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老牌”社交媒体方兴未艾,新型社交媒体层出不穷。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信、魔漫等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开始成为大学生掌上宠儿。但是良莠不齐、混乱无序的新型社交媒体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我们必须要紧跟时代潮流,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大学生的习惯和动态,发现存在的问题,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加以引导,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行为习惯;引导策略
一、飞速发展的新型社交媒体
当学术界对于社交媒体概念的解释和界定依然是相对混乱的时候,一大批新型社交媒体就已经势如破竹了。[1]安东尼·梅菲尔德将社交媒体定义为一种使用户有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2]社交媒体的概念非常广阔,他的定义和特征也在不断变化。社交媒体的学者阿耶莱特·诺夫认为将来社交媒体的最显著特征是信息会在适当的时候被传递给适当的人。[3]但这是基于人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的搜索和浏览信息的收集而实现的。换句话说,社交媒体将会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工具。而社交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给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这个极富创造力的群体来说,社交媒体的功能和特点会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社交媒体,还没有形成基础的原则和伦理规范,却凭借着技术的发展而疯狂生长。一些“老牌资深”的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已经在被别人诟病的时候,“脸萌”、“微漫”等新型社交媒体又引出了新的争议。比如只用8小时便制作完成的一款手机应用“YO”。用户只能用“YO”这个字符和一些图片进行沟通。手机应用商店都曾将其拒之门外,却在上线后很快成为苹果应用排行榜第一位。吸收到数百万用户和几百万美元的融资。他的创始人奥尔·阿贝尔公开表示,他的原则就是“不让用户思考”。这款软件的模仿者,一款“Emojli”的应用也在大学生中间悄然兴起。对于这些被称之为“二次元”的,用卡通和符号代替深层思维,却又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新型社交媒体,媒介本身的教化功能在这里非常微弱。
二、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
使用时间长且频度高。《社会心态蓝皮书 (2015)》数据指出,学生每天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约为5小时,占一天全部时间的22%。而根据艾瑞mUserTracker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人们使用社交类移动应用的时间称霸移动设备。其中使用时间最长的就是微信。由于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大学生在使用各类应用软件,如微信时,每天会多次登陆查看、回复信息,发表状态,查看朋友圈等,使用频度自然也就很高。
易接受新型社交媒体,喜欢通过新型社交媒体排泄寂寞。“90后”大学生有着独立自信、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却信仰欠坚定、心灵较为空虚。[4]在研究团队青年志(China Youthology)策划的《大时代小世界——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中,“90后”与社会的连接被贴上了独而不孤的标签:这群“自我”的个体是孤独的社交者,期待真诚而轻松的人际关系。类似于“脸萌”、“YO”这些“二次元”的社交工具除了带给他们新鲜感之外,也满足了他们对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的需求,也成为他们排泄寂寞的主要方式。
注重社交功能,个人亲密团体联系较多。研究者的一项数据显示,大学生更加注重社交媒体中的社交功能,而较少关注其发布言论的功能。[5]从论坛、QQ日志,到微博和朋友圈,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发布言论的数量正在减少,而对于社交的功能却越来越重视。大学生都会通过论坛、微信、QQ等保持与朋友和亲人的联系。大学生的微博和朋友圈关注最多的人群都是亲人、好友和同学,其次才是各类明星。因此,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成为了大学生实现人际关系的补充。
主要浏览并获取信息资源,但易被灰色信息影响。新型社交媒体带来了更加开放的信息资源,大学生是其中主要的使用和分享群体。一方面,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各自学习领域的学者和精英。另一方面,在使用这些新型社交媒体时也会接收一些不请自来的政治经济新闻或者商品的推广等。但是,新型社交媒体正在呈现一种飞速发展的模式,其本身良莠不齐,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灰色信息。当他们看到一些灰色的和当下主流观点相悖的言论和信息时,大多数都会选择不参与讨论,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有趣,甚至有小部分人起哄。[6]遇到灰色信息后难以形成合理客观的的见解,容易跟风。
三、大学生使用新型社交媒体时存在的问题
新型社交媒体总体上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只要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就能快速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新型社交媒体,无需任何准许机制,监管力度小,只需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进入市场。相比facebook、微博等需要实名认证的“资深”社交媒体,新型社交媒体有其新的特征:开放性、隔离性和简易性。首先,只要有能力开发应用,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或手机散发。其次,越来越多的用图形和符号表述代替文字的方式,让使用者越来越和现实相隔离。最后,借助操作简单,内容易懂的新型社交媒体会随着人们跟风尝鲜的行为流传开来。
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在新型社交媒体中变得更加虚幻。社交媒体很多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比如微信上显示所在地是“奥地利 上奥地利”。因此人际交往中诚实的基本准则在新型社交媒体中就难以成为评判标準。特别是一些社交媒体本身的传播模式有极强的私密性。比如,微信更多是朋友和朋友之间的点对点式的传播,淫秽色情、虚假信息的传播也更加隐蔽。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在这里很难展开。社交媒体本身的教化功能都随着新型社交媒体的多元化和简易化而被极度削弱。大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而选择使用各类应用软件,而这些新型社交媒体则只关注其使用者的观点。同时,一些极具煽动性的灰色信息会腐蚀大学生的意志。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渗透是多方面的。他们像病毒一样在新型社交媒体中传播。这对大学生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四、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应对策略
强化认识,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社交媒体的日益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方式、手段也随之而发生快速的变化。并且西方敌对势力正在进行各种方式的渗透。新型社交媒体对于西方思想不加辨识,甚至会起到一种推动作用。并且在宗教、人权和民族问题上大学生的阅历不足以去认清这些事实,易受到干扰。如果我们不强化认识,及时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不利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之路,也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适应新型社交媒体的新环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是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占领阵地,强化在新型社交媒体中的教化功能。新型社交媒体的相关应用层出不穷,必须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洞察他们的需求。可以再新型社交媒体中主动开发相关应用。诸如社交礼仪、人际交往小知识等积极向上的应用。针对主流的社交媒体则通过学校在里面开辟阵地,积极应对各种新问题和挑战。如在微信中注册公共号,向广大学生群体推送积极有益的信息。或者直接开发针对大学生的移动应用,如面聊等。同时,针对那些有害的新型社交媒体则通过立法等手段坚决予以取缔和查封。
线下衔接,提升大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和水平。根据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积极促进线上线下的衔接,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和水平。一是通过线上和线下宣传,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有益的活动。诸如公益活动、健康运动等。二是提升线下衔接和教育的能力。根据大学生对政治经济的关注热点,在线下开展讲座、辩论赛等活动。高效利用学校教书育人的优势,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
建立以大数据為基础的新型社交媒体动态监测。随着大数据这种工具应用和发展,我们已经可以连接一个一个的用户,将他们在公共的新型社交媒体上面的公开言论进行整合分析,得出其社交动态。麻省理工的戴罗伊教授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介绍他的最新研究。每个月对社交媒体的评论抽出30亿条,通过语境分析得出事件结构。并且通过数据处理,可以追踪这些评论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可以观察到活跃的社交圈及其内容,还可以定位到该领域的意见领袖,甚至还可以观测国家的即时动态。大学校园完全可以凭借技术支撑和校园网的便利,搭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型社交媒体动态监测平台。
参考文献:
[1]曹博林.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65-69.
[2]Antony Mayfield.What is social media [EB/OL] .icrossing.co.uk/ebooks.
[3]阿耶莱特·诺夫.web3.0时代:信息不请自来[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12.
[4]周彩云.浅析“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方法[J].学理论,2009(18):208-209.
[5]郭瑾.90后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公共参与[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1:120-128.
[6]张丽璇.当代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研究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1:27-2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