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绕高职卓越校财经管理类专业“互联网+”实训室的构建,本文在对“互联网+”和实训室功能定位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构建“互联网+”实训室对于财经管理类专业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实现“互联网+”实训室系统化构建的相关策略分析。
关键词:实训室;“互联网+”;财经管理类专业;构建研究
一、引言
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实施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建设20所左右“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明显、就业优势突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强、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水平领先”的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相较于普通本科着重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尖端科研人才,高职院校则是以大众化教育为主,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因此不管是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还是在培养质量标准方面,高职院校都应十分注重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与改善,要秉持融“教、学、做”三者为一体的教学观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尤其是对于财经管理这类注重培养强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财经管理类专业要求的不仅仅是学生只是掌握从课本上或是课堂中得到的关于市场经济、现代企业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相关的一些基础原理和基本理论知识,它还要求学生能够用辩证的观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而这种能力若是单纯的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可企及的,它只能通过实践获得。由此可知,实践教学对于培养财经管理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人”转换为“社会人”的重要性。而作为实现实践教学的前提,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实训室的构建状况却是不容乐观。实训设备的缺少和落后;实训室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投入的不合理:实训室管理人员自身技能水平的不足:实训室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问题都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实践操作的空间,降低了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电子产品快速的更迭,“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一些行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可知,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固定宽带已经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移动宽带用户累计已达6.74亿户,公共区域无线WIFI网络环境日益优化,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约半数中国人已经接人互联网,网民规模增速提升。为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如今,不少企业在财经管理方面都要求带人“互联网+”的思维进行相关事务的处理。因此,为帮助学生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连接,适应企业的定位和文化,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应加强构建创新型、信息化的实训室,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面向市场经济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全能型应用人才。
二、“互联网+”实训室构建相关概述
1.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行动的概念是由国务院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作为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互联网+”并不是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简单的叠加,它借助互联网与平台与最新的信息技术,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化集成社会相关资源的作用,将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进行深度的统一融合,使传统行业在创新2.0的推动下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提升行业生产力和经济能力。自“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相关部门都推出了各项政策来推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商务部发布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十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因此,在教育方面,针对财经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需求,“互联网+”实训室的构建是4.0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2.实训室的功能定位
实训室的功能定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基础实训功能。实训室应针对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企业工作中所需具备的基础技能进行相应的模块训练。如会计专业,在实训操作中,要对学生从凭证录入、记账、财务报表、登记账簿以及会计核算等相关的基本技能进行实战训练,使学生能够有在实训室的实际操作中真正的了解到自身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其二是仿真实训功能。在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曾明确的指出高职教育要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鼓励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因此,高职院校应针对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发展趋势,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信息化、企业化的仿真实训中心,利用实训室自身所配备的先进的设备、人才等资源对课堂上所习得的基础原理、概念以及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提高财经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其三是职业资格鉴定辅助功能。由于财经管理类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较多,如证券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初(中)级职称、银行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资产评估师、内部审计师等各种职业资格鉴定。通过加强实训室与相关部门,如会计师协会的联系,建立职业资格鉴定辅导站,使学生在完成实训教学的同时,还能获取相关职业证书,检验实训结果。
三、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互联网+”实训室构建的重要性
1.构建“互联网+”实训室有助于打造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平台。“互联网+”实训室不仅能够为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仿真的实践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还能够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的资源优化集成的作用打造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平台,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时间、空间的禁锢,能够随时、随地、随处的获取到最新、最专业的财经管理知识,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另外,通过“互联网+”实训室的构建还能够帮助学生缩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距离,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通过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全面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构建“互联网+”实训室有助于完善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体系。完整的高职教学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二是实践教学。现如今,为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趋势,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已经在财经管理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方面已经应用了各种教学方式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等,而且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实践教学方面,我国的实践教学体系相对落后。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对于财经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是企业考核中的重要,构建“互联网+”实训室在符合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弥补了这一缺失,完善了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体系。
四、构建高职“互联网+”实训室的策略分析
1.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互联网+”实训室管理运作
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构建实训室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通过仿真企业实际的工作状况,开
启校企合作,更好地培养学生。一方面实训室能够得到优质的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对学生进行深入、高效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校企合作能够为合作的企业提供高素质、高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同时解决学生的工作问题。因此,高职在构建实训室时,应加强校企合作,达到双赢的局面。同时,由于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较为复杂繁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全民普及,为规范和简便实训室的构建,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一个可视化的信息平台对与实训室相关的实训室建设理念、管理制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系统化、模块化的管理。
2.加强“互联网+”实训室管理
(1)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虽然现如今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加大对构建实训室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但是对于实训室的管理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进行指导。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实训室的管理力度,在秉持激励与约束并济的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如《实训室日常管理规定》,以完善实训室的规范管理。另外,为建立系统性的实训室管理制度,还需明确实训室的管理职责,并对教师、教学、教学设备、物资、财务、安全、文档等多个方面进行分化,模块化的进行管理,以提高实训室的管理效率,为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实训师资团队。“互联网+”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都对实训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还需要能够对信息技术有着很深的了解,熟练使用互联网平台。然而,目前符合要求的实训教师还远不能满足实训室管理构建的需求。为提高实训师资队伍的综合性能力,在人才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应做到对内苦练内功和对外引进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两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积极扩大校企之间的交流活动,一方面鼓励教师主动到企业实行实地考察,另一方面邀请与财经管理相关的知名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实训室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致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双师型”实训师资团队。
五、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启动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大发展,为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不管是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体系,还是在实训室构建等方面,高职院校都应带人“互联网+”的概念。特别是在实训室构建方面,现如今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拔时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随机应变等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在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的同时,要注重“互联网+”实训室的构建以及管理,在保障实训室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