的关键指导教师,父母的思想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教育。经过相互数据调查发现,某幼儿园的调查结果为幼儿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家庭教育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文化素质较高的父母使得幼儿心理健康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少,反之文化素质较低的父母导致幼儿的基本素养水平达不到,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如果采用鼓励的方式进行正确引导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发展心理,如果采用责骂的方式进行教学容易使幼儿心理发展产生扭曲,对学习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与家长的交流对待方式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家长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以民主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特征。但是,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依然受到传统思维教育的影响,孩子出现错误后就会体罚孩子,长时间下来使得幼儿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容易出现思维幼稚、独立性差等弊端问题。而且会使幼儿产生极端的抗拒力,情绪变得更加暴躁。而且有的家长比较放纵孩子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他们认为孩子都是靠经历才明白越来越多的道理,明显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在这样家庭中成长会使孩子感到孤独寂寞,养成冷酷的态度,阻碍了幼儿的正常发展。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美国科学家通过数据调查分析得出,气氛和谐活跃的家庭能够培养孩子的智商,如果家庭不够和睦在心理上就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研究人员发现在气氛愉悦的家庭中学习和生活、能够有效拓展知识内容,反之,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形成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有潜在的巨大作用。通过上文的比较看出,采取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和采取威胁打骂的教育的方式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建设的影响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且会极大地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所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亲子间采取正确的沟通态度和行为方式。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资料、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的确立、道德判断的形成、学业成绩、和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应该在平时的时间有意识的分配专门与孩子玩耍、交谈的时间。从中了解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需求、困惑。

  三、学校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成长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阶段,在认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还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影响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主要有:教材内容的影响、教师的影响、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下面我就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做些具体的探讨。在教材的选择上来说,教材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结果。对于儿童的价值观形成,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灌输。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教材也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对于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内容要与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结合。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提问——回答的模式。在教学中若采取有效的课堂模式提问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书本知识的同时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例如语文课堂上对于诗歌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人文思维,都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引导、疏通;激励和启迪等作用。老师要对儿童的导读发挥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教师要指导他们的阅读方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习,通过良好书籍的作用,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进行引导。正如上文所说的,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在教材的选择上、老师的教学方法上、校园环境和校风上都下功夫。这样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希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帮助作用,为孩子未来的良好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幼儿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相互掷调,通过各种个别性教育措施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在教育活动教师要充分地尊重与信任幼儿,在教育活动中遵循渗透性原则,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以适应幼儿的发展特点与规律。

  参考文献:

  [1]周念丽,方俊明.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2(20):79-84.

  [2]白学军,林崇德.论朱智贤学派: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创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06):721-726.

  [3]晏婷婷,马军山,金荷仙,王婧寰.儿童心理学对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的启发[J].现代园艺,2013(08):84-85.

  [4]于婷婷.德国文化精神与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J].学理论,2011(06):18-1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