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塑造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让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和跨学科的知识领悟和方法转移能力。可分专业采取按院系招生,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徑专业教育,以增强学生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创新人才
一、“平台课程”的设置
各种平台课程都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校平台课程”旨在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贯通和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学校平台课程”由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构成,由学校统一规划、建设,与相关课程建设委员会和院系共同组织实施。
“院系平台课程”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宽厚而扎实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课程设置上,我们特别注重体现加强基础、拓宽口径的思想,重视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另外,我们也大力建设“相关学科基础课程”,该类课程是为学生掌握必需的相关学科基础而设置的。各专业原则上设置8 学分以上的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与此同时,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确定学生应修读的层次及学分。总之,我们强调学科交叉,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开设程序设计,以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逻辑分析能力。
二、“小学分课程”的设置
为了解决科学研究与教学投入之间的矛盾,可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选修课板块之中特别增设了“小学分课程”,二是继续设立科研基金,鼓励学生带课题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选修课的增多可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同时易于安排科研活动比较活跃的著名教授的研究性课程。而“小学分课程”是相对系统全面的大学分基础课程而言的,目的就是考虑科研活动的特点,让教师当下研究什么就教什么内容,课程不求系统、全面,而是追求深入、创新。
三、“专业二次选择”
考虑到学生在考大学时个人学习兴趣还不明确以及选择到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需到一个过程,我们坚持给全校一、二年级学生有一次“专业二次选择”的机会。学生可在学年末提出转专业申请,经拟转入院系考核通过后转入新的专业,这就为确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了重新进行专业选择的机会。以便使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中得到发展。针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可以暂时不分专业,在一个学期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情况选择专业,例如计算机软件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及网络工程专业。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己想学习的内容,然后在这个专业有所成就,最终形成倒金字塔型人才。
四、网络资源的利用
为了适应新的变化,可以对部分教室进行改造,使其成为适应信息技术和全球网络时代需要的学习空间。我们加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高网络辅助教学能力,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并通过教学软件的开发及课件的竞赛,给了在这方向取得成绩的老师以鼓励。我们将进一步充实网络课程资源,教学计划、思考题、参考书目、学习资料、PPT 等课件、教学案例尽可能上网,让学生提前接触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时间的效率。我们还提倡教师建立教学博客,扩大师生之间的互动。为了适应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我们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一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整合,课堂内外的学习资源的整合,显课程和潜课程的整合,不同类型教学方式的整合,提高理论课程学习的针对性。
五、教材的选择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大学生扮演的文化引领者的服务社会功能和文化使命越来越明显了。而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更使教材的选用成了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国外计算机的先进水平使得计算机教材也非常优秀,所以可以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把西方教材作为补充参考教材;并可以尝试双语教学,并且大胆尝试国外的教学方法。要提倡学生走向国际,增加国际性学习和交往的经验,培养理解多元文化和差异观念的意识,提高国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树立“全球视野或世界眼光”。
总之,我们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显课程与潜课程相结全的课程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不断完善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层次有机结合并辅之以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着力推进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培根.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我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2]刘海燕.几种典型实践教学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6):82-83.
[3]张晓丰,崔伟奇.创建中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