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圩漓江之畔寻千年记忆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699
李小路

  

  

  

  大圩古镇地处漓江中游,位于桂林市东南18公里处,距离灵川县城30公里,是广西四大圩镇(宾阳的芦圩、苍梧的戎圩、贵港的桥圩)之首。“圩”(xū)在我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大圩”便是大型的集市。大圩古镇北通湘、赣,南达梧、穗,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桂北的水陆码头,重要的集市贸易集散地。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位于贵广高铁线上的桂林再一次走进我们的视野,成为了瞩目的焦点。对于桂林的景色无需赘述,这一次它的出现是因为贵广高铁开通带来的便利,拉近了广东、香港、澳门的时空距离,密切了与大西南的联系。

  虽然距离桂林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但大圩却算是一个相对冷门的古镇,大抵是因为风头都被桂林的山水抢去了。因此,这里还没有被过度开发,仍然保留着它原汁原味的风貌。贵广高铁的开通使得一部分原来比较冷门的景点也跟着火热起来,大圩古镇就是其中之一。

  大圩古镇位于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距桂林23公里水程,18公里陆路。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授予“中国文化名镇”荣誉称号,它是百里漓江和漓江东线旅游的一个重要人文景观。史载,大圩古镇始建于公元前200年间,北通湘、赣,南达梧、穗,曾名长安市、芦田市,通称大圩。汉代已形成小居民点;其商业初兴于宋,北宋时已是商业繁华集镇,曾设税官;中兴于明,明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清光绪三十一年《临桂县志》称“水陆码头”,赶圩人数高达1万余人,泊船多达二、三百艘,地方商业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鼎盛于民国时期,大圩已形成八条大街,即老圩街、地灵街、隆安街、兴隆街、塘坊街、鼓楼街、泗瀛街、建设街;抗日时期有“小桂林”之称。古镇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风浓郁。

  远去的码头

  探寻古镇会让人觉得有一丝神秘之感,心中总是异常激动。且不说狭窄的石板街巷,更不说光滑的古桥石栏,踏进古镇,扑面而来的陈年旧香气息仿佛一下就把人揽进怀里,顿感回到了从前那斑驳沧桑的岁月。

  大圩北临漓江,南靠磨盘山,东是潮田新河,西接相思江,是一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方。村前漓江环绕,如玉带青罗;村后奇峰拔起,似龙腾虎跃,实在是难得的好去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在北宋时就成为商业繁荣的集镇和水运枢纽,有“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州”之说。

  大圩古镇共有13个码头,比桂林市的码头还多5个,它们分别是寿隆寺码头、更鼓楼码头、清真寺码头、社公码头、石鸡码头、大码头、渡船码头、狮子码头、塘坊码头、五福码头、秦聚利码头、鼓楼码头、卖米码头。这13个码头分别与镇区垂直重合而伸入江中,格外引人注目。据有关资料记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921年12月1日从广州上桂林组织北伐途经大圩,大圩各界就是在塘坊码头设讲台欢迎孙中山先生登岸演讲,并游览古镇。

  码头多用料石镶砌,亦或因礁而设。它们长10余米,宽约3米,皆伸入江底,浮出水面,呈长方形平台状。比起桂北一般圩镇的码头来,它们显得稳重、大气;若与武汉的江岸码头,北海的深水码头相比,则显得小巧玲珑,古朴秀美。它们顺江排列,而两者之间却并不等距,具有一种错落感,极富美学价值。码头靠岸的一端,多连有一段平地,或古榕浓荫,或龙亭飞角,或丹桂飘香,或凤竹摇曳,兼有实用和观赏价值。码头与镇区均有巷道相通,依坡砌级,石板铺路,高墙夹拥,狭长深邃,天光一线,给码头平添一种纵深感和活力。

  时光远去,码头作为古镇曾经繁华的见证,静静地躺在漓江边。大圩的码头最初是顺地形而成的“自然码头”,或是一道河湾,或是一座礁石,因地泊船,装载货物。随着大圩商业的发展,镇区不断向西拓展,大圩码头从清代中期至民国初亦先后建成。大圩最先成圩于寿隆寺一带,故名“老圩街”,所建码头亦名“寿隆寺码头”。随着镇区沿江延伸,众多的码头也先后建成,直至民国初建成泗瀛街口的“卖米码头”。大圩的码头是大圩商业发展的产物,兴衰起伏,荣损相连。在漓江码头边上,就看见磨盘山远远地站在河的对岸,山石层层叠叠,酷似一架石磨。傍晚时分,高高的磨盘山投下巨大的倒影,水中的磨盘山显得更加秀丽,山水相连,充满了诗情画意。

  老街道出昔日繁华

  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绵延约2公里,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和鹅卵石,大约由15000块青石组成。鹅卵石铺就的路面坑坑洼洼,长长短短的石板断断续续,似乎在努力维系着历史的记忆。

  沿着泗瀛街漫不经心地边走边看,泗瀛街面是用河卵石拼花而成,这是一条古韵犹存的老街,地上的青石板油光水滑,不知踏过多少商贾和游人,脚步和岁月把它打磨得闪闪发亮,见证了小镇曾经的繁荣和沧桑。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青砖青瓦的两层明清建筑随处可见,木制铺面古色古香,安宁静谧。

  石板街两边的房子都是两层结构,木质门窗,有些人家门前还挂着大红灯笼。古朴的老街在大红灯笼的装衬下分外迷人,别有几分韵味。沿街除了青石板路,最吸引人的就是古色古香的装饰,古时的人们很注重装饰,简朴的木板屋檐上有着精美的雕花,窗户上雕刻着活灵活现的小鸟。古人对装饰的追求不由得让人敬佩,正是他们对美的这份执着,才给后人留下了这笔宝贵的财富。街面最宽处不超过三米,窄处就二米,两侧挑出来的瓦檐仿佛就要相碰。房门是一排木板,早晨把木板拿掉,家里的一切是透明的;到了晚上,再把木板装上,就与外界隔绝了。这些房屋,每栋都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们都装满了大圩人的记忆和兴衰荣辱。在南方这种多雨的地方,房屋每年会出现一些损耗,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保护古镇的措施,居民只能在房屋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葺,不能推倒重建,这样既很好地保护了古镇,也不会破坏古镇建筑本身风格。

  每栋房子设计十分合理,沿街的房子均集商住于一身,由前门、天井、正房、厢房、后院组成。靠街的一般作铺面,有楼梯可上二层。往里走是天井,一般都栽有花草并利于采光。天井后是高大宽敞的正房,内供神像及祖宗牌位,乃主人活动、会客之处,正房两边是用来居住的厢房。正房后有门可到后院,后院临江建有厨房和厕所,还有石阶通到江边,方便取水洗菜洗衣。虽然有些小巧,却也有些与众不同的情调。

  古街最有特点的是每隔几十米,就会有一道高墙相隔,高墙有厚重结实的门框,门框上是古门旧迹,说明过去曾经有过门。在这些大门的门楣上端多镶嵌有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着不同字体的“永安门”,或“泗水钟祥”,或“太平门”,或“瑞霭瀛洲”等吉祥词句,其实这是街区之间的防火墙,每隔五十米左右就有一道这样的防火墙,可见先人是多么的智慧。古街道不仅有了防火防盗功能,还增添了地域文化气息,寄托着当地人祈愿能在仙境般的田园生活中代代永安和岁岁太平。从老街的点点滴滴可以看出,大圩古镇的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

  踏着石板路漫步在古镇老街,能看见沿街现在还保留着许多竹编作坊、草鞋作坊、草医诊室、老理发店等有故事的老店。房前有闲着无事的老人,或是坐在街边看些发黄的老书,或是聚集在一起喝茶打牌,平静而悠闲,似守望古老的大圩,似诉说平淡是真的人生。街上间或有渔夫肩上站着两只鱼鹰穿着草鞋,从你身边走过,去江边捕鱼;还有相邻的妇女在悠闲地拉着家常,脚边是酣睡的鸡鸭猫狗,时间仿佛在这里放慢行进地脚步,生活显得非常平静,然而却很温馨。在城市中的人努力地想过着这样的生活,苦苦找寻,最后却发现那种生活完全与自己平行,对于大圩居民他们徒有艳羡之情。

  如今的大圩繁华尽褪,既没了往日的熙攘喧闹,也不见旧时的商贾行商。今天的大圩,俨然一位阅尽沧桑的老人,满脸皱纹、神态安详,静静地伫立于漓江岸边,淡然注视着世间尘起尘落。

  情定万寿桥

  古朴的大圩镇,近年来十几部电影,电视剧均在这里进行外景拍摄。《刘三姐》就是最著名的一部,其中有一组这样的镜头,刘三姐和阿牛哥乘坐小船横穿漓江,定情在一座古老的石桥下,这座桥就是万寿桥。

  在大圩古镇,顺着青石板路一直往东走,走出老街就会看到电影中的这座古老的石桥,这就是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万寿桥。石块砌起的石拱桥,桥面的石头已被磨得溜光发亮,间杂些许小草,古朴自然。桥的西面是漓江,是欣赏漓江及对岸螺蛳山的极佳位置。

  古镇中的万寿桥,单拱石桥,位于马河(涧沙河)与漓江汇合处,桥体稳健古朴,为县重点保护文物。它为虹式单孔拱石桥,单拱昂立,横跨马河,东接泗瀛洲,西连青石板街,远望似青龙卧江,近看桥影如月,气势非凡;与两岸古朴的民居相依,具有小桥流水的典雅妩媚。

  万寿桥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为木结构三拱板桥,后毁于水灾,清初修复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重修为单拱石桥至今。桥全长29.6米,高7.1米,净跨16.8米,两边各有二十余级台阶,桥面以青石板嵌成,两侧有一米左右矮护墙,四角有四个造型美观别致的石狮(文革时期被毁),总体造型非常美观。清末民初,作为桂北水运码头的大圩,商贸繁荣。万寿桥旁的隆安街(今东方街)及一侧的河滩就是大圩的主要墟场。现如今,不知是本身如此还是时间使然,桥体中间较凹陷。紧挨着桥的上游,已经修建了一座普通水泥桥,约1.5m宽,以减轻万寿桥的压力。

  有人说,马河是大圩的肌肤,桥便是大圩的玉骨。万寿桥的石拱倒映在清幽的马河,形成一个美丽的圆环。“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水中天。”这是常被用来形容西塘的诗句,可是放在此处却也十分恰当。

  大圩与文化

  文化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明清商业达到了鼎盛时期,各类文人骚客也常常来此游览。明初大才子解缙,流放桂林时曾经游览过古镇,并挥笔写下了《桂林大圩》一诗,诗云“大圩江上芦田寺,百尺深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晏后,壮人荷叶裹盐归”。形象地写出了大圩周边村民赶集时的情景,虽隔了几个世纪,但他那细腻笔触所白描的大圩,至今仍能给人以古朴、优美、恬静、繁荣的感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于丁丑崇祯十年闰四月二十六日途经大圩熊村,在他的游记中记下了这样的话“聚落甚盛,为甫中所仅见”,盛赞大圩古镇经济的繁荣。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为便于宗教生活,穆斯林群众捐资募资初建清真寺。后屡有修缮,光绪二十年(1904年)重建。原寺共有三部分,占地约2.7亩,因修桂海铁路拆除两部分。现大殿为木楼式建筑,礼拜殿在楼上,下层为大厅,厅后两侧为厨房、浴室,厅侧建有套间,为教长休息室。整个木楼占地127平方米,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全寺建筑总面积600余平方米。民国时期,李梅斌教长于1933年在寺内倡办儿童经文夜校,后改为回民小学,回汉兼收。抗日战争时期,北平沦陷,成达师范南迁至桂林,将其改为成华师范学校二附小,成为完全小学,直至1958年与大圩小学合并。该寺在新中国成立前有寺产水田20亩,旱地6亩,房屋数间,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土地改革交公,仅靠日益会和清真屠宰场收人支付寺内及办学费用;1957年后宗教生活被迫停顿。1978年以来,在政府资助和桂林教亲援助下,对寺内建筑分期进行维修,面貌有所改观。大圩清真寺的修建丰富了当地居民的宗教文化生活,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各民族的文化生活日益繁荣,也间接催生了一些优秀作品的诞生。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描写彝族姑娘赶圩归来时的欢乐心情。闭上眼,脑海里就浮出这样的画面:

  日落西山啊哩哩,散了圩啊哩哩,

  欢欢喜喜啊哩哩,回家去啰啊哩哩,

  蜜一样的啊哩哩,好生活啊哩哩,

  花一样的啊哩哩,彝家女啊哩哩……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