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但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高有效教学的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是教学主题、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以及教学准备等等,旨在不断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引言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能否顺利的开展关键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这里的教师行为是狭义的教师行为,主要指的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教师的行为涉及到的内容方方面面,主要指的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情感等等。主要包括教师在进行上课之前对教授课程的准备工作,对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等,不仅如此,还涉及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等。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应当从教师的行为入手,不断的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准备阶段的有效策略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当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只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够讲好课。备课指的就是在教学之前对所教授的课程进行准备工作。在教师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要求,分别是备自己、备学生以及备教材。
(一)认清自己,高效备课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从原来的填鸭式的课堂教育转变为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也应当由原来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这里所说的“备自己”指的就是教师应当在教学的工程中不断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进行自我反思,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对于优点继续保留,对于缺点能够及时的进行改正。同时应当进行自我评价,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水平。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小马过河》这一课的备课时,可以利用自己擅长的手工来制作一些图片来辅助教学。在课堂上能够生动形象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了解学生,高效备课
素质教育观提倡在教学时应当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备课时应当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用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改变学生在以往学习模式中的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应当从实际出发进行备课。那么教师怎么样才能够做到“备学生”呢?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就是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学生的特点,备课时争取做到全面性以及科学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应当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全面的掌握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案。
(三)吃透教材,全面备课
教师的教学必然离不开教材,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能够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当然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观”的盛行使得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教师并不是一味地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授课,而是以教材的内容为基础进行授课,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策略
要想不断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就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引入新的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教师与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自尊,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同时平等的对待学生,做学生的朋友,真诚的对待学生,让学生在能够在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的勾起学生的求知的欲望,才能够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采用游戏的模式,不断的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与学习无关的行为,这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最后,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无疑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教学设计的创新必然带来不一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之间到达“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效果。制定有效清晰的教学目标,研读新课标,体现综合性、全面性;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体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丽书.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王妍平.探索提高小學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2012(24):210+228.
[3]胡华杰.奏响有效教学的旋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2):67-6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