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措施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852
胡宇航

  摘 要:由于弱势群体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其采取的法律保护措施应建立在弱势群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法律保护措施,建立健全保障基础,才能为弱势群体提供其最需要的法律援助与保护。本文将就弱势群体所需的法律保护措施展开分析,并尝试提出整改意见。

  关键词: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法律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我国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在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中,弱势群体的出现是影响社会安定和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风险问题之一。一般情况下,弱势群体通常指的是在经济基础、知识积累、生产生活、智商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大多数人存在差异的人群,多指的是不利地位人群。从政治学或经济学角度,学者认为,弱势群体指在抵御自然灾害及生活风险能力方面因内在或外在等多重原因上有困难的人群集合体。可以说,弱势群体是社会利益分配不平衡的外在表现之一。为弱势群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法律保护,不仅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促进社会经济稳健发展,更是人道主义在法律领域的体现,有助于法律正义风气的建立,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一、强化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措施的意义

  (一)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改革开放政策与市场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社會经济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然而,在经济水平快速进步的背后,我国社会仍存在一定隐患。其中,弱势群体便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妥善处理弱势群体问题,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有助于和谐社会长治久安的成功进展与最终实现。

  (二) 有助于实现法律平等最终含义

  法治社会的最终目标便是人人平等。对于弱势群体而言,身处于社会低端的他们缺乏人身安全保障与个人进步空间,无法平等享有与多数人相等的社会权利及个人机会,这一现状有悖于我国的法治社会目标,拖慢了我国人权主义建设道路,无法实现立法最终追求。

  关于弱势群体保护问题的解决,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为了真正实现保护弱势群体的目的,必须要合理统筹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要实现社会发展,必须要注意保护好优势群体的强势劲头,只要将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来协调,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二、建立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措施的手段

  (一)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就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来看,尽管已有《未成年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然而,由于弱势群体情况复杂,现行的法律中无法覆盖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弱势群体,如农民工、下岗工人等,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正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及职能部门应积极完善法律体系,针对各类型弱势群体出台相关保护法律,建立全方位、宽领域的救助体系,帮助弱势群体提升抵抗社会风险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专款专用、指定特性的保险服务,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在弱势群体之中的覆盖面积,细化社会责任承担范围,将更多弱势群体纳入法律保护伞之下。

  (二)强化执法保护意识

  在弱势群体的产生过程中,执法力度的低下甚至缺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尽管有着各自的权益保护法律条文,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因种种阻碍无法获得最佳效果,这一情况的产生源自执法保护机制的缺乏。放执法主体在进行相关法律活动时无法正确认识弱势群体权益,并最大程度上给予重视,就无法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条例,导致弱势群体应有的权益无法得到实现。在此情况下,相关职能部门应强化执法人员的保护意识,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

  (三)提高弱势群体法制意识

  在社会各界提升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理念的同时,弱势群体自身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理念。为此,相关职能部门应提高对弱势群体教育资源的资金投入,保证弱势群体也能得到基础的教育资源,针对弱势群体适当放宽高等院校招生政策,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在社会中营造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法治氛围,积极培养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提升其自保意识与自保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构建。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对于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仍处于薄弱状态,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往往得不到尊重与保护。对此,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应积极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立科学有效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机制。同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普法教育,助力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曾钰诚,伍光红.人文精神语境下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之审视[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5).

  [2]刘腊梅.浅议和谐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以我国的司法现状为背景[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7).

  [3]胡肖华,谢忠华.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理基础及理念探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4]王蕾,梁知博.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完善[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