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块芝士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21066
剑锋

  ① 贵族气质

  奶茶店,朋友们闲聊,谈论到贵族气质,颇多感慨。

  有些人感到恶心,说是封建残余;也有人崇拜,说是高尚、高贵、美好的代名词。我自己吧?应该属于后者,只是保持更为理性的距离。

  广泛共识是,富有不等于贵族气质。暴发户虽然拥有造就贵族气质的物质条件,却不一定能拥有它,因为产生贵族气质的关键在于物质基础上的历史积累和符号化。因为家族的这种历史,这些符号最终会被理解为一种精神,将之与家族的名字联系起来,就形成了贵族气质的核心价值,一个家族被广泛认可的高贵个性。

  物质一定要转化为精神,才会不灭,让别人景仰。

  因而,这种气质是历史悠久传承的神秘感、使命感,也兼具现实物质保障的知性和学养,仅仅从表面上学拿个叉、喝杯茶或咖啡、捐点钱,是无法成为真正的贵族。

  那种无论落魄到什么地步都丢不掉的高贵感,实在是靠训练难以达成的。

  贵族气质是无法速成的。

  很久以前,《读者》的一篇文章写道:一个上海女人流落到小镇,嫁给了一个木匠,无论多少年,她都穿着那件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青色旗袍,这,就是贵族气质。

  旗袍本身不是贵族气质,穿戴整洁不是贵族气质,女人不是贵族气质,而这一切杂糅在一起病态的坚持和过程,才透出一种贵族范儿。

  这是什么?

  谁都有自己的理解、偏好,

  你说呢?

  ② 咀嚼阿伦特

  一个回暖、充满人道关怀的暖阳周末,露台躺椅中,下午茶变得像上帝在痛苦的冬季来临前的最后赐福。可我拿错了书,很不应景地读着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

  喜欢读评传的人们总是对另一些人物的流派、思想、经历及其相互影响格外着迷。这些特质在一个人那里独立地来看,总是难以发现其美感和妙处,但如果把他们都逻辑地排列开来,不仅能横向看到思想水平的高低、特质,还能纵向地在历史的脉络里看到思维的惯性、跳跃或者断裂。

  《黑暗时代的人们》是阿伦特的一本评传性论文随笔集,所评及的人物多是二十世纪具有很大影响的文学家,也有哲学家、政治家等其他类型的人物,当然也有过去时代的人物,如莱辛。这本书并不是对这些伟大人物所取得的成就的学术性研究论述,而是描述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在世界上活动,如何被他们所处的时代所影响”,以及他们对卷入其中的时代的分享。书里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职业、天赋上也差别很大,个人的出身背景、被给定的文化环境也很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对所处的时代做出各自回应:在黑暗的年代里,他们或被时代裹挟而沉沦;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面对时代、思考时代与自身;或以一种坚韧的努力参与时代的公共事务,承担起自己对时代与社会的责任。

  整本书纵横捭阖的视野,让我不仅了解到一个个鲜活的人,还反过来又由这些个体呈现一个“黑暗时代”大轮廓,体会到“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代中,我们也有权去期待的一种启明(illumination)的迫切”,理解到黑暗为什么如此黑暗,而哪些黑暗中的微光所具有的阳光般的价值。

  我嚼着咖啡饼看着汉娜洞察世事、了解人性方面的敏锐和犀利,同时,感受她笔下一种因理解而引起的深情。不知不觉,沉浸太久,直到阳光的积热变得比黑暗更加恶毒,跳进房门的那一刻,有浇水灭火一样的快感。

  ③ 唯美肖申克

  《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被每一个自诩为影迷的人都要奉为经典的影片,影片的一切可以当成影迷的标配常识。历年来关于《肖》的解读简直到了连篇累牍的地步,显然,影迷们唾沫横飞的附会远比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想表现的更多。

  这部1994年的影片到现在还在为人所津津乐道,恐怕不是这些所谓的寓意吧?这样的越狱题材并非自《肖》始,也不是在《肖》那里达到巅峰。

  被强暴的正义、孤独的潜行者、集权黑暗的监狱社会、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反抗、不同形式和程度的胜利,最后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正义回归,这些要素在各种越狱电影、电视中都得到了花样翻新的演绎,各有千秋。

  然而,《肖》为什么还是那么独特?那么让人难以忘怀?毕竟已是十八年前的老片了,那时我还是十几岁的小毛孩!我想这是因为……

  其一,这部影片太小资、太唯美了。他的一切画面和语言都那么极致的美,即便是被虐的安迪也不是恐怖的、污秽的而是沧桑的沉静之美。这是符合小资们审美趣味和怀旧情结,在小资们那里想不成为经典都难。这种风格再配以流畅柔滑的剪接,整个故事一气呵成,就象安迪的扮演者蒂姆·罗宾斯那毫无瑕疵完美的脸,让小资们尤其是女小资们无限回味。

  其二,也是更为重要的,在建立上述坚强的阵地上,《肖》以他的语言的严谨和深沉扩大它征服面。

  “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 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

  “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that''s all.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them.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ing.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这些经典的语录还不足以体现《肖》那细腻而无处不在的经典。就如同下面这段安迪蹲小号以后的对白:

  安迪:你应该继续吹(口琴)就不会忘记了。

  瑞德:忘记什么?

  安迪:忘记在这世界上,还有这不用高墙栅栏围起来的地方,还有你自己心里的,他们拿不走、碰不到的东西,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瑞德:你指什么?

  安迪:希望!

  瑞德:希望?听我说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你发疯,在这种地方,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

  这样舞台式、莎士比亚式的对白在《肖》中无处不在。甚至典狱长一开始放的狠话都是:“把信仰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

  你看这个监狱是不是一帮天才诗人的聚会?没错,这正是影片唯美的情志在语言上的集中体现,唯此特质才使得《肖》成为经典之中的经典。

  但换个角度也可以说,《肖》的唯美,是唯一只剩下了美!

  这也就启发了我们,什么是好电影?不是指完美的电影,只是做到一点,只需要一点能让人难以忘怀就可以了。而不必去片面刻意追求什么思想深度,仿佛那是电影的灵魂或者全部,而忘记了形式本身。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