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报周期是情报工作的指导性理论,但是随着情报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情报工作者认识到,原有的情报周期割裂了情报分析的各个部分,使得情报分析的各步骤单独运作,没有交互性,而情报周期的线性工作流程不能很好的使用户理解情报分析的结果,所以,人们需要用一种新的符合人类认知结构的情报分析模型来解决现有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并阐明新的情报分析模型的优点与先进性。
关键词:情报周期;认知模式;目标;交互
一、原有情报分析模型概述
(一)情报周期概述
情报周期的概念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情报周期把情报分析的工作阐述成为一个完整的线性流程,使情报工作的每一步都有据可循,情报周期将用户的需求作为情报工作的开端,进一步制定计划,搜集资料,分析处理,产生结果,分发给用户,最后用户对于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查并提出新的需求。情报周期如下所示:
需求、要求计划与指导搜集处理分析、生产分发
(二)情报周期运作流程
情报周期会将用户的需求作为情报工作的开端,但是,用户所提出的需求大多是一个笼统的、概括的问题。举一个例子:河北大学新校区的学生比较喜欢用什么做午饭。
接下来的工作是计划与指导,这一部分将确定情报周期的其他部分是如何运作的,情报分析的领导者必须制定计划与任务并将其下发给工作人员。
下一个阶段是资料的搜集阶段,为了分析河北大学新校区的学生比较喜欢用什么做午饭这一目标,情报分析人员必须搜集相应的资料,下一步为处理过程,进行这一部分时,情报分析人员需将搜集来的资料加以甄别,翻译可能出现的外文答卷等。
进入到分析阶段,情报分析工作者应将现有收集处理过的资料与原有的历史的资料相结合,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从而得出最终结论,生产出报告。
生产出的报告通常以简报等形式发送给用户,用户审查考核报告之后得出新的需求从而开始新的情报周期。
二、以目标为中心的情报分析模型
(一)新情报分析模型提出的理论基础
布鲁克斯知识方程指出能使人的知识结构变化的信息称之为情报,人类接受到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不是每一条信息都可以扩充或者改变人的知识结构,信息到情报的转变实质上是人认知信息的一个过程。知识非常态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结构或者信念是在信息接受、感知的过程中不断与系统交互所产生的,在情报分析领域,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新的情报分析模型以适用于人的认知结构。
(二)新情报分析模型概述
新的以目标为中心的情报分析模型如下所示:
在新的情报分析模型下,用户始终参与到情报分析的工作过程中去,分析人员不断的给予新的可用的情报给用户,同时,用户在新的情报的作用下会对目标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对情报分析工作产生新的需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用户与目标间的良性循环,即目标提供可用情报给用户,用户根据已有情报得出新的认识从而产生新的需求,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在这样的模式下,用户成为了情报工作自始至终的参与者,从而达使情报分析工作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因為用户的需求是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所有模型右边部分也需要是一个循环过程,即根据已有需求去寻找信息来源,信息来源提供新的信息给目标得出分析结果给用户,用户产生新的需求,从而进入下一个循环。
三、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优缺点
以往的情报分析工作是基于原有的情报分析周期来进行的,情报周期对于情报分析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但其本身存在缺陷。情报周期本身是线性的,这隔断了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每一个环节都是基于上一个环节的成果而工作的,而现实生活中,人的认知与思考模式却是非线性交互的,基于布鲁克斯方程理论以及知识非常态理论,人知识结构的改变不是通过对已搜集到的成果的学习、分析、研究而来的,而是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通过与系统的交互而来的,情报分析工作的首要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可以用来决策的信息,而原有的情报分析周期将用户与系统交互隔离开来,致使最后用户得到了信息却没能改变用户本身的知识结构(或起效甚微)导致情报分析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情报分析模型,将原有的线性分析流程改变为一种新的交互式非线性流程。而以目标为中心的情报分析模型解决了原有情报周期与人认知结构之间的不匹配性,在情报周期的指导作用下,运用新的情报模型可以是情报分析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