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有思维、有感情、有创新意识的。让学生在数学课中充分地“动”起来,即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而,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我认为要让学生在数学课中充分地“动”起来,即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去学习数学,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动口中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之所以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该支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墨守陈规,勇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让学生在动口中培养创新思维。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强,看似简单的道理,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又是如此深奥。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他们在课堂上多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解答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就启发学生:“今天我们要比一比,看谁最能干,能把23减8等于多少用小棒摆出来?再把摆的过程说出来!”同学们一下子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有的打开一捆(10根)加上3得13,再用13减8得5,最后用10加上5得15。有的打一捆(10根)减去8,再加上3得5,共余15根。两种方法不同,但是结果相同,学生产生了疑问。于是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各抒己见,讨论得非常激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先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把两种方法说出来,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再指名交流,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教师再进行演示、小结。这样既有利于记忆,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在动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尽量让学生去实验、实践,自主地探究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在数学知识的应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使学生的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让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有办法知道圆锥的体积吗?学生们一听到这个问题,马上就议论起来了。有的说把它放进盛水的量杯里,看水面升高多少,再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就可以知道圆锥的体积了。马上又有同学提出疑问:“如果每个圆锥都这样测,太麻烦了。”于是,我就向全班宣布试验方案,分小组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把水或沙子装进圆锥,再倒入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惊奇地发现用圆锥装水或沙子,刚好倒三次就可以把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装满。学生们通过实验操作归纳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在操作中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的灵感,更好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动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动脑中参与活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赏识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信息,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主动地探索、创造,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
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一节肥皂的包装设计课,课上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为肥皂进行包装设计,并要求从节省材料,美观新颖等方面进行研究。学生们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想法,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设计出了自己满意的包装方案,再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与同学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通过主动实践和自身情感体验,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还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六一班有56人,男生人数的与女生人数的一样多,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时,先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道题,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学生们积极动脑,想出了多种算法,有的同学列方程解答,有的同学用比例知识解答,还有的同学用分数知识解答。交流算法时,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交流自己的算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让学生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只要教师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去学习数学,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敢于创新,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愉悦、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探究知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数学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