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庭因素作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别等。本文主要研究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此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对策分析。
关键词:家庭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对策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不仅仅是孩子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的基础,并将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研究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一、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主要化分为放纵型、溺爱型、强制型和民主型四种。放纵型的父母放任子女的行为和态度,对其不加以约束,使得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行我素,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溺爱型的父母过分呵护子女,造成他们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无法独立解决。强制型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采取强制要求、命令等方式,过分的干预子女,使得他们毫无主见,从而造成他们的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民主型的父母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善于理解和尊重子女,从而对他们制定正确的人生态度,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二是家庭结构的影响。按照家庭结构的完整度来划分:主要划分为双亲家庭、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等;按照子女的数量来划分:主要划分为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在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这种特殊的家庭中长大的大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显得过分的敏感和小心,从而造成他们的孤僻冷漠、自卑多疑的性格。而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多呵护,使得他们缺乏独立的社会生活的能力,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在遇到问题时,无法独立面对和解决,从而产生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是家庭经济因素。家庭经济因素是家庭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则能为子女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从而对于子女的心理健康的提升有所帮助。反之,贫困大学生们不得不靠贷款、资助、勤工俭学来完成他们的大学学业,他们害怕被轻视、看不起,导致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充斥着压力感和自卑感,这些不良的心理负担较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四是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会对子女的成长形成不同的教育环境,从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影响形成差异。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往往更加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以及心理的变化,能够理解并且懂得与子女沟通的技巧,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引导,使子女更好的解决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对策分析
(一)父母方面的解决对策
首先,应端正对于子女心理健康的态度,不能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身体状况,要有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的教育观念。不能一味的强求、命令,也不能放纵、溺爱,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子女。其次,应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学会换位思考,在子女遇到心理困扰时,愿意向家长诉说、寻求帮助。最后,父母的思想应与时俱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及面对困难的能力,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动向,并给予正确有效的指导。
(二)各高校的解决对策
第一,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在新生入学时,通过心理测试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给予有效的的心理咨询帮助。第二,通过校园网、广播、微信平台等宣传途径,进行广泛的心理知识宣传,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大学生课余生活,建设和谐的校园氛围,帮助大学生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第三,高校应建立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沟通机制。大学生在入学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并不知道,家长更加了解,入学后的心理状况,学校更加了解。“双管齐下”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大学生的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干预和解决。
(三)社会方面的解决对策
社会应通过各种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宣传和普及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教育理念以及心理健康知识、子女心理问题干预方法等,从而提高父母的心理学知识和教育能力。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等群体应更加关注贫困、单亲等特殊家庭,健全完善保障机制,为他们提供物质和人文关怀,改善特殊家庭的生活状况,减少大学生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从而减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总之,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单一的某一方的改变、努力就能成功的,而是应采取三方同时行动的方式,即父母、高校以及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方式来解决,才能真正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做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杨钰.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4):54-55.
[2]翟亞丽.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5(03):154-15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