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射箭运动受到更多的关注,现在射箭比赛已然不再是单纯的拼运动员的体力较量,还是技术以及战术的竞争,更是运动员关于射箭技术特点以及教练训练方法的角逐。本文首先对射箭运动的技术特点加以详细的分析,而后从基础体能训练和专项训练两个方面来对射箭训练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射箭;技术特点;训练方法
一、射箭技术特点
射箭技术特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直线对称性
一个物体若想稳定,其就应当保证受力的对称性,这时才能使得平衡得以保证。射箭技术动作进行时存在两条直线对称力,其中一条为贯穿运动员躯体主干的直线力,此力分为地面对躯体的支撑力和下肢对支撑力的反作用力。通常要求力线与地面垂直。此力对于保证射箭者在射箭过程中躯干的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条直线对称力为拉弓和推弓力所组成。其中推弓力的方向指向靶心,力的作用线在瞄准线上,拉弓力线与其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若将此力定义为水平力,那么贯穿运动员躯体主干的直线力则为垂直力。水平力始终正对靶心,并与靶面相互垂直。垂直力线和水平力线在射箭过程中应时刻保证各自的对称性,一个小环节的不对称都会直接影响射箭的精准程度。
(二)具有平面性
射箭这项运动,通常将通过靶心且与地面垂直而且同靶心具有正交关系的弓平面视为射箭平面。弓的穩定性取决于弓体平面正对靶面并且与地面始终保持垂直关系,弓体重心点固定不变或变化极小。射箭者在射箭过程中,推弓和拉弓的用力基线应一直处在该平面之中。在射箭平面上的水平力线同垂直力线应互相交叉并垂直,以此来保证运动员身体呈现出强有力的十字支架型。
(三)具有动态平衡性
这个特性可以说是射箭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曾有人用“用力如抽丝”来形容射箭技术的这个特点。其实就是要求水平力应十分柔和、流畅而且稳定,要求用力变化率保持不变,推弓力以及拉弓力一直处在动态平衡过程中。要求动作细腻,犹如抽丝一般,均匀的拉动。
(四)具有简单性
在进行射箭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用力部分,用力部位越多,用力越复杂,就会使得射箭者难以保持平衡。一个物体所受的力越多,那么力就越容易产生变化,保持力的平衡及越难。所以,射箭运动想要保持平衡,就应尽可能的使用最少的力来完成此项运动。用力的简单性还包括对惯性力的运用,讲究的是用力干脆利落,该松则松,该紧则紧。
二、射箭技术训练方法
(一)基本的体能训练
力量、耐力、反应速度以及反应的灵敏程度等基本的运动能力是射箭者所应具备的基本体能。经过研究表明,体能在后天也可以得到培养,现在许多年轻人都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其体能较差,这并不意味着其不适合体育运动。应当从年轻的射箭运动员抓起,结合其现在的体能状况,制定出相应的训练方案,尤其对于那些技术动作十分过硬,但是体能相对较差的运动员,应着重对其体能加以训练,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兼顾体能训练,进而使得运动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比如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加入篮球、跑步、爬山等运动来增强运动员的体能。在训练器基本的体能过程中,也能使其协调能力得到提升。应当注意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对于力量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力量为运动员将射箭技术发挥到极致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教练员要对运动员进行日常的力量训练,进而提升其手臂、腿部以及肩背部等重要身体部位的肌肉能力。当有很强的力量基础,那么做起整套射箭动作就会十分顺畅。比如可以增加引体向上、举重等运动来对运动员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的肌肉力量进行训练。针对年轻射箭运动员力量不够,不能确保射箭动作的稳定性的情况,就急需教练员有意识的增加一些力量训练,使得运动员的力量得以提升,进而使得射箭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二)专项训练
通过基础训练之后,就进入了专项训练,此阶段就需要对专项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并不断加强专项素质训练,提升其专项技能。这段训练旨在提高其技术水平。首先是要天天练习拉弓,每天拉弓次数都会达到几十次甚至是几百次,就是为了通过训练使其稳定性有所增强,进而建立起一系列的条件反射,使得用力更加合理,动作更加协调流畅,有利于射箭更加精准。而后要在一定的距离进行射箭练习,要坚持每天都练,在此基础上要设定距离目标,先进行短程射箭训练,最后进行远程技术训练,并参与相应的一些比赛,以此来从心里和生理两个方面使得本身的素质得以提升。还应当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以此来逐步提升自己的射箭技术水平,并使得心理素质更强大。
三、结论
射箭活动已然成为了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因此对射箭技术的特点和训练方法研究也随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只有不断的探索新的更好的训练方法,才能在射箭技术领域有所突破。具体而言就是打好基础,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上再进行专项训练,使得射箭运动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春植韩国射箭队选拔及训练特点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30):27-28.
[2]房小伟,李少丹.从中韩射箭运动比较探我国青少年射箭运动之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110-1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