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其名出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贵州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西南腹地,雄踞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
遵义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5.1℃,全市森林覆盖率49%,是人类宜居城市之一。遵义是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经济区建设的主要区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居贵州省第一,以生产名酒茅台、习酒、董酒而驰名中外,为贵州省着力打造的“名烟名酒名茶”基地。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以“转折之城”、“中国红色旅游圣地”之名蜚声海内外,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良好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让遵义享有“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等多项殊荣,国家级城市品牌达十一个。
遵义会议会址 刻录革命记忆
“转折之城”、“中国红色旅游圣地”是遵义最响亮的名片,遵义会议会址景区为遵义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景区大门正中高悬有“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的黑漆金匾,由毛泽东于1964年11月题写,苍劲有力、金碧辉煌。遵义会议会址是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至今,这块大匾已经高悬了半个世纪。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原为国民党二十五路军(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1935年1月,红军进入遵义后,将红军总司令部设在了这里。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主楼二楼客厅内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极度危急的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
1955年,国家以遵义会议会址为基础,建立了遵义会议纪念馆;1961年3月,遵义会议会址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贵州省对会址进行了全面维修,维修工程竣工时,毛泽东为会址题写了匾额;随后,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的住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秦邦宪(博古)住址、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等,陆续恢复原貌,并全部划归遵义会议纪念馆。2004年,纪念馆被列入全国10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5年12月,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08年5月又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遵义会议会址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通体用灰砖砌成,楼房坐北朝南,平面呈曲尺形,一楼有走廊,楼层四面有柱廊,面阔25.75米,进深16.95米,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主楼为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老虎窗。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整幢楼房的檐下柱间有10个券拱支撑,每根檐柱顶饰有垩土堆塑的青菜图案,寓意房主清白做人。由大门而入,可见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1935年1月,红军渡乌江占领遵义的前夕,柏家闻风而逃,整幢房子成了空楼。1月上旬红军进城后,红军设营队看中这里房间宽大、集中、便于警卫,就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与一局设驻在这幢楼房里。一楼为红军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办公室、参谋人员住室和彭雪枫、彭德怀、杨尚昆、刘少奇、李卓然的住室;二楼有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红军总司令朱德与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参谋长叶剑英的办公室兼住室。
会议室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面积为36平方米,长方形。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原物)和两个壁柜(原物),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原物),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摺叠靠背椅,共20只,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
出席遵义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博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陈云,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何克全)。扩大会议出席人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列席的有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代表李德及翻译伍修权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决定主要根据毛泽东发言的内容,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这个决议起草后,于1935年2月8日政治局会议通过,1935年2月16日中央油印印发了这个决议。会议还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在会后的行军途中,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
紧挨会址主楼的跨院,当年是军委总司令部机要科办公的地方,也是机要室、译电室、油印室以及机要科的负责人、工作人员住室。在主楼北面的院坝中,还矗立着一块主席诗词碑,上面镌刻着毛泽东的长征诗一首:《红军不怕远征难》。
遵义会议陈列馆位于会址后侧,该馆于2005年1月14日在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之际落成。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位于会址东北角,矗立在杨柳街口,原为国民党黔军25军副军长犹国才的私宅,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坡屋顶、小青瓦、穿斗屋架,具有典型的黔北民居建筑特点,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1931年11月2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筹建国家银行。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中华苏维埃银行)于江西瑞金成立,行长为毛泽民。1934年10月中旬,国家银行的14位同志编入军委直属纵队15大队,几百人轮流挑着一百多副担子,抬着黄金、白银、银元和印票子的纸张、机器,由一个连护卫着,开始踏上长征路,这个世界上最小的银行因此被称为“肩挑的国家银行”。
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顺杨柳街往北,可达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小楼。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智取遵义后,为确保即将进遵义城的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于1月8日中央军委成立红军警备司令部,任命中央军委纵队司令员刘伯承兼任司令员,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兼任政治委员。当时的警备司令部原本设在新华桥东头何家巷国民党黔军副师长周吉善的公馆,杨柳街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实为按原样异地重建。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坐落于杨柳街中段,是中央红军经过遵义时红军总政治部驻地,门匾为邓小平1984年题写。
遵义市政府投资七千多万元建设遵义红色旅游商业街,沿原杨柳街打造仿古建筑群,更名红军街,于2007年11月9日建成投入运营。红军街是遵义会议会址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毗邻遵义会议会址,环境优美、恬静舒适,是遵义市委、市政府打造的红色旅游精品工程。
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街、穿城而过的湘江河和红军山烈士陵园等景点,共同构成遵义红色旅游的一条主线。
红军街上的洋教堂
著名的红军街(原杨柳街)上,坐落着两座教堂。其中,昔日的遵义天主教堂,如今是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成为遵义红色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遵义天主教堂始建于1866年,为法国传教士修建,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四合大院,可谓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奇观。北面为西式教堂,其余三面为中式教舍。其中,教堂为砖木结构罗马式建筑,长约37米,宽约15米,空斗砖墙栗色木柱,穿斗屋架,伞状拱顶,由纵深四排32根7米以上的柱子支撑,两列边柱承受屋顶重量,两侧前后共有进堂亭门4个,各长2米、宽1.7米。学堂在南端,是一组庭院式平房建筑,砖木结构。整个教堂旧址占地长105米,宽129米,总面积13545平方米。教堂正门可见中式飞檐、西式窗格,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别有韵味;教堂内装饰亦为中西合璧,中国式空斗砖墙栗色木柱和罗马式伞形屋顶,雕梁画栋,十分壮观。
1759-1802年间,天主教由法籍传教士传入。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法国传教士可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教会势力日渐强盛。同治八年(1869)五月初五日,遵义居民因不满教会欺压,打毁教堂、学堂、医馆等,杀死教士赵司铎,这就是“遵义教案”。事发后,法国公使要求清廷撤调、审讯贵州巡抚曾璧光(四川眉山洪雅县人)。九月,清廷命李鸿章负责查办遵义教案。后因李鸿章忙于镇压回民起义,同治九年(1870)五月,清廷又命成都将军崇实驰赴贵州,与曾璧光一同办理此事。直到十一月二十九日,遵义教案才彻底清结,中国赔银七万两。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教堂的弥撒台、祷告的长条椅、宽敞的空间,正好成为政治部军官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的绝好场所,红军总政治部入驻天主教堂。红军总政治部驻扎在这里期间,开展了以遵义为中心建设根据地的活动,在这里播下了无数革命火种。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曾在天主教堂内向红军干部传达遵义会议精神。
解放后,政府与时任神父协商,达成协议,用四方台的三个院落与天主堂调换,面积与原教堂相当,1952年,遵义天主教堂迁往四方台,遵义天主教堂旧址成为革命纪念地。
这是一座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教堂,中西合璧、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审美体验,重要的是,这座教堂里,没有天主教徒信仰的救世主耶稣雕像,如今教堂大厅陈列的是毛泽东与张闻天雕像。
在天主教堂附近不远处,矗立着另外一座基督教堂。遵义基督教原系内地会、安息日会、圣公会、卫道会四个宗派。1935年红军两次进遵义时,遵义基督徒谌明道弟兄经营药房,以药物支援了红军;原内地会福音堂曾作过苏维埃银行营业厅,并为邓发、傅连章等领导同志提供了住处。该会瑞士籍传教士薄复礼离遵后,曾为红军翻译一张法文贵州省大地图,募集一万银元和一批药物,并于1936年向西方如实报道了红军;1988年,原红军首长肖克题词称赞薄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并在后来的电视片《长征纪实》中留下了珍影。
1959年5月28日,各派联合成立了遵义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举行联合礼拜,从此进入了后宗派时期,文革期间被迫关闭,改革开放后于1982年复堂。1982年3月24日,为了支持政府修建政协大楼,让出了丁字口“福音堂”。1993年10月16日,为配合市政规划,又让出了中华南路“马可堂”黄金地段,并于1997年9月27日迁到政府补偿的杨柳街新堂。
湘山寺 隐于闹市的千年古刹
湘山寺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初名“万福寺”。元成宗(铁木耳)大德年间(1297-1307年)易名“护国寺”,明崇祯元年(1628年),因寺拥湘水、踞湘山,改名“湘山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遵义知府赵遵律以寺临响水、白云两洞,泉水响声不绝,更名“双泉禅寺”。尽管数度易名,湘山寺之名却沿用至今。
宋元两朝时期,湘山寺逐渐兴旺,明末平播之役中烧成瓦砾。清初智清卸(云集道台)返川经此,捐银三百两,重兴寺宇。后经过多次修缮、扩建,规模逐渐壮大。
全寺势雄姿秀,布局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有法,红柱金顶,工艺精湛。中轴线上三个殿:天王殿,耸立南端;大雄宝殿屋脊双龙拥鼎,翘角飞龙戏水,前门刻二龙拥日,后门雕双凤朝阳;观音殿亦为重檐,其下层是坐向相反的玉卧佛殿,法像长三米,线条流畅、凝脂莹光。各殿雕梁画栋,塑像栩栩如生。
杨粲墓被遗忘的西南石刻艺术宝库
杨粲墓,坐落在红花岗区深溪镇皇坟嘴,北距遵义市10公里,建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为平顶双室,用白砂岩条石砌筑,最大的一块石料达一万二千余斤,以子母扣层层套合的方法固定。占地面积50.1平方米,在西南地区已发掘的同类墓中居于首位。
杨粲墓的平面布局是南北两室并列,为夫妇合葬墓,南室墓主是杨粲,北室墓主是他的妻子。两个墓室结构大致相同,均由墓门、前室和后室三部分组成,中有过道相通,通长8.42米,前室宽8.04米,后室宽7.53米。棺床置于后室中间,长3.42米,宽1.84米,高0.43米。四角垫有圆雕龙柱,两侧为交股的龙身和龙尾。后室墓顶各有一方形藻井,当中分别镌双钩“庆栋”(男室)、“德宇”(女室)字样。两室墓门的高度、位置、装饰基本相同,安有仿木构单页门扉,可以开阖关锁。
杨粲墓早年被盗,随葬品幸存不多。1957年清理发掘时,在两室棺床淤土中,获陶瓶、影青瓷碗、残铁三脚、带柄铜镜、“崇宁重宝”、“崇宁通宝”钱等文物。另在两室墓底腰坑内发现两具铜鼓,鼓面朝下,平放在铜钱上。鼓壁夹垫剪破的铜钱碎片,字多模糊,可辨识的有“元”、“祐”、“通”三个单字,应为北宋哲宗所铸之“元祐通宝”。两鼓胭、腰、足三段分明,胭部稍大于鼓面,束腰,足外撇,带状扁耳,造型凝重,纹饰精美,十分珍贵。男室铜鼓由于鼓壁夹垫有字铜币,可以明确地判断年代,这在已出土的铜鼓中实为罕见。
杨粲墓最具特色的是在墓内外分布着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石刻装饰,大致可分为人物、动物、花草、器物五类。雕刻技法以高、低浮雕为主,间或加阴线刻;有的细部还彩绘贴金,现虽已大部剥蚀,但仍可依稀辨出当年豪华气派。南室后壁正中,为墓主杨粲雕像,他头戴长脚幞头,身着朝服,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左右有龙柱互峙,前面有龙案(棺床),两边侧壁上,对称雕刻着文官武将,侍女童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在杨粲墓博物馆,除陈列有墓中出土的文物外,还有播州杨氏其他墓葬的石刻文物和遵义县板桥镇中寺的部分石刻及木刻,素有“西南石刻艺术宝库”之称。
周边旅游景点中世纪军事古堡海龙囤
南距遵义市区25公里处的遵义县高平镇白沙村的龙岩山上,藏着一座中国中世纪军事古堡——海龙囤,建于南宋宝佑五年(公元1257年,)明万历二十四年,播州第二十九代土司杨应龙重修海龙囤。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在海龙囤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平播之役”,战火之后,杨应龙自杀,海龙囤受到战火严重破坏,后来就没有再修复过。以“海龙囤”为主战场的“平播之役”之后,杨氏家族自唐朝以来在播州700余年的世袭统治从此结束,朝廷废除土司制,实行改土归流,开辟了播州这块土地新纪元。
海龙囤遗址共有九道关隘,分别为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等,其城墙、关隘、殿宇遗址,历经700余载风雨变化,遗迹至今保存完整,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军事城堡。
雄关漫道真如铁 娄山关
娄山关,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据《明史纪事本末》载,万历年间,总兵刘与播州土司杨朝栋曾激战于此,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清咸丰、同治年间的黔北农民起义,都以全力占领此关。1935年(乙亥年)2月25日至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黔军大战娄山关前,经过反复争夺,歼灭黔军两个团,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两次娄山关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是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
作为黔北第一要塞,娄山关景色秀丽,峭壁绝立,是众多游客的常去之地。毛泽东填有《忆秦娥·娄山关》词一首,描写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现以行草手书体放大镌于高14米,宽25米的大理石碑上,益增雄关声色。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