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李煜词的抒情性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725
梁馨怡

  摘 要:李煜在中国的词人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他的词有着深刻的抒情色彩,本文主要根据李煜的人生经验来分析其词中蕴含的抒情性。

  关键词:李煜词;抒情性;分析

  在中国历代的词人中,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在抒情方面成就比较高的一位词人。虽然其作品存世的只有三十多首词,但明代胡应麟、清代谭献以及近代王国维等词评家对李煜及其词都颇为赞赏,评价很高。从晚唐词坛的状况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为什么李煜能获得历代词评家的赞誉了。晚唐以前,词在文人之间还不是主流,仅在民间市井、青楼等地传播,且内容多与女子有关,主要描写女子的容貌穿着、闺房景物,表现得都是一些深闺幽怨之情,加之用词粗俗,难登大雅之堂。之后温庭筠的出现,虽说作词的题材仍是围绕相思,恋情,闺怨等,但其笔法细腻,词藻华美,风格艳丽,开创了中国词史上的第一个词派:花间派。然而这个派别的词多是在茶楼传唱,没有体现出作词人的心理思路和思想感情,所以成就不高。

  一、 李煜词特色的形成原因

  李煜的父亲和冯延巳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其父李琼的词通过描写外物来抒发自己当时内心真实的感受,有时候也写女子的离别思念、悲秋惜春之情,但主要还是借词来表达内心的没落和遗憾;冯延巳则是通过词来隐晦的表达了文人士子在逆境和朝廷衰败下的困难忧苦,感情十分沉挚。李煜在两人的影响下,将词当成了抒发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载体,写尽了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

  二、李煜词的抒情性

  以李煜作词的情感发展为线,可以将其词分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青年时期。李煜在3O岁之前,一直都是在他父亲的庇护下过着悠闲的享乐生活,无忧无虑,每日和关系好的大臣饮酒作乐,赏花游玩,同时也习书作画,尤其喜欢作词填曲,可以说每天都过得随性、舒适,也没有虚度年华。所以这个时期他所作的词大多都是在描绘豪奢的宫廷生活,无非就是一些赏乐,观舞,听歌等等,抒发的也是自己纵情享乐的闲情逸致。不过这个时期的李煜也有写了一些和离愁别绪相关的词,如”亭前春逐红英尽“。我们将其与花间词派温庭筠的”柳丝长,春雨细“相比来看,相同点是都是抒发伤春怀人的忧愁,不同的是二者在情感表达和表现手法上有明显的差异。从意象上看,李煜词中的意象疏朗,具体事物较少,不过词人在这仅有的几个事物中精细的刻画,每个事物都描写得相得益彰,关键在一个“精”字;而温庭筠词中的意象则比较密集,除了最后一句抒情以外,其余句子中基本上都有一个意象,着重在一个“多”字。从意境来看,读李煜的词我们能感到主人公始终都在其描写的画面中,这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的体会主人公的凄凉和;读温庭筠的词我们会一直看到描写的意象一直在变幻,不读到最后一句,我们就无法想象主人公的形象以及当时的愁绪之情。

  二是中年时期。也就是李煜30岁至40岁的时候,宋朝已逐渐强大,有吞并其他小国的野心,那时李煜身边美丽的妻子陪伴,而且两个儿子相继出生,生活可以说是幸福美满,所以面对宋朝的威胁,李煜早有了称臣纳贡,苟且偷安的心理。然而, 28岁的时候,自己心爱的妻子和儿子相继死去,他内心非常痛苦,加之看见后蜀主孟昶亡国后在宋朝杀死,致使他胆战心寒,精神上的压力特别沉重,郁郁寡欢。国破,归降宋朝期间李煜的词处处表现出沉痛、悲伤的情绪。”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这是李煜怀念他弟弟而作的一首词。通过抒发兄弟之间真实的离愁,让我们读者能切身体会到其中的真情实感,而不是像一些词人那样无病呻吟强说愁,因而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其中一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将那种绵绵不断的离愁写得更沉挚、深厚,给人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三是被囚时期。李煜40岁之后亡国被囚,终日只能以泪洗面,然而在这期间的两年多时间里,经历了人世间的大起大落、沉沉浮浮,由一国之主,变成了失去自由的囚徒,内心完全是一种血泪交织的深哀巨痛。他将这种痛苦抒发在作词中,这期间的词也是后来受人所称赞不已。李煜后期的词基本上都在思念故土和抒发亡国之痛,不难发现,后期他的词里面经常出现泪、恨、愁等字眼,这些词相比较其早期、中期的作品来说,已经由平常的悲哀愁苦变为亡国思家的深哀巨痛,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深沉。李煜的词就是他一生真挚的感情的真实写照。前期的安稳享乐,纵情声色,虽然做作品中的感情厚度和深度无法和后期相比,但也是他内心真实情感的表露;中期的家庭变故,国运衰颓,给了他很大的压力,继而所做的词就转入内心世界的表白,抒写的就是亲人离去的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世道变换;后期的亡国破家,被囚于野,真正体验了天上地下的落差,这个时候的词更加表现出了他发自肺腑的痛苦和血泪。

  参考文献:

  [1] 李定廣.论北宋词与晚唐诗的近亲关系——兼论正确解读宋词化用唐诗现象的文化涵义[J]. 求索. 2006(11).

  [2] 刘锋焘.从李煜到苏轼——“士大夫词”的承继与自觉[J].文史哲.2006(05).

  [3] 吴帆,李海帆.论李煜李清照词相似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4).

  [4] 王秀林,刘尊明.“亡国之音”穿越历史时空:李煜词的接受史探赜[J].江海学刊. 2004(0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