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孝”之哲理浅议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144
窦若旸

  摘要:“孝”是非常崇高和值得重视的事情,需要我们心存敬畏的去对待“老者”与“长者”。本文从《说文解字》入手,分析了“孝”文化的含义,提出做到“孝”,首先要做到重视父母,既要心存敬畏,又要挚爱双亲,时时处处要有奉献和恪守自我的大爱之心。

  关键词:孝;哲理;文化

  “字圣”许慎穷其毕生精力,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的22年时光里,把经典字书和东汉以来所能见到的古文字都搜罗起来,造就了一部《说文解字》。从《说文解字》中追述字义,详解说文,识文断字就是向国学经典和名师大家学习的重要桥梁。

  汉字起源有五种学说,即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从人类文明伊始的刻画符号,到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卦爻来标贴事物的八卦易经,其演化过程从甲骨文、隶、篆、楷、行草写意等一路走来,字库已经海量渊博无边。关于汉字所存在性质的研究,众说纷纭,但主要的有六个方面,即为象形、音文、形音、语素、表音、表意。个人觉得,汉字的表意性质占到了大多数,特征是能让人据形悟意。比如简单的“日月”都是光“明”的,有了“子女”就是美好的人生,等等不胜枚举。

  那么,“孝”是什么7结合《说文解字》对汉字的解意,其字理就是通过对其逐个拆解和分析判断,让我们明白“孝”的道理和底蕴,然后再通过延伸,以达到抵触灵魂、思索明理、影响行为的目的。“孝”字是“老”与“子”的结合体,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善于侍奉父母长辈。字形采用省略了“匕”的“老”和“子”的会义,这个字形是表示“子承老”,会其字面含意,就是作为子女时刻要将老人放在首要位置,挂与心间,然后去侍奉、事亲老人。从另—个角度看,人老了就要依靠紧贴在下面的子女,子女就要在老人的周围,时刻将事亲的事放在心头、扛在肩头。被道家尊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在所有的道观和庙宇里,人们对着老子都在虔诚地磕头作揖,之所以俯拜就是他的地位是至高的,当人们在受到贬低和不重视而生气的时候会说:老子怎么怎么的,你竟敢顶撞老子,等等。可见“孝”这件事,是非常崇高和值得重视的事情,需要我们心存敬畏的去对待“老者”与“长者”。

  在主流传承文化中,“孝”文化的位置是非常突出和重要的。几千年来,主流的儒家经典首先提出了“百善孝为先”的概念,将其作为为人处世、立身人世的衡量标准,并将“孝”的地位延伸到了入仕途、治国家、教化人的领域范围。《弟子规》总序之后的第一篇章就是《入则孝》,对如何做好“孝”这件事,做了系统的规范和安排。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站在哲学辩证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主流思想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就各类主流思想的不同点、侧重度、擅长处、利弊面进行了批注对比,其中就有孝道文化的哲学论述,并强调了孝文化在儒释道三家主流思想中的重要位置。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第一孝经,而地藏菩萨更是“孝”的代名词。在佛家经典《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记载了母亲怀胎生产的艰难、危险以及养育儿女的艰辛。足见佛教对孝道的重视。

  道教的孝道观,站在无为的角度对“孝”的理解是非常宏大的,其核心在强调天为父、地为母和不苛刻追求的同时,又大量吸收了儒家的人伦思想。《抱朴子埘俗》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认为修仙离不开孝,假如没有良好的道德,就难以修成仙道。不仅如此,还认为世人如若不行孝道就会遭报应、下地狱、成恶鬼。同时,道家经卷除了有佛家《地藏菩萨本愿经》外,还有《奠亡经》等经卷,除对24孝进行了着重赞扬外,还告诫世人,不遵守孝道就要遭孽报,由此可见道家对于“孝行”的观点。

  说到“孝”,要重点理解“孝顺”与“孝道”这两个方面。“道”是一个非常宏观和广袤的范畴,将“孝”放在“道”的范畴里,就是一门学问。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非常重视“孝道”的民族,不论是儒释道三家的殊途同归的孝道,还是孔子论孝的具体创新、曾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全面泛化,荀子家庭伦理的一般定位,孟子完善儒家孝道哲学的各类学说,以及政治化儒家的专著,等等学说,可见其在几千年文化传承里所形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不仅有24孝的千古佳话,也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教育。综合看,孝道这个范畴,既有文化理念、道德规范,又有制度礼仪,主要内容有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要做到“孝”,首先要做到重视父母,既要心存敬畏,又要挚爱双亲,时时处处要有奉献和恪守自我的大爱之心。要将奉养父母作为天职,毫无思虑的去侍奉双亲,赡养父母。在生活中,不仅要照顾父母,父母身体不适时要及时诊治,生病了都应该第一时间陪在他们的身边,多给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好学、要修德、要立身,更要成业,让父母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即便是错了,纠正也要“顺”而改之。正如《孝经》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使其改正不义便是孝。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如何去行孝?就是要从最不起眼的“小顺”做起,给老人创造一个语言顺、侍奉顺和做事顺的环境,真正让父母心里感觉到顺了就是大孝。一个电话,一刻的陪伴,一席的叨唠、一番的问候,何尝不是我们现代人生活里的孝顺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