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深入朝鲜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094
王振宇

  在吉林边境,五名朝鲜军人进入中国境内抢劫,造成几名中国军警受重伤,加之近日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这为此次旅行蒙上了一层不安的阴影。随着朝鲜列车驶出站台,踏上鸭绿江大桥的那一刻,我告诫自己接下来的7个小时一刻也不能打盹,观察一个社会对于20岁的我可能只是管中窥豹,但是也不能错过每一个观察细节的机会。

  列车行驶到大桥的中间位置,是观看江边两岸最佳的位置,只见丹东楼屋林立、江边游人众多;再看朝鲜的第四大城市——新义州,江边只有一栋游客中心,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建筑物,江边浅滩已经露出水面,连艘小渔船都没有见到,巨大的差距吸引着我。大概也就是行驶了几百米,列车到了新义州的站台,要进行入境检查,几十位朝鲜人民军士兵登上了列车,先进行身体检查,随后进行包裹物品的搜查,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仪器进行扫瞄检查,只是单纯的手动检查(这是个漏洞,因为如果带有违禁品可以先后颠倒就可防止检查),就这样的检查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列车挪动了,那为什么“挪”字呢?列车全程的时速在30公里左右(咱的高铁目前时速300公里已经很普遍了)。这里呢,想讲一下朝鲜铁路的发展,由于1982年,苏联赠给金日成的飞机在试飞阶段发生了故障爆炸,加之忌惮美韩的导弹威胁,所以,金日成、金正日父子在国内视察和出国访问从不坐飞机,而朝鲜的铁路发展也是较其他来讲比较受重视的,但是据我观察只限于旅游专列和领导人的专列,因为沿途的火车大多都是中国上世纪90年代的样子,非常的破旧,以运送粮食和各种工具为主,运载力较低。

  朝鲜由于粮食问题得不到解决,在20年前就仿照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合作农场,但是这种模式并非中国当年实行改革开放的举措,只是目前朝鲜实行的是公有集体体制,国家统一进行分配单纯为了应急性地填饱人民的肚子的政策调整,不至于再出现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饥荒而发生的那段惨剧了。所以说近十年来朝鲜的城市经济的调整和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都只是缓解国内矛盾、巩固“白头山血脉”政权的调整罢了。在这我还想讲一下目前对朝粮食援助的问题:沿途所有土地上都种上了玉米、水稻等庄稼,没有其他的作物,因为目前朝鲜的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朝鲜自从90年代由于金日成逝世、大洪水等灾害,粮食一直处于短缺的状况。这里要讲一个问题,很难想象,对朝援助粮食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然后是韩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在这份名单中,有些国家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想到,但是他们确实是做到了。不可否认美国有其的政治性考虑,但是一定也是出于对人权的尊重,在近30年内,不管局势怎样变化,其对朝援助未曾间断,这个需要我们国家反思,在一些敏感地区或者话题上,能不能从保持对于“人”的宗旨出发,这个也是执政者需要反省的。

  在沿途也观察到朝鲜农民的农作方式,一个村社分为几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自行规划劳动,进行划片分配,到了饭点,大家聚集起来,就在田间把午饭解决了(真的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吃过饭,天逐渐热了起来,就都凑到一块唠嗑,而我也在好奇他们的话题,或许是各家的家长里短,也或许是抗战岁月的英勇事迹,但绝对不是国际局势或者国家发展,因为在朝鲜缺少一个“入口”,说白了就是在农村地区是没有电视、收音机等了解平台和渠道,如果有重要的大事要通知,那就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可以得知,政府不希望民众了解到太多关于外面的事物,原因我想也不必多解释。所以我观察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沿途村庄的男女老少几乎都在外面,小孩都在水里(家中没有东西可以留住他们)。火车经过时,在庄稼地劳作的人们都会停下农活看会火车,我从一些20岁出头的小伙子的眼里读出的只有好奇和懵懂,或许他们中的一些人都没有坐过这样的交通工具;甚至还有走路的小孩跟着火车跑一会,直至列车消失在他的视野中。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民众思想几乎没有开化,从来没有接触外面的信息,一切都是滞后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开城(说是城市,其实还不如中国的村镇),一个小女孩在泥土里玩,可能只有不到两岁,用小手向着我们的大巴车摇着手,那一刻的心情真的很复杂,真的是泫然欲泣。

  沿途所经过的村镇都设有岗哨(相当于中国抗日时期的炮楼)。在朝鲜,铁路交通的哨岗全部是女兵把守,经过一个村镇时,有个哨卡的女兵扛枪站岗,我把相机贴在在窗户边,她对我瞅了一眼(在朝鲜不允许拍摄一切与军事设施包括军人在内的照片),我合上了相机。沿途包括接下来的公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沿着铁路有一条乡村公路,一直延伸到平壤,这条公路全程都是土路,坑坑洼洼,零星地有几辆货车和几辆客车经过,货车是中国上个世纪60年代就淘汰的解放牌,车的挡板还是木板结构,也有几辆中国重汽的大卡车。客车就像青春电影里的上世纪的白色蓝条纹老款车。包括平壤周边的公路,人坐在大巴上真的是要“飞起”,虽然是沥青路,但还是上个世纪的公路。所以,在此可以揭穿金正恩的一个谎言了,他对国外媒体讲:我的飞机可以在任何朝鲜的公路上起降。

  沿途路过一个车站,有一列绿皮车停在站内,是一群大概18,19岁的军人,手里拿着铁锹和铲子,好像是即将要开拔去干活。在朝鲜,几乎所有的大小工程都由人民军来干,这里的人民军就是作战的部队,并不像中国的专业的工程兵。讲到军队,因为在朝鲜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所以我就较为侧重的去仔细的了解和观察。朝鲜的女孩都倾向于找当过兵的男人,其原因有多个,一是军人能分配一个较好的工作。二是在朝鲜保留了非常多的封建传统,有一个就是男人不劳动,像一个大公子一样呆在家里,而是女人干活(这一点朝方的导游也不质疑),那么军人由于吃过苦,所以在这方面的惰性也就较为不严重。三是朝鲜的先军政治,军人的社会地位较高。

  在列车上来了一个朝鲜列车员推着车上卖食品,旁边大叔讲在中国原价2.5块的白酒在车上卖11块,买东西要比原价高几倍。后来对于朝鲜的市场体会的尤为明显,由于朝鲜不是市场经济,所以货币汇率也不按照国际市场进行调动。比如在朝鲜1美元约合14人民币,与国际市场完全是脱节的。(所以在朝鲜,美元会比人民币更“好使”)。还有同行的大叔发现朝鲜的商品对于本国人和外国人的價钱是不一样的,一瓶水卖与我们大约3元,而卖给本国人只要几角钱,这之间相差了大约500-600倍,从这点可以看出朝鲜的物价水平和经济状况。当时旁边的小哥想和这位列车员合个影,被断然拒绝,要知道,在朝鲜境内和外国人合影这是被禁止的,是敏感的请求。而且任何外国游客不得同朝鲜民众直接接触,防止传入一些新思想,本国人知道太多有关朝鲜的真实状况,有利于把握住国内舆论的方向。

  快到平壤车站附近的时候发现有女人在挖菜,我们讨论这很有可能是粮食不足吃一些野菜补充,平壤市民如此,可想而知拥有众多人民的农村地区是何状况。前段时间,有个欧洲人自带相机深入大山内的农村,拍摄了一组照片,有的孩子快被饿死了,整个身体是皮包骨,眼球几乎突了出来。所以,依此可以推测这样的情况绝对真是存在。而我们的行程里不允许进入农村地区。

  到了平壤后,我们参观了金日成、金正日父子铜像。站在“千里马像”前,我说这起千里马运动,朝方的导游A问我:你怎么会知道千里马运动?我说:在书上看的。她回答道:我们现在正在进行万里马运动嘞,语言里充满了自信和骄傲,显示了朝鲜人纯真、自信的一面(千里马运动是一场盲目的经济建设运动)。这4天,朝方的导游A(为了保护她这里用A来代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忆起她,首先是非常注意维护国家的形象,不该讲的话绝对只字不提;其次,非常尊重中国人。还有一点,我认为她是一个在内心底里有自己思想的中年妇女,她出过国门来过中国,见识过中国的现状。其次。她的老家是在今天的韩国汉城,自从李明博上台后对朝关系恶化,所以再也不能探亲、通电话了,所以对于韩国那边的亲属就失聯了,但关于韩国的发展状况她是不陌生的。A说,过段时间她还会来到中国。实际上,金日成在80年代就提出了统一的三原则,即:自主、团结、和平统一。而当时金大中和卢武铉都对朝采取较为友好的政策,比如说:探亲、通电话。只是后来这些举措都消失了。

  我们住的是朝鲜的特级酒店——羊角岛国际酒店,食宿几乎都是上好的,晚上用过晚饭后,同周边的人叹息农村的老百姓可能一辈子也吃不到这样的饭菜,大家又是一片惋叹。我们被规定晚上不允许出岛,A说近日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大量的间谍活动,以防意外。羊角岛酒店的5楼没有电梯按钮,一直盛传那里是朝的间谍机关专门搜集外国人在朝的情报,我看此话不假。

  在朝鲜,我们被告知不能拍反映朝鲜阴暗面的照片,只能拍摄正能量的照片。出朝鲜边境的时候会专门检查手机和相机,而事实也如此,的却对我们的相机进行了检查,但是依然有漏洞。A针对我们向她提出的几个问题做出了回答。为什么要崇拜领袖三人?金日成可以理解,目前金日成的地位已经被写入国家宪法,他的主体思想理论已经建成纪念塔屹立于平壤市中心,金正日勉强可以解释,但是关于金正恩,她只能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说完后真的无法令人理解,站在她的角度上是必须的,但是对我们这些局外人来讲,是无法令我们信服的,我相信A自己心中也明白。

  在板门店,见到了电视中标志的小蓝房子,没想到的是现在还是由美国来管理的。这几座边境会议室由美国管理,可以看出美国在朝鲜半岛所扮演的角色有多重要。

  在平壤市区,几乎每家每户在阳台上都会安装太阳能板,因为朝鲜的电力不足,每家只能通过太阳能板发电缓解电力紧张的问题。平壤的夜晚是没有灯光的(除了金日成的像),全市区一片漆黑。在去往平壤火车站的路上,我们最后一次欣赏到了那一道平壤最亮丽的风景线——平壤女交警,她们向左向右转的频率大概为10秒每次,每一次的转体都是那么标准,见到有军牌照的汽车,就敬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也能看出军队在国家特殊的地位),然后继续指挥交通,一刻也不停歇。过了一会下了大雨,女交警依旧在指挥着交通,直至路边一个女交警送来了雨衣和雨鞋,然后以正步走了过去,穿好,继续指挥。英姿飒爽的身影消失在朦胧的大雨中……

  上午10点离开平壤,火车站内很多朝鲜人,后来知道是全家出来送别即将去往中国打工的儿女,火车启动那一刻,站在站台的一家人哭的稀里哗啦,因为他们不知道何时能够再相见?是生还是死?还有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些事就不适合讲了,想了解的可以自行了解。

  还是静静地观察朝鲜政局的下一步发展,希望会有一批企业家和知识分子崛起,这是前提,话不讲满。朝鲜,下一次,再见。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