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今年夏天开始,天津将取消实行多年的小升初考试制度,采取就近入学以及摇号政策来进入中学。本篇论文从取消小升初考试的合理性与否出发进行探讨,从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角度分别进行阐释,论述政策的症结所在,为我国的义务教育升学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升初;强制平等;私立初中;社会流动;社会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到初中该如何入学一直是全国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现阶段义务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就在今年2月份,天津市教委中学处处长黄炎表示,确定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本市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将全面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天津市多年的小升初考试制度就此画上句号,此政策的发布,引起了天津社会就其合理性与否的广泛讨论。本文基于访谈的调查研究进行对天津市取消小升初考试择校制度的合理性与否的探讨研究
一、研究方法
1.访谈法
本次调查采用结构式与非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2名小学老师,2名初中老师展开了对于取消天津市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与否的访谈。同时,在经过老师们同意的情况下对访谈进行了录音。
2.资料的分析方法
在进行正式的资料分析前,笔者先将录音转录为了文字。在资料分析方面,质化研究的资料分析不是测量某些概念的出现频率,而是要让文本自己“说话”,笔者旨在捕捉其中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开放式编码对原始资料进行了分析,即通过反复阅读资料,对其中现象加以分类、命名以及提炼主题。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合理性层面的分析
(1)学生层面(从学生的角色期待的角度分析):减轻中小学学生压力
取消公立初中的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无疑会为小学生和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压力,使得他们更好地成长;取消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在减轻小学生压力使其能更好的成长的同时,对于减轻初中生的压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2)学校层面(从组织的角度分析):更好的完成初中学校系统的目标
不同的学校由于其不同的硬件设备、师资资源,在达成系统目标时的完成度是不同的。重点初中的老师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肯定是比非重点初中老师要高,通过轮换,可达到校际间师资源的平衡。这样,重点与非重点初中间师资资源渐渐平衡,学校对学生的社会化作用也越来越正面有效。
(3)社会层面(从教育社会学制度主义角度分析):有利于小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创新性人才相比于应试人才具有更大的价值,而取消小升初考试制度使得小学更注重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而非应试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目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
2.不合理性层面的分析
(1)学生层面(从学生的特性出发):对努力学习的学生是否公平?
不同的学生特性是不一样的,而此次取消小升初考试便是要把这些不同特性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初中里,不管这个初中是不是重点初中。
重点初中与非重点初中间的差距短期内是不可能达到平衡的,在理论上长期内可以平衡但具体到操作从层面存在太多未知的系数。基于目前不可调和的差距,学生的特性本不同,把不同特性的人通过强制平等来分配学校真的合理吗?这一问题值得更深一步的反思。
(2)学校层面(从科层制的角度分析):不利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
在科层制的学校中“学生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弱化,并因此再次导向更为形式化且情感中立的角色关系。”而当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轮换之后,科层制的学校还能对老师产生相应的约束作用吗?结合对老师的访谈,松散的教师管理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重点初中的教学质量下降了,而非重点初中的教学质量也并没有得到提升。这便是存在的一个不合理性因素。
(3)社会层面(从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平等角度分析):固化当前的社会分层
若是没有一个合理的监督机制,最后能通过摇号随机制度进入重点中学的,很有可能是社会上比较有地位的人的孩子,没有关系也没有钱的学生家长只能依靠运气。有什么可以凭借的量化指标来借鉴,最后进入私立学校的究竟是真正优秀的学生还是利用家庭的资本而进入的呢?如若这样将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固化社会阶层,没有考试作为标准,使得教育反而向着更加不公平的角度发展。
三、反思与总结
通过本篇论文对本次天津市改革合理性与否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此次改革没有充分考虑到天津目前的实际状况,使得此次改革在操作层面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改革会达到其预期目的,但是在现阶段对许多学生不公平。政府应先让优质初中与片内的普通初中结成学校联盟,对其进行重点帮扶,提升其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后,再进行就近入学制度。或是借鉴新加坡择校考试与就近入学相结合的制度政策,从而使得小升初制度更加公平合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