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高考改革下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24568
钟江顺 潘娴

  

  

  

  摘 要:新高考改革要求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育下移至高中,文章对开课情况、志愿选择、专业认同、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自我发展规划等内容间存在的相关性强弱进行分析;并根据大学生实际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增强实践课程实效,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职业价值观众引领。

  关键词:高考改革;职业生涯;相关性;教学改革

  一、背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需求,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要激发学生就业需求的内动力,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大学生应对复杂未来的就业能力。

  “成功无诀窍,功夫在平时。”只有引导大学生主动规划好自己的未来,见在行动,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本研究重点对浙江省本、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且与部分任课教师的访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现状及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现行教学模式和实践载体进行创新性研究,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达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对浙江省16所本科和5所高职院校5222名生源地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2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4808份,有效率为92.1%;男生1177人占有效问卷的24%,女生3631人占有效问卷的76%;毕业于重点高中的是1964人占有效问卷的41%,毕业于非重点高中的2844人占有效问卷的59%;生源地来自浙江的3550份占有效问卷的73.8%,其它生源地的1258份占有效问卷的26.2%。

  (二)调查过程:在对国内外职业发展指导的理论研究分析、高校学生与课程教师访谈和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研究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跨校组合课题组成员,精心编制了《新时代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调查问卷》,研究了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问卷主要由职业生涯课程教育下移实效性、专业职业认知与未来规划、择业取向与职业价值观等三方面内容组成。整个调查充分运用大学生网络化信息化应用范围广、能力高等特点,采用QQ问卷星的方式,由调查对象单独填写、网络提交,对相关因素通过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似然比检验贡献的显著性后,再用 SPSS对结果进行深层次的相关性显著状况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高中生涯教育和志愿填报及专业认同的相关性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受教育情况对高考志愿的填报决定主体、大学所学专业认可度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强弱。课题组以是否开展过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为依据,对受教育和非受教育的两类学生分别进行对志愿填报决定主体及大学专业认可度相关性研究。

  1.高中开课情况与学生志愿填报决定主体的关系

  表1显著水平均小于0.05,说明开课情况对模型有显著贡献,有研究意义。

  B系数是无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的关系系数,代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Exp(B)=eB,代表优势比OR,用于衡量相对于基准变量,其他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表4、表7同)

  由表2可知,职业生涯规划开课情况对志愿填报专业选择的主体却有着显著的影响。在综合意见决定专业选择的情况下,开过课的学生比没有开课的学生更倾向于自己和综合意见决定志愿填报专业。而参加过必修课的比参加过选修课的同学由自己和综合意见决定志愿填报专业的概率更高,说明课程的差异影响着其未来专业选择的自主性。

  2.志愿填报决定主体与大学专业认可度的关系

  表3似然比检验。显著水平小于0.05,说明专业决定主体对模型有显著的贡献,有研究意义。

  从表4可知,专业选择决定的不同主体会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不同认可度。自己决定或者综合意见决定的,专业喜欢的可能性更高;进而得知,专业选择决定的自主性越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更高。

  (二)生涯教育与自我规划、职业认知的相关性

  1.职业生涯课程的认知与需求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90%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课程是重要和非常重要的;而他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很分散,其中最大来源是学校开设的职业指导中心,占比38.9%;课程内容上他们更需要实践实战知识,希望得到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指导和到企业实习锻炼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8.9%和38.2%。

  由表5可知,大学生职业知识来源、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认知和培训需求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大学生对职业知识的来源比较分散,认知水平不够高,但能普遍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他们能认识到自身实践能力较弱,对企业人力专家进入课堂开展职业就业指导、求职技巧讲解等实战知识更期待,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实践实训机会。

  2.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认知、职业要求间的相关性

  调查显示,34.8%的大学生认为找工作应该专业对口,51.5%的认为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强求;在对专业未来职业要求的了解程度方面,73.6%的大学生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仅有16.2%有较全面的认识和2.5%的有深刻认识,说明他们对职业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清楚自身优劣势的大学生占62.5%,不太清楚的占20.1%,自我认知水平有待加强;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学习和工作计划的大学生占41.4%,不太清楚的占43.2%,自我规划需求不强。

  在表6中,显著水平均小于0.05,说明开课情况、专业对口认知、职业要求了解程度和自我认知情况对模型有显著的贡献,有研究意义。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34.8%的大学生认为找工作应该专业对口,51.5%的大学生选择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强求;在对专业未来职业要求的了解程度方面,73.6%的大学生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仅有16.2%有较全面的认识和2.5%的有深刻认识,说明他们对职业的了解程度不够高;清楚自身优劣势的大学生占62.5%,不太清楚的占20.1%,自我认知水平还要加强;清楚自己未来规划的大学生占41.4%,不太清楚的占43.2%,自我规划需求不强。

  由表7可知,大学生中对未来职业有深刻认识的大学生比没有认识或只有简单认识的更清楚未来规划,对自身优、劣势越清楚的越能更清楚未来规划;尤其是毕业就业中愿意放弃专业的,更清楚的未来规划。

  (三)生涯教育与价值取向、行动决策的相关性

  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左右出生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升学还是直接就业时区别不大,占比分别为40.9%、39.5%,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远少于选择其他选项的同学;直接就业的单位选择中,国有企业成了香饽饽,占比最大有34.8%;从学生对企业选人的角度看,个人能力是第一位的,89.9%的同学认同,专业、学历和履历依次。

  由表8-9可知,毕业后继续深造、找工作或创业的选择主要与大学生是否认为企业更看重学历和履历有关,即认为企业看重学历时选择升学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可能性更大。大学生对企业选人因素的判断(专业、学历、个人能力和学校知名度等)与他们毕业后的选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大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的条件(工作环境、公司业绩前景、工资福利、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空间等)与就业单位类型选择存有显著的相关性。

  对当前就业困难最主要原因的调查来看,43.4%的大学生认为是缺乏实际技巧和经验,28.3%认为就业人数太多,18.3%认为自身就业期望太高;同时在对自身未来就业最担心问题的调查来看,41.5%认为就业压力大,37.3%认为缺乏清晰职业规划;在企业选人标准取向的调查来看, 89.9%的同学能清晰的认识更看重个人能力。福利待遇、工作环境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个人选择就业单位的优先考虑条件,而公司业绩前景、重视人才程度、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的考虑权重相对偏低。

  四、调查思考

  (一)高度认同职业生涯教育下移的必要性

  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我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关省市地区已在2014年就开始了积极探索实践,并逐步扩大,将于2020年建立。職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开设虽不及高考科目的重要,但其下移高中阶段开设是新时代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事关新时代大学生高考志愿填报个人匹配的高度融合度和大学专业学习的可靠认可度,是提升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更为大学生美好大学生活的追求和未来梦想的实现打通了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重要渠道。

  (二)着力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的实效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主要是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能力、职业价值观和采取规划行动及调整。大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和工具对自己进行优缺点分析,扬长避短、补足短板,提升工作胜任力,端正求职价值观,做好符合个人特点、行之有效的职业规划,付之行动,提升未来找到与自己匹配的就业岗位可能性,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目前大学高校普遍采用“一刀切”的教学形式,一是缺乏贯穿大学生涯的整体设计;二是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不清楚企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三是就业指导课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还未被广泛和熟练应用于课堂,很难应对新时达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特殊性。职业生涯教育理论指导容易被堵在我国的社会认知环境中,全盘西方原理追求个人成长成才,很难根植于中国的土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磨砺心性、克服自我、服务大局的普世价值,对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应用效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切实推动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正向性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信息接触的重要青春阶段,正式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富含了大量的价值观引导的内容,将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打底塑形具有很好的引导、栽培作用。大学生个人“理想的我”的规划与社会、国家、民族的发展需同步,勇挑社会责任与担当,把“小我”融进社会做好“大我”;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对企业选人标准的认识与个人择业标准的行动统一,以人为本,把个人主义融进集体主义的价值范畴,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结合个人兴趣和性格特点,并立足长远,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效统一。

  用什么理论,培养什么样的人。“要学外国学习科学的原理。学了这些原理,要用来研究中国的东西。”①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绝大部分理论和测评工具都来源于西方的原理,传递了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普世价值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职业价值取向凸显,从而需要实现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 “西学中用”,实现中国化。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在做好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做好全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分析建议

  (一)夯实课程下移实效,推进供需关系平衡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下移是全国高考改革需要,是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重视素质教育,注重高考考试课程教育,提升职业教育课程质量,是当前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下移实效需面对的重要问题。

  实现全国职业生涯课程下移高中全覆盖,做好类似新课程的教学指导和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探索开课模式、课程组织和课程考核等创新模式;举办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活动,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协会等多途径的供给,满足高中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需求,适应新高考改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能否规划未来发展;做好大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有效对接,加重大学课程的实践调研课时,注重实践体验、感想体会,提升学生劳动实践中获取职业知识和感悟职业需求的能力。

  (二)立足学生实际需求,加大课程教学改革

  充分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课程教学教育规律,设立大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针对00后学生的教学新对象、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和国际国内情况的新形势,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下移的不平衡不充分,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急需构建出一个覆盖不同层次需求、实施途径多样化多路径的多学科渗透、信息提供互联网智慧化和服务内容普遍性、方式个性化,面向全体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需求服务体系。

  着力提升大学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关系,强化教学课堂改革。教育理念上,要全面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根据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突出体验式教育,加强劳动实践调研体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调研和职业体验中感悟职业的工作胜任力需求,寻找差距,促进教学知识的掌握。师资建设上,打破“就业指导人员是流水的兵”的现状,稳定和培养师资,注重专业化发展;鼓励双导师制,聘请人生阅历和求职经验丰富的老师和行业企业优秀校友,担任职业生涯教育教师,组建一支强大的专业性、社会性、操作性强的教学队伍,利于促进校企合作性和校外实践基地的搭建。教育过程上,建立面向一年级学生的生涯规划基础理论与实践,二年级学生的优秀校友求职、工作经历分享课程,三年级学生的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讲企业需求和求职注意事项,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个性化咨询辅导,实现大学职业生涯教育教学模式全过程。教学内容上,加大对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推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探索西方职业教育理论适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衡量来引导学生。课堂组织上,通过小班化、小组互动讨论分享式进行基础知识和理论的传授;加学生的自我教育和互助教学,实现同龄人间传授式的学习,助于知识的普及、掌握和巩固。

  积极构建新时代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体系,根据新时代大学生职业发展供需要求,对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的分类分层指导体系,结合信息搜集、工作管理、组织活动、咨询预约服务、联系用人单位等建立一体化的指导中心;提供个性化教学和咨询服务,着实解决学生深层次、个性化职业发展问题。

  (三)注重职业价值引领,促进“小我与大我”的融合

  青年价值观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按钮“总开关”,学校教育要始终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取向教育,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加强价值评价中的职业自我认知,充分结合个人兴趣、能力等条件来考虑工作选择中的适合度;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利益的追求与国家社会发展利益结合起来,融合发展;要把个人未来专业知识发展和经济价值结合起来,不能功利化;把就业地域的选择与国家经濟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构建理论培训、生活关怀、话语引导“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结合职业生涯教育,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职业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起来,适应时代、适应社会和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统一起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要向外国学习,学来创作中国的东西。”②在广泛应用西方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理论和工具的同时,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嵌入,“应该是在中国的基础上面,吸取外国的东西。应该交配起来,有机的结合。”

  ③高校应以培养青年德性自觉为切入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外职业生涯教育方法相融合,推进适应我国国情的职业生涯教育,充分运用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来引导职业价值观,促进学生“小我”与“大我”的融合。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北京第10次印刷,第78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北京第10次印刷,第82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北京第10次印刷,第83页.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著.成明 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1).

  [2][英]乔奈森·沃尔夫著.段忠桥译.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

  [3]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4]孟红莉.构建适合大学生需求的高校职业指导新体系——对大学生职业指导需求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6(7).

  [5]付孝莉,梁建春.重庆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杭州师范大学思政课题(XSZ201605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发展与思考)、2018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课题(JG2018285“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和2016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KG20160389)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112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