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仙谷是国家5A级风景区天台山的热点景区,八仙湖又是琼台仙谷的风景亮点,湖畔常年云雾缭绕,仙气甚浓,恍若仙境,别有一番韵味。二千多年来,山水神秀的天台山,道教的兴盛和道教南宗祖庭的名声享誉海外,都因在这琼台之上的桐柏宫。八仙湖则是重修琼台仙谷后新设的景点。湖水清澈,群鱼遨游,山峦倒映,清风习习,湖畔林荫夹道,杂树芳草万紫千红,真可与瑶池媲美。
八仙湖顾名思义就是八仙聚会的地方,历来有许多名人慕名前往,留下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而八仙湖名称的由来,也因传说中的八仙在此聚会而起。
相传八仙曾一起相约天台山,在美丽的琼台仙谷聚会。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都曾在民间留下美好的故事。吕洞宾又称吕岩、吕纯阳、唐蒲州永乐人,他看破红尘,来天台山拜铁拐李为师。铁拐李在装病嗷痛,吕洞宾问老师可有神药,铁拐李答:只有在琼台悬崖上三个桃子能治好病。吕洞宾报恩身切,就赶到琼台,看到对面悬崖上真的有三桃树,但陡壁绝崖怎么上去采摘?为救师命,他不顾生死纵身跃过深谷摘了桃子返回,献上桃子。铁拐李问吕洞宾看见什么了?吕说在洞底看到一具尸体?又问:你现在感觉如何?答:身轻如燕,力大无比。铁拐李告诉吕洞宾:你已成仙了,在山涧中的尸体是你的凡人躯壳。这就是吕洞宾在天台琼台得道成仙的故事,至今流传了一千多年。现在八仙湖中矗立着一块巨石,酷似一位道长,笑脸相迎各方游客。这块巨石,就是吕洞宾的化身,惟妙惟肖在湖中戏水,万千游客的相机留下了他的身影。在八仙湖的山上,又有吕洞宾的度人船景,远视他撑看旱船,欲渡放下屠刀者和芸芸众生。换个视角,又能看到这旱船倒映在八仙湖中在游动,真是绝妙奇观,回味无穷。吕洞宾有诗云:“青蛇绕地月徘徊,夜静云闲鹤来回,为渡有缘人摸骨,暂留踪迹在天台。”更印证了这位仙人游历天台山的事实。
再说诗仙李白,曾三次来天台山,开元15年(727)秋,天宝元年(742)与道士吴筠同游,上元二年(761)因族侄李嘉佑出任台州剌史时同来。诗仙李白对天台山的美景赞不绝口,因此留下《琼台》诗中:“龙楼风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佳句,又如《天台晓望》、《梦的天姥哙留别》、《求崔仙人百丈崖瀑布图》等佳作,给天台山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从中也可见李白对天台山的钟情。后来李白因醉酒跳入水中捉月溺亡,传说他捞的正是天台山的琼台夜月。现从琼台俯视,原四面翠壁同映于深潭的圆月,现在八仙湖中更顯直观、明亮。因此又有人说:“八仙湖中直立的巨石是李白诗仙”。虽有些牵强附会,但也恰恰说明人们对这位诗仙怀念颇深。
趁游船向上到停泊处,有九峰耸立倒映水中,每座山峰都有其相对应的八仙之名,远看幻象顿生,似乎与八仙一起立于湖畔,倒映水中,在水波中犹觉八仙在群舞,又似置身于八仙过海的情景之中。
久负盛名的桐柏宫就建在琼台仙谷之上。桐柏宫原名桐柏观、桐柏崇道观,位于县城西北12.5公里的桐柏山上,九峰环抱,碧溪前流,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其鼎盛时期为唐代和宋代。那时,楼台争耸的宫观有三十六处,有千僧万道的规模。一直作为领头羊的桐柏观,成立于吴赤乌元年(238),由孙权遣葛玄开创。到最盛时期,仅桐柏道观一个宫就“接客可容千众”。它不但有接待一般香客的馆舍,和相适应的厨廪、道寮、粉磨坊,还有可接高官甚至皇帝的元命殿。整个宫观,穹楼杰阁之雄丽,云窗雾阁之高下,皆隐约于乔林翠霭之中,崇饰像丽无以加矣!壮丽无比。
又有传说,唐代大和年间文人文箫中秋游钟陵西山,遇月宫仙女吴彩鸾向他招手,文箫见情即吟:“若能相伴陡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兼甲帐,琼台不怕又霜寒。”俩人一见钟情,双双骑虎下山成仙,飞奔琼台仙谷,仙女沐浴于仙浴潭(即现八仙湖上游一深潭),尽情耍水,二人喜笑颜开。又有诗圣白居易,久闻天台山的神秀,因故不能前往,只能作游诗一首:“缭绫缭绫何所以,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四十五尺瀑布泉。”这又为琼台的明月、瀑布更添一番神韵。八仙湖是仙人的,也是凡人的,更是游人的,八仙湖水清月明,上游飞瀑如练,常令游客流连忘返。
八仙湖水为何清洁似碧玉呢?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其源头来自羊毛坑、白沙坑二溪,流经长14.5公里,流域面积23.13平方公里,经树木、茅草的洗涤,河沙的过滤,无污染,清而又净,水带甜口。湖畔游步道与水面相差几寸许,脚踏游道,似浮水前进,目观山色飞流,奇岩怪石,影在水中荡漾,微风拂面,水天一色,负氧离子甚多,是绝好的天然氧吧。
琼台仙谷是在国泰民安的新时代中经过精心设计,分段实施规划重修的。经大手笔重修而成的八仙湖位于入口处地段,拦水坝蓄清泉,建坝游廊。在大坝游廊上憇息,观湖光山色,听瀑声哗哗,也可到山谷下游,欣赏日出时的彩虹,这些都展现了人工造化的高超技术,为八仙湖添美,为琼台仙谷景区增色!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