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之所以留不住人,待遇问题是关键。
近日,笔者读到两则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新闻,一则是《成都商报》报道的:近10年来,四川省先后选派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统计却显示,现仍在村(社区)工作的不足3000人,流失率达70%以上。另一则,是《京华时报》报道的:2008年北京有1.9万多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北京地区近百所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的大学毕业生报名当“村官”,其中研究生1800多名,还有17名博士生报名,录取比例达到6.3比1。
同样是选派大学生到基层做“村官”,为什么两个地方的差距会如此之大呢?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中伯一针见血地指出,原因在于:工作重视不够;经济待遇偏低;教育管理工作没跟上;政治激励不到位。
按照刘中伯总结的四个原因来“对号入座”,就不难得出为什么北京争做“村官”的现象盛况空前了:北京得益于特殊的区位优势及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被聘用者月薪2000元左右,并将按照有关政策由政府为其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凡聘用两年连续考核合格者,可办理北京户口;工作满两年后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加10分,3年合同期满后表现特别优秀者,可推荐免试入学;3年合同期满考核合格通过相关公务员考试的,可优先录用为国家公务员,表现优秀的,还可列为副处级后备官员。这些优惠政策勾勒出一个大学生“村官”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怎么能不令人神往呢?录取比例达到6.3比1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学生“村官”一直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从四川省大学生“村官”大量流失和北京盛况空前的现象来看,大学生“村官”这项工作仍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推动。
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着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弊病,打造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已成当务之急。选拔大学生“村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这将改变过去支持农村一定程度存在的“见钱见物不见人”的状况。然而,穷山沟要想引来“金凤凰”,说起容易做起难。
应届大学生下基层当村官存在“干不长,留不住”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这一实践的根本性问题。农村之所以留不住人,待遇问题是关键。今日的中国,已经不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年代,在重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每一个知识个体对于自我发展的合理追求。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只有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保证他们的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心情舒畅地乐于在农村奉献青春。也因此,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所刘玉岭教授曾在全国两会上对大学生“村官”问题发出呼吁:“国家制定的就业政策,例如支援贫困地区建设的 ‘三支一扶、‘支援西部等是科学的、有利于经济发展需要的。但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配套政策落实滞后,例如工资待遇问题不能及时兑现等等。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在校学生对政策的响应程度。”暨南大学副校长周天鸿也认为:“继续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西部边远地区就业,对到这些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应该给予政策支持;如国家应制订政策保证其各方面待遇和收入不低于同等条件下公务员待遇。”那种希望大学生长期甚至一辈子“终身插队”在某个特定的村子绝对无私地奉献毕生的想法,无助于激励大学生奔赴广阔天地,形不成人才的良性互动,将会使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计划大打折扣。
大学生“村官”工程绝非权宜之举,而是一项长期的制度性建设,目标就是打造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因此,出台并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运用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构建起人才回流农村的机制,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意义大于“指望”靠大学生建设新农村的意义;“吃苦”、了解国情,从而带动大学生、也包括进城打工的青年农民到农村创业、发展的意义大于其“扎根农村“的示范意义。
所幸,大学生“村官”“干不长,留不住”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机制正逐步建立并终将不断完善。这意味着,在大学生“村官”工程进行到第二个10年时,大学生“村官”制度正在被国家人才战略推上快车道。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