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来,由于各个高校不断扩招,这给很多高中学生圆了大学梦,但是也给社会各个行业的就业带来了问题与困扰。因为社会高素质、高知识、高技术人才的增多,社會就业的天平发生了倾斜,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上遇到了瓶颈,怎么能突破这种就业瓶颈,这成了高校关注的重点,也成为社会上急切盼望解决的难题。要想解决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重点在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并且增强社会实践的能力,不仅有知识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实际应用的能力,做一个社会实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音乐表演;就业;竞争力;途径
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率连续几年持续走低,这不仅是社会的问题,也更是高校在相关专业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关对策,提出合理建议与有效途径,从而能够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满足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这样就可以轻松解决本专业在社会上就业难的问题。但是如何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在下文中提出了四条合理途径。
一、积极创造音乐表演实践的环境和机会
当相关高校把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互动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学计划中的主要目标和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渠道时,相关的领导部门和专门音乐表演实践岗位上的教师,就应该在实际生活中为学生切实打造一切尽可能的音乐表演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例如,组织校园内的音乐表演单项比赛、班集体音乐表演大会、歌手比赛,也可以在元旦晚会中加强对音乐表演实践活动环节的重视,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参加音乐表演实践活动的频度,开展每月或者每周一次的课堂上音乐表演展示,大课堂与小课堂互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在有限可能的空间里,为学生创造无限可能的实践舞台。在学生步入就业生涯之前,必然需要经历无数的实践锻炼和能力提升,音乐表演实践是学生向学校、教师及其自身汇报自己学习情况和音乐技能掌握情况的最佳形式。
二、观摩和采风
感受和体验现场的艺术氛围,是直抵学生内心深处对艺术追求的强烈情感的捷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关高校应该努力争取带领学生现场观摩国内外著名音乐家和知名音乐表演团队的现场演出,或者是现场聆听关于音乐表演专业的著名人士的讲座,接受专业性的音乐表演实践指导。除此之外,相关负责人还可以考虑带领学生去具有浓厚的民族音乐特色的县、乡,体验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状况,感受民族音乐的特色和风采。
三、开创音乐表演会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该途径强调的是将与音乐表演相关的社会实践引入原先的理论教学课堂,减弱理论授课的枯燥无味的现象。音乐表演会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小型的社会实践的表现形式,课堂上的舞台没有大型平台的灯光闪耀,也没有成千上万的观众,但是这里的掌声依然热烈,观众依然用心倾听,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是学生最终走向大舞台的基础平台,鉴于学生与教师平日的熟悉程度,和同学之间的情谊关系,实际上结合社会实践的音乐表演会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克服部分胆小的学生怯场的难题,慢慢培养使其从小型、熟悉的舞台走向社会平台和文化产业市场。
四、学校积极与相关文艺企业合作,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社会上存在诸多条件优越、环境良好的学科性文艺公司,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作为自身的立足点。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情况和资源条件,积极与能够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提供艺术实践活动的公司联系和合作,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以公司为未来通向社会的就业窗口,一方面督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社会和观众提供逐渐优质的音乐实践展示,一方面为自身的就业生涯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公司合作,既是课堂教学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的卓越途径,也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市场需求相对接的重要手段。
不断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才是解决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点。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途径有很多,但是重点在于音乐表演中的社会实践,因为音乐表演这个专业存在着特殊性,本专业要求的重点不是理论知识的深浅,而是实践能力的强弱,能否在毕业以后拥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关键在于自己的实践表演能力,音乐表演专业要求的是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灌输理论知识的理论性人才。因此,高校在教学模式上要不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去改革创新,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课程,不断优化各个教学系统,促使高校不仅在理论知识,学术报告上有一定的高度,也在社会实践上能有一定的成绩,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加宝贵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1—12:20、367、355.
[2]向兆年,王瑶.音乐表演专业的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关系[J].齐鲁艺苑,200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