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两方面来论述曹七巧的人物悲剧性,通过对她的生存环境、家庭背景的分析,阐述造成她人生悲剧的根源。社会悲剧是个普遍的共鸣现象,这种悲剧不单单发生在曹七巧身上,然而最终导致曹七巧走向人性灭亡的原因正是她被压抑扭曲的性格。
关键词:悲剧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压抑;报复
一、社会悲剧
(一)等级制度和门户观念
曹家是一个在乡下开麻油店的小商贩家庭,而商人从明代开始就一直被官僚阶级所不耻,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甚至连农民都不如,这种现象沿至到清朝都没有改变。由此可见,曹家即使不贫穷也是一个没有背景,门户很低的小户人家。姜家是一个世代为官的官僚家庭,虽然当时的姜家已是日落西山,失去了往日的显赫与辉煌,但在那个时代姜家仍算是一个很有背景,门户很高的封建贵族家庭。遵循当时的封建意识,在这两个门第极为悬殊的家庭之间联结一种婚姻关系,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便有也只是一种买卖关系,即买来做一房姨太太,但这根本不能算是明媒正娶的婚姻。然而“奇迹”却发生在了曹七巧身上,她不仅嫁进了姜家,还做了姜家的正头奶奶。当然这里的“奇迹”出自姜家,因为姜家的二少爷是一个害骨痨的残废人。有钱有势的官僚家庭决不肯把女儿嫁给这样一个病人,可是小户人家出身的曹七巧却嫁给了这个残废人。这是曹七巧在那个没有平等可言的封建社会里受到得第一个不公正的待遇,只因她的出身,她在大户人家面前没有选择幸福和自由的权利,她只能嫁给这个家庭的残废人而不是一个健康正常的男人。曹七巧在这场婚姻中葬送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应该享受到的所有幸福。
在曹七巧进入姜家后更多地不公平的待遇便接踵而来,以她的身份在封建意识浓厚的姜家是受不到任何尊重的。如文中有几段描写姜家人对七巧的态度:兰仙早看穿了七巧的为人和她在姜家的地位,微笑尽管微笑着,也不太搭理她。
因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和门户观念,曹七巧在姜家连个仆人都不如,她的人格尊严被完全地漠视了。
(二)男权社会的附庸
曹七巧倘或嫁给另外的男人,也许她能过着一种不如姜家富贵却很正常的生活,毕竟曹家也不至于穷到嫁不出一个女儿。但是她的哥哥为了贪图富贵、攀高枝,把她“卖”给了姜家。只因七巧是个女儿身,并受着“三从四德”中“在家从父”观念的影响,她在娘家是没有自主权的。即使是曹家唯一的女儿,但传统观念是不允许女儿有违父母旨意的。况且“长兄如父”,曹七巧只是她哥哥的附庸,只要她哥哥做出决定要她嫁给谁,她就必须顺从。
二、性格悲剧
曹七巧鲜明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向、泼辣
曹七巧的娘家是开麻油店的,人又有几分姿色,因为卖麻油从小与外人接触多,所以不似一般少女那样保守拘谨,她风流泼辣,敢在街上与卖肉的朝录调情,可见她的本性并不安分老实。她喜欢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金钱、情欲,为此她可以不在乎外人的评价。但她这种性格必然会与当时的封建礼法制度发生冲突,在那个父权社会里,女人没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受到这种压制后,七巧张扬的欲望也会受到压抑。
(二)争强好胜、猜忌心重
曹七巧在娘家时经常是站在柜台和客人们讨价还价惯的,所以也养成了她喜欢争强好胜的性格,在姜家又因为人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逐渐消解了她心中对亲情最后的幻想,她那种争强好胜的本性又更加得暴露出来。
(三)好嫉妒、报复心重
这是曹七巧性格中最让人恐惧,也让人憎恶的一点。因为她没有得到幸福,享受过爱情,也没有受到常人的尊重,她就嫉妒所有比她幸福的人。她嫉妒新婚的三太太兰仙,为了想和小叔子独处,她故意地让兰仙弄断指甲并离开,只剩下她和季泽。只是她的苦心白费了,季泽并没有接受她。至此她变得更加不可理喻,更加怒火中烧。她被烧地越来越痛苦,越来越疯狂。她发疯似地把这些痛苦施加在女儿和儿媳身上,报复她们比自己过得幸福。
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一种外因和一种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代表着客观的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内因代表着主观的意识形态和自身条件。如果说社会悲剧是造成曹七巧悲剧命运的外在的直接的原因,那性格悲剧则是一个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因为七巧“不仅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更重要的,她也是自己各种性格、情感、欲望的奴隶。”弗洛依德的“力比多”观点将人的人格结构分成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代表着一个最原始、最初的欲望,而这个“本我”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压抑和规束之后,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抗争活动。曹七巧那个最原始的包含着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的“本我”因基本需求极度匮乏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然而残酷的封建礼教绝不能容忍这种基本需求,她一直在遭受打击。她先是被剥夺了自由和幸福,接着她的本能欲望又被一再地压制着,她有一点想反抗,但这种徒劳地抗挣反而变成了疯狂地报复,使曹七巧深陷一种不可自拔的欲望泥潭中。她一味地要报复那些比自己活得幸福的人们,可是她報复的对象确是自己的亲骨肉,她不允许儿女们享受自由的婚姻和爱情,以此作为自己情欲缺失的补偿。但这种报复的最终后果是在摧残自己的生命。曹七巧亲手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幸福埋葬了,最后也埋葬了自己。
参考文献:
[1]夏志清:《张爱玲的意象世界》,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